那個夏夜在體育中心跳廣場舞的時候,意外看到了一幅特別壯觀的畫面:朦朧的月光下,一群翩翩飛翔的白鷺,像白色精靈,像點點白帆,像滿天繁星,一切如夢如幻,讓人心生愛戀。這樣的美好,此生恐怕也難得見幾回了。 正巧體育中心的大屏幕上,閃過劉禹錫立于柳葉湖畔的巨幅雕塑。 劉禹錫是唐朝的大詩人,曾被貶朗州,也就是我們美麗的常德,寫下了氣貫長虹的詩句:“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span> 想來,在劉禹錫生活的唐朝,我們常德的環(huán)境也是相當不錯的。 那時,我們的常德雖是蠻荒之地,但“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實在是一個理想的“世外桃源”,難怪晉代陶淵明會留下“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的《桃花源記》。 現(xiàn)在,行走在常德城區(qū),感覺陶淵明筆下的詩意桃花源又復活了。這里有煙波浩渺的柳葉湖,這里有水天一色的沅江風光,這里有長橋臥波的旖旎,這里有碧草連天的清明。 尤其是穿紫河畔,綠樹繁花,流水潺潺,明月朗照,星光與燈光輝映,釣者于清幽處垂釣,行人在曲徑上漫步,真有天上人間的錯覺,令人心儀。 我和家人常漫步于穿紫河畔,“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是這里詩意的寫照,“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是這里真實的在線,“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這里飽含的鄉(xiāng)愁,“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是這里山水的翻版。 清晨我常見白鷺翩翩飛翔,它們時而略過清波,似深情的擁吻;時而與野鴨嬉戲,如頑皮的孩童;時而棲息于深深的蘆葦蕩,便再也找尋不到它的蹤跡。 白鷺是敏捷的精靈,將生命的活力彰顯;白鷺是純潔的天使,將愛與美的訊息頻傳;白鷺是天邊的風箏,牽引著游人渺遠的思緒;白鷺是清脆的風鈴,激蕩著我們生活的熱情。 我常想,如果自己能化為一只白鷺,那該多么輕靈與自由呀! 穿行于穿紫河畔,如果說清晨最想看到的是白鷺,那么晚間最愛看到的則是那燈火。我也在全國和世界各地跑過,去過很多景點,感覺沒有多少地方能與之媲美了。 美國拉斯維加斯的燈火過于集中與奢華,缺少這里的自然與樸實;臺灣高雄的燈火過于單調與冷清,沒有這里的豐富與熱鬧;長沙湘江岸邊的燈火過于蕭瑟和暗淡,沒有這里的多彩與輝煌 。 我讀過梭羅的《瓦爾登湖》,深感我們常德的穿紫河正有著瓦爾登湖的那一份寧靜與詩意、深沉與浪漫。 多年來,我一直不敢寫近在咫尺的穿紫河,可能是因為它太近了,沒有了距離感,也可能是因為它太美了,不知從何處入手。 但今天我終于找到了切入點和突破口,那就是寫早晚的穿紫河,寫早晨的白鷺和晚上的燈火,這正是穿紫河最具代表性的典型特征,也正是我最為熟悉的穿紫河勝景。 因為每天早晚,我和先生都會去河邊散步,在林間穿行,從來沒有倦意。 因為穿紫河太令人向往了,它就是寧靜,它就是純粹,它就是自然,它就是生活本身。 感謝上蒼讓我們有幸住在穿紫河畔,能讓我們與魅力常德保持最近的距離,能讓我們與大千世界保持最頻繁的接觸。 我會一直寫穿紫河,寫它的紅日初升,寫它的夕陽滿天,寫它的小橋流水,寫它的云蒸霞蔚,寫它的風情萬種。 作者為湖南省常德市一中高中語文教師,楊智慧工作室成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