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曹頌昭醫(yī)案(七)

 一個大樹 2021-12-21

九、清化疏利兼通治愈嬰兒黃疸三例

例一錢某,男,3個半月。

初診1982620日。

主訴及病史∶全身黃染兩月余。

診查∶患兒于出生后第三天曾發(fā)現(xiàn)皮膚發(fā)黃,1周后自行消退。四十余天后,又發(fā)現(xiàn)全身黃染,日漸加深,面目肌膚黃如橘皮,溲黃如橘子水;大便成形,色灰白,日行兩三次;性情急躁,夜寐易醒,思食易汗,舌苔薄黃。體查∶腹脹,臍突如核桃大,肝大肋下平臍。先后檢查黃疸指數(shù)35U,麝濁、鋅濁度均正常,總膽紅素88.23umol/L,凡登白速性反應(yīng),谷丙轉(zhuǎn)氨酶68Ur-谷氨酰轉(zhuǎn)肽酶204,尿膽紅素(+),糞膽紅素()。凝血酶原時間15s、對照14.1s。B型超聲波檢查∶肝區(qū)光點分布均勻,未見腫塊光團,膽囊未見液性暗區(qū)。又在全麻下作P·T·C穿刺,未見膽管。疑診為∶先天膽道畸形。

辨證∶稟賦濕火熾盛,內(nèi)蘊肝膽,肝火疏泄,膽汁外溢,氣滯血瘀。

治法∶清熱化濕、疏利肝膽,參以攻堅通瘀。

處方∶茵陳12g金錢草15g焦山梔6g丹皮6g醋柴胡5g廣郁金6g赤白芍各6g紫丹參5g蓬莪術(shù)3g石打穿10g

∶用蜂蜜調(diào)服琥珀粉0.03g13次。

藥后患兒全身黃疸日漸消退,肝臟逐漸縮小。效不更法,繼服原方。經(jīng)治2個月,全身黃疸盡退,面有華色,尿色轉(zhuǎn)清,大便色轉(zhuǎn)淡黃,精神胃納均佳,形體漸胖,腹脹全消,臍突已平,肝脾未及。復(fù)查∶γ-谷氨酰轉(zhuǎn)肽酶正常,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癥情痊愈。隨訪年余,復(fù)查肝功能,各項指標(biāo)均正常。

例二顏某,男,68日齡。

初診197949日。

主訴及病史∶全身黃疸兩月余。

診查∶患兒系第一胎,足月順產(chǎn),其母孕期身體健康。出生后人工喂養(yǎng),第三天出現(xiàn)全身黃疸,嗣后逐漸減輕而未退凈。近兩旬來黃色較前明顯,鞏膜皮膚均有黃染,小便黃赤,大便灰白。先后經(jīng)南京、上海等地醫(yī)院作各種理化檢查∶黃疸指數(shù)28U,總膽紅素58.14μmol/L,直接膽紅質(zhì)41.04μumol/L,間接膽紅質(zhì)14.36μmol/L,麝香草酚濁度、硫酸鋅濁度、腦磷脂絮狀均正常,谷丙轉(zhuǎn)氨酶52U。甲胎蛋白110g/L。高鐵血紅蛋白試驗還原率86%。尿三膽陽性。在尿液中找到一個胞漿內(nèi)包涵體,兩個可疑核包涵體。超聲波檢查;肝肋下2cm、劍突下1cm,肝區(qū)見較密微波;膽囊內(nèi)徑22.5cm。初期未予確診,后擬診為"新生兒肝炎綜合征"。一直用保肝法治療,黃疸不見減退,故請中醫(yī)會診。

初診時,患兒鞏膜及全身肌膚輕度黃染,小便量多色黃,尿臭明顯;大便成形,色淡黃;胃納一般,腹脹臍突,矢氣,汗多,面部濕疹色紅、作癢,舌苔乳白。查∶精神正常,肝在肋下2.5cm。

辨證∶濕熱內(nèi)蘊,肝失疏泄,膽汁外泄,氣滯血瘀。

治法∶清熱化濕,疏利肝膽,佐以通瘀。

處方∶茵陳10g豬茯苓各5g金錢草12g醋柴胡3g廣郁金5g陳皮3g金鈴子5g谷麥芽各10g石打穿10g

上藥僅服2劑,全身黃疸稍見減退,腹脹亦減,夜寐稍安。效守前方加入白術(shù),又進藥10劑。藥后癥情改善,溲多時黃時清,尿臭亦減,大便由淡黃轉(zhuǎn)為黃色。繼服原方,同時每天以山藥粉佐食。先后共治月余,黃疸完全消退,顏面皮膚白里透紅,形體漸胖,精神活潑,眠食均好,二便如常,肝縮小至僅于肋下觸及,復(fù)查肝功能均屬正常范圍,恙告痊愈。

例三蒙某,男,67日齡。

初診19801023日。

主訴及病史∶全身黃染月余。

診查∶患兒系第一胎,足月順產(chǎn),自出生后大便即為陶土色,于生后第三天曾出現(xiàn)黃疸,持續(xù)四五天,自行消退。近月來,再次出現(xiàn)全身黃疸。檢查;總膽紅質(zhì)61.56umol/L,直接膽紅質(zhì)30.78umol/L,麝香草酚濁度、硫酸鋅濁度、腦磷脂絮狀試驗、谷丙轉(zhuǎn)氨酶均正常。甲胎蛋白測定(),尿三膽查三次均()。B型超聲波檢查;肝區(qū)光點分布均勻,膽道未見明顯梗阻和閉鎖現(xiàn)象。曾一度擬診為"肝炎綜合征"。給服維生素C及肝太樂,黃疸始終未見消退。

初診時∶全身、眼珠黃疸雖不嚴(yán)重,但黃色仍明顯;瘦黃;大便干結(jié)呈灰白色,稍帶淡黃色,日行兩次;胃納不香,偶有嘔吐,好哭鬧;面部濕疹色紅,瘙癢;舌苔薄黃。查∶腹軟微脹,肝大肋下2cm。

辨證∶濕熱內(nèi)蘊,肝失疏泄,膽汁外溢,氣滯瘀阻。

治法∶清熱化濕,疏利肝膽。

處方∶茵陳10g蒼術(shù)6g黃柏5g豬茯苓各6g金錢草12g醋柴胡2g廣郁金5g青陳皮各3g雞內(nèi)金3g

藥后雖然吮乳有增、吵鬧稍安,但全身黃疸消退不明顯,大便仍灰白帶微黃?;純焊未蟆⒏姑?,仍濕熱兼瘀滯郁阻之象,故在原方中參人行氣通瘀之莪術(shù)2g。藥進3劑,眼珠、皮膚黃染遂退,大便色轉(zhuǎn)正常,溲色轉(zhuǎn)淡黃,精神胃納均佳;惟面部仍有紅色濕疹,擦癢。查∶肝在助下1cm、質(zhì)軟。此乃肝膽濕熱漸化,瘀滯得通,其病若失。后以培土調(diào)治1月,病即痊愈。

【按語】上述介紹的嬰兒黃疸,均系新生兒黃疸逾期不退之"病理性黃痘"。病理性黃疸包括新生兒期的溶血性黃疸、阻塞性黃痘和肝細(xì)胞性黃痘。曹老治療本病,仍從辨證入手,以"陰陽"為綱。她認(rèn)為嬰兒黃疸不論由何種疾病引起,中醫(yī)辨證仍首當(dāng)分清陰、陽屬性。陽黃者,黃色鮮明,病程較短;陰黃者,黃色晦暗,病程較長,精神委頓。其治療經(jīng)驗是,①主以清化濕熱∶"小兒三歲以下,呼為純陽"。嬰兒黃疸,臨床以陽黃多見,黃色越鮮,濕熱越重。曹老治之主張以清熱化濕為主,常選《傷寒論》之茵陳蒿湯化裁,并重用清熱化濕之品(見病例一)。②兼以疏泄肝膽;黃疸的形成,雖由濕熱蘊結(jié)引起,但其黃色仍是肝失疏泄、膽汁外溢所致,故曹老還主張在清熱化濕的同時,兼以疏泄肝膽。肝膽疏泄正常,脾胃升降方可得和,濕熱才能得化(見病例二)。③常配活血通瘀之品;曹老認(rèn)為,嬰兒黃疸的形成,還與瘀積有關(guān)。由于小兒臟腑嬌嫩,濕熱內(nèi)阻,氣機不暢,常常導(dǎo)致氣血郁滯、脈絡(luò)瘀積而出現(xiàn)腹脹、肋下積聚宏塊腫硬(即肝大)的癥狀。所以曹老治療嬰兒黃疸,常參入莪術(shù)、石打穿、紫丹參等行氣活血通瘀之品。這樣,使絡(luò)脈瘀結(jié)疏通,更有利于黃疸的消退(見病例三)。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