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得民心者得天下,劉備是三國最得民心的雄主,為何劉備不能得天下

 一國之君歷史 2021-12-26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出自《孟子》,是這樣記載的:

《孟子 離婁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原意是:想要得到天下是有辦法的,那就是獲取民眾的支持,要想獲取民眾的支持是有辦法的,那就是獲取民心,要想獲取民心是有辦法的,那就是民眾需要的給予他們,民眾反對的不要給予。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話也成為后世歷朝歷代君主想要奪取天下一個做法,比如秦末漢初,劉邦仁義,項羽殘暴,劉備入關(guān)中約法三章,項羽勝巨鹿坑殺秦軍,劉邦得民心,項羽失民心,最終劉邦戰(zhàn)勝項羽,成功奪取天下,劉邦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第一個實踐者。

得民心者得天下

到西漢末年,王莽以外戚身份奪取了朝政大權(quán),然后以虛偽的行為讓天下百姓為之仰慕,借著百姓的支持成功篡位,建立了新朝,僅僅15年后,因為王莽改革失敗,損害了地主階級與普通百姓的利益,失去了天下民心,所以農(nóng)民起義爆發(fā),并直接覆滅了王莽的統(tǒng)治,在一片動亂之中,劉秀得到民心,并建立了東漢政權(quán)。

到了東漢末年,漢靈帝去世后,因為外戚與宦官的政治斗爭,引發(fā)了朝廷內(nèi)部的火拼,大將軍何進被殺,董卓專權(quán),因為董卓殘暴,亂殺無辜,失去了民心,王允聯(lián)合呂布殺死了董卓,隨后天下進入混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后,天下形成了曹操、劉備、孫權(quán)三家鼎立的局面。

曹操、劉備、孫權(quán)三位雄主之間,劉備最仁義,曹操最殘暴,孫權(quán)最厚黑。

劉備、曹操、孫權(quán)

劉備的仁義在于他對待百姓的態(tài)度,劉備對待所有普通百姓是一視同仁的,舉個例子,劉備擔任平原國相,接待普通百姓,與百姓是共坐一席的,千萬別小看這個動作,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官與員是明顯階級不同的,按照禮法是不能坐在一起的,各有各的坐席。

但劉備與普通百姓坐在一起的行為,等于是放下自己的身段,提高百姓的身份,以平等的身份相處,這讓人非常感動,所以才會有刺客在受到劉備的接待之后,寧愿放棄刺殺,這就是劉備的仁義?!度龂?先主傳》中就是以這個故事來說明劉備得民心,并說劉備就是這樣得到民心的。

劉備有仁義之名

曹操南征荊州時,劉備向南逃走,數(shù)十萬百姓官吏放棄家園,跟隨劉備一起逃亡。

《三國志 先主傳》: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比到當陽,眾十馀萬,輜重數(shù)千兩。

劉琮當時接替去世的劉表成為荊州牧,但劉琮選擇投降了曹操,劉備南逃時,諸葛亮勸劉備攻打襄陽,劉備不忍心,結(jié)果劉琮身邊的人,以及很多荊州人主動歸順劉備,這些人到達當陽時有十余萬人了,輜重車有數(shù)千兩。

這就是劉備得民心的實例,十余萬人拋家棄園主動跟隨劉備南逃,這在三國歷史上是極其罕見的,曹操每次遷移百姓都是強迫的,以武力相挾制,甚至有一次曹操想遷長江邊的百姓,結(jié)果百姓聽到風聲全跑到孫權(quán)那邊去了,這就是劉備與曹操的區(qū)別。

百姓與劉備一起逃亡

曹操的殘暴還體現(xiàn)在屠城與殺俘上,曹操及其手下有過數(shù)次屠城的經(jīng)歷,史書上記載得很清楚,比如曹操為報父仇攻打徐州,每攻下一座城池就屠城,整個徐州有好幾個城池被曹操屠城,再比如曹操手下的大將曹仁,在平定宛城侯音與衛(wèi)開的叛亂后,屠宛城。

官渡之戰(zhàn)后,袁紹大敗,曹操俘虜了袁紹手下六七萬士兵,曹操把這些俘虜都殺了,這可是六七萬人啊,都是河北子弟,這就是曹操的殘暴,與劉備比起來,簡直一個天下,一個地下,既然劉備如此得民心,為何劉備不能統(tǒng)一天下,反而是曹操統(tǒng)一了整個北方呢?

劉備不光是得民心,而且在諸侯之中的名聲也是相當高的,曹操說天下英雄只有他和劉備二人,劉備投靠袁紹時,袁紹出城二百里迎接劉備,劉備投靠劉表時,劉表到城郊迎接,并以上賓接待,劉璋邀請劉備入川后,也是親自出城迎接,可見劉備是相當讓人尊重的。

曹操屠城殺俘

劉備得民心卻不能得天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古代傳媒不發(fā)達,劉備的名聲只在諸侯之間和他所待過的地方流傳。

曹操、袁紹、劉表、劉璋等諸侯有一定勢力,割據(jù)地方,有自己獲取信息與天下大事的渠道,他們能夠了解天下一些有名的人物與當時發(fā)生的大事,他們知道劉備的名聲,所以對劉備非常尊重。

但并非人人都知道劉備的名聲與仁義,古代傳媒不發(fā)達,當時除了割據(jù)地方的諸侯以及一些實力強大的地方士族之外,普通百姓并不知道天下大事,沒有獲取信息的渠道,就算劉備再仁義,百姓不知道,如何能支持他。

劉備為了擴大自己的名聲,每到一地,必定會做的一件事就是:收買人心?!度龂尽废戎鱾饔么罅康氖聦嵱涊d了劉備的這一特性。

劉備每到一地就安撫人心

比如前文講到的刺客都不愿意殺劉備,后面還有一句話是:其得人心如此。意思是說劉備得到民心大多就是這樣的事,很明顯并非只這一件。劉備投靠劉表之后,劉表把劉備安頓在新縣防備曹操,然后劉備做了什么?

很明顯,就是安撫民心,史書是這樣記載的:荊州豪杰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御之。意思是說:荊州的豪杰有越來越多的人歸附劉備,劉表懷疑他的用心,暗中對他多加防備。荊州的豪杰為何要歸附劉備,不就是因為劉備得民心嗎?劉表得心這事,都讓劉表猜忌劉備了。

《三國志 先主傳》: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討魯,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劉備受到劉璋邀請進入益州討伐張魯,結(jié)果劉備到達益州北邊的葭萌關(guān)時,并沒有討伐張魯,而是先向當?shù)匕傩諛淞⒍鞯?,以收百姓之心。很明顯,劉備就是把自己得民心作為獲取支持的政治資本,由于當時傳媒不發(fā)達,百姓得不到信息,所以劉備只能靠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收買民心,安撫百姓 ,來為自己樹立政治形象。

劉備樹立形象

但是光靠劉備走到哪這種方式來樹立形象,是很難的,天下那么大,劉備能到多少地方了,畢竟與整個天下比起來,劉備到過的地方太少太少了,遠遠不如曹操,所以他的勢力也不如曹操是很正常的,甚至都不如孫權(quán)。

二、得民心只是得天下的一個原因,并非是絕對的原因

得民心只是得天下的一個原因,還不是絕對的,并非所有得民心的人都能得民心。舉個例子,當時的幽州牧劉虞很得民心,為了傳慈,并善待百姓,但他不會打仗,卻被公孫瓚打敗,再比如袁紹,出身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的汝南袁氏,又有名聲,對待百姓也非常寬容,袁紹死的時候,鄴城的百姓全部出來哭泣。

袁紹夠得民心的吧,但是其能力不如曹操,照樣在官渡之戰(zhàn)中輸給了曹操,從而被曹操打敗了,所以說,得民心者并不一定得天下。

劉備得民心

三、劉備崛起太晚了,天下已成定局。

劉備崛起的時間太晚了,劉備真正崛起的時間要從赤壁之戰(zhàn)之后開始算起,這一年,劉備奪取了荊州南四郡,同時又從孫權(quán)那里借來了南郡,一下占據(jù)了荊州五個郡,這是劉備的崛起時期。

但在同一時間,曹操已經(jīng)占據(jù)天下十三個州的8個州了,即使赤壁之戰(zhàn)曹操失敗,也不過是皮毛傷,沒有傷筋動骨,當時曹操的實力是劉備的七八倍,實力相差太懸殊了。再說孫權(quán),赤壁之戰(zhàn)后的孫權(quán),占據(jù)了江東六郡以及荊州江夏郡的一半,還占據(jù)了整個交州,孫權(quán)的實力也是劉備的2~3倍。

劉備崛起太晚了

還有劉璋、馬超、韓遂在當時的實力都不比劉備差多少,整個天下差不多基本定型了,劉備想要發(fā)展,也沒有多大的余地,至少曹操與孫權(quán)的勢力,劉備是動不了的,只能向西發(fā)展,奪取劉璋與張魯?shù)牡乇P,就算劉備占據(jù)了劉璋與張魯?shù)牡乇P,再實力也是不如孫權(quán)與曹操的,這就是劉備的差距。

打天下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太早或者太晚都不好,太早容易當出頭鳥,首先被消滅,太晚發(fā)展容易跟不上,失去先機,劉備崛起太晚了,也是劉備不能得天下的原因之一。

歡迎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yiguozhijun_lishi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