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滋腎、健脾、通淋法治愈淋證(慢性腎盂腎炎)一例 莫某,女,48歲。 初診∶1980年4月15日。 主訴及病史∶12年前起出現(xiàn)尿頻、腰酸痛等癥狀,反復發(fā)作,診為慢性腎盂腎炎。每次發(fā)病多使用抗生素治療,偶爾亦同時應用中藥。近一年多來,自覺癥狀逐漸加重,雖經(jīng)用抗生素類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 診查∶癥見腰痛,腹脹,輕度泛惡,心悸,頭暈,有輕度尿頻,精神委頓,下午煩熱,體溫37.6℃,血壓150/100mmHg,晚間有輕度踝部浮腫。苔薄白,舌質(zhì)偏紅,脈弦數(shù)。尿檢∶蛋白微量,紅細胞(3~5個),白細胞(++),有時可見成堆的膿細胞。血肌酐137.9μmol/L,血尿素氮9.28mmol/L。 辨證∶淋癥日久不愈,濕熱之邪久稽,耗傷正氣,致腎陰不足、脾腎兩虛。 治法∶滋腎健脾,解毒通淋。 處方∶生地黃20g澤瀉10g菟絲子10g桑寄生15g炒杜仲15g懷山藥15g杜赤豆15g帶皮苓15g銀花15g連翹15g蛇舌草30g車前草30g 二診∶服藥1周后,低熱退,浮腫消失,但仍胸悶,納不香;白帶多,有腥臭;外陰瘙癢。續(xù)進滋腎健脾解毒通淋之劑。原方加黃柏、炒芡實,并配合蛇床子、苦參、枯礬、敗醬草等煎湯坐浴。 三診∶中藥連續(xù)坐浴15天,白帶基本消失,外陰瘙癢亦罷。內(nèi)服湯劑3個月,癥狀顯著減輕,食欲增進,尿常規(guī)檢查、肌酐、尿素氮及血壓等均趨正常。惟時有輕度腰酸、腹脹,續(xù)進滋陰通淋與健脾固腎法間歇交替使用半年而獲痊愈,1年后隨訪無復發(fā)。 【按語】本例癥狀雖多,但主要是正虛邪惡;一是脾腎虛損,一是濕熱留連。因下焦?jié)駸崾且鹌⒛I兩虛之因,故在滋腎健脾中始終重視解毒通淋藥的應用,標本兼顧,從而奏效。 本病多系慢性,如屬脾腎虛虧或氣陰不足者;如過多或長期應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減輕癥狀,而且常出現(xiàn)納減、惡心、口干、疲乏等中州虛損癥狀。我在臨床遇到這類病人。除停用抗生素外,投予補中益氣及醒脾和營藥,常收到良好效果。本病在防治過程中反復性較大,遠期療效常不滿意。探其原因,主要是在緩解期對緩則治其本的治療原則理解不深,忽視了固本的重要性。因之在緩解期或恢復期,雖患者自覺癥狀好轉(zhuǎn),尿檢尚未完全正常時,仍需服用補益脾腎之藥為主,佐以小劑量解毒通淋方藥。此外,本病的發(fā)病率女性比男性高。此可能因女性月經(jīng)周期帶來生理的或病理的影響之故,誘發(fā)機會較多。所以,對恢復期婦女患者在月經(jīng)期前兩三天開始服藥至月經(jīng)凈后兩三天停藥,如能堅持三五個月,將有助于鞏固療效,防止復發(fā)。 三、益氣養(yǎng)血蠲痹法治療骨痹證(類風濕關節(jié)炎)一例 李某,女,45歲。 初診∶1980年7月15日。 主訴∶關節(jié)疼痛時輕時重已十余年,手足指趾關節(jié)腫脹強直,曾在某醫(yī)院住院治療3次,診斷為類風濕關節(jié)炎,長期服用強的松等西藥,關節(jié)疼痛未見減輕,形體日見消瘦。 診查∶面色萎黃,腰膝酸軟,趾關節(jié)腫脹;左側(cè)手指強直畸形,屈伸不利,周圍肌肉萎縮,得熱則舒,遇寒冷脹痛加重。苔薄白,脈細弦。類風濕因子陽性,血沉25mm/1h。 辨證∶風濕痹阻經(jīng)絡,骨骼受損,病延日久,耗傷正氣,致氣血不足、肝腎虧虛。 治法∶益氣養(yǎng)血,通絡除痹。 處方∶當歸10g赤芍10g制首烏15g炙黃芪30g雞血藤15g鹿銜草15g地龍10g熟地黃15g桂枝6g炙馬錢子2g炙全蝎5g(研吞) 二診∶服藥10劑,上肢關節(jié)疼痛已緩解,但入夜其痛綿綿,仍影響睡眠。再以上方加強益氣養(yǎng)血、蟲類搜風通絡之品,連服六十余劑。 三診∶藥后癥狀明顯減輕,其后較長時間用藥酒(經(jīng)驗方)與調(diào)補氣血藥間歇服用,再配合針灸治療。1年后追詢,癥狀穩(wěn)定,能參加一般勞動。 【按語】骨痹后期患者,多見肝腎氣血俱虛,治療時除用治痹藥改善自覺癥狀外,必須突出補養(yǎng)氣血。治痹以成藥(自擬酒劑或丸散藥)為主。湯藥為輔。并可配合針灸及外治法等綜合治療。其藥酒的處方為∶白花蛇1條、蜈蚣5條、全蝎10g、蜣螂蟲10g、蜂房15g、蘄蛇30g、生地黃30g、羌活30g、防己30g、忍冬藤30g、甘草30g、金藿花根30g、桑枝30g、海風藤12g,上藥研粗末浸入高梁酒3kg,2周后可服用,每次2匙(20~30ml),日服2次。本方亦可制成丸片劑,用雞血藤、老鸛草各150g、蒼耳子50g,煎湯取汁,將上藥研末,水泛為丸(或軋片),每服5g,每日3次,連服3個月為1個療程。 案例中所用的炙馬錢子,苦寒而不傷胃,長于強壯筋骨,補腎益腦強身,可寒可熱,能補能行,實為他藥所不及。但本品屬中藥之劇毒者,故臨床應用時應從小劑量開始,漸增至適宜劑量為好。處方中如全蝎、蜈蚣、地龍、蜣螂蟲等蟲類藥在本癥中選用頗廣,它有通絡除痹、活血祛瘀、搜風解毒等作用,為治骨痹之常用藥物,療效顯著,但應用時以研吞效著,入煎則力遜。對肝腎虧虛型者的治療,重點在于陰陽氣,血之調(diào)補,佐以搜風通絡除痹之品,突出補益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