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被迫離職,外出遇到一位游醫(yī),他教我一個專克”痛風“的法子,從不信到膜拜,如今用的游刃有余,幫助上千位患者。 那些年在醫(yī)院干的憋屈,于是在05年的時候離職了。 當時從醫(yī)院離職沒多久,心里很郁悶,加上長期被西化,我定不下心回到村里繼續(xù)學習中醫(yī)。 家里歷代學醫(yī),到我這里卻被西化,一來不甘心二來沒臉回家。 我便跟著醫(yī)院里我認識的老師,隨著他一路去了西藏,第一次走這么遠。 走的路上,我們結(jié)識了一位游醫(yī),年齡60歲,但身體硬朗,樂觀,他這一生沒有結(jié)婚,沒有羈絆,隨處游蕩,幫患者看病。 我問他:您不孤獨嗎?日子不苦嗎? 他笑笑說:我的心思都在患者身上,日日為他們操心,不覺得孤獨。食有糜,著有衣,寢有榻這么美好的生活,談何苦? 透過他,我才知真正的中醫(yī)該有的樣子,這些天也跟著他學習了很多東西,其中就包括痛風的法子。 他說痛風其實和脾有關(guān),和尿酸沒有直接關(guān)系。 有這樣一位患者,他一開始是兩個腳大拇指熱痛,醫(yī)院檢查尿酸高,確診為痛風,于是就吃藥降尿酸。 吃了一段時間后,復查尿酸確實降下來了,但病癥還在,腳趾依舊有些熱痛。醫(yī)生一口咬定是患者不遵醫(yī)囑,亂吃東西了。 就繼續(xù)吃藥,連著吃了幾個月,他不想吃了,因為吃了這么久的藥,他明顯感覺自己胃口不好了,還經(jīng)常感冒,渾身乏力。 但一停藥,病情再次反彈,腳拇指熱痛的厲害,不敢著地。睡覺的時候兩只腳必須放在被子外,不然就受不了。 面診時,口舌紅紫,舌苔白膩,根部微微發(fā)黃,脈象濡數(shù)。 開方:蒼術(shù)、薏苡仁、防己、蘇木、牛膝。 同時叮囑:喝藥期間,將浸泡過大黃的酒,一日一次揉搓在疼痛部位,酒制后善清上部火熱,可破瘀活血,加快并鞏固病情。 3天后他跟我說:這方子沒啥用啊,我去醫(yī)院查了指標,尿酸還是高,一點都沒降。 這番話都給我氣笑了,我反問他:那你現(xiàn)在感覺怎么樣?還有那么疼嗎? 他說:倒是沒那么疼了,前幾天我還疼的不敢下地呢。 我說:尿酸其實和痛風沒有很大關(guān)系,脾胃弱才是根本原因,才是引起這些的源頭。 又接著用了6天,諸證悉平。 患者脈濡,說明有濕熱;口唇舌質(zhì)紫紅、脈數(shù)、舌根微黃,說明有熱;舌苔白膩,說明有濕。 為什么痛風總是大腳趾呢?因為濕熱總是往下走,而且足太陰脾經(jīng)走大腳趾,脾生濕,濕困脾。脾經(jīng)在哪,濕熱就喜歡去哪兒。 想要徹底和痛風說再見,健脾必不可少。 1、健脾除濕——蒼術(shù)、薏苡仁 方中蒼術(shù)健脾燥濕,能祛風,化濕濁。薏苡仁健脾利濕,可以利水除濕,通經(jīng)絡。 2、清熱解毒——防己、蘇木、牛膝 防己利水消腫止痛,清熱利水,能清熱解毒。蘇木行氣、破淤、消腫、止痛、活血通經(jīng)。牛膝能引藥下行,還能通利血脈。 這一步能緩解疼痛,幫助脾胃的運化。 這些年每一個方子我都會認真研究,不是說有一個方子就萬事大吉了,人都有異,病也會不停變化,所以方子也要精進。 而這個方子我也從不信到膜拜,如今用的游刃有余,幫助上千位患者。 |
|
來自: adong1233 > 《A、中醫(yī)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