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纏綿病榻十余年的慢阻肺患者,在我給他解除了病苦,熬過了那個天寒地凍的冬天后,給我送了一面錦旗,上書:“妙手神醫(yī),藥到病除。” 我當時惶恐不已,又無法當面拂了患者的真誠謝意,只好勉強收下,事后悄悄疊起來,帶回家,擱置到書房的一個角落。 我不是神醫(yī),不敢接受別人給出如此高的贊譽。因為我每次面對病人,心思都高度緊張,怕開出不能貼合病人癥狀的處方。每次都要思考良久,唯恐不對證,唯恐對不起病人對我的信任。 我所緊張的,是辨證的重要性。因為辨證是治療的前提,辨證與治療密不可分,有了好的辨證,才有清晰的治療方向。 若辨證不明,則治療方向不清,必然難收良效,亦耽誤了患者的治療時機,所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我就遇到過這樣的冤假錯案。 這樁錯案,發(fā)生在2019年。49歲的黃先生因呼吸不暢去醫(yī)院做檢查,完畢后醫(yī)生告訴他,他的肺功能只有百分之七十,屬輕度慢阻肺。 吃了倆月沙美特羅,沒有感覺一點效果。后來在當地一名中醫(yī),喝了有三個月的中藥,仍是未見絲毫好轉,反而感覺在無緣無故地急性加重。 有幾天,整個人仿佛得了健忘癥,幾秒前的事情轉瞬即忘 ,周圍人一多,就頭暈頭痛 ,二十四小時一直在喘息,一直有白色濃痰 ,稍作運動,就會氣喘吁吁,像一條離開水的魚。 后來,黃先生經人介紹,聯系上了我。在他來之前,我在電話里跟他說,記著帶上你現在看中醫(yī)的藥方。 黃先生出現在診室的時候,我看見這個足有一米八的高個子,佝僂著身子,咔咔地咳嗽著,這個反差讓人心疼。望聞問切,切脈、看舌苔、詢問癥狀。 以下便是黃先生當時的癥狀表現:咳嗽氣促,喘逆胸悶,咯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黃,常伴惡風身熱、頭痛口渴、鼻流黃涕等表證,舌苔薄黃,脈浮數或浮滑。 這在中醫(yī)的辨證上,屬于典型的風熱犯肺型,它多見于阻塞性肺氣腫急性發(fā)作初期,該用桑菊飲合麻杏石甘湯加減治療。 這時,我再看黃先生帶來藥方,我一看,那個方子是金水六君煎加味,我就知道錯在哪里了。 金水六君煎加味,它的適應證型,是血瘀痰凝型,多見于阻塞性肺氣腫緩解期——給黃先生看病的那位中醫(yī)師,辨錯了證型,難怪沒有效果。 再次斟酌以后,提筆為黃先生開方,以疏風清熱,肅肺化痰為治,方用剛提到的桑菊飲合麻杏石甘湯加減治療,藥取桑葉、桑皮、菊花、杏仁、連翹、前胡、牛蒡子、桔梗、黃芩、生石膏、炙麻黃、生甘草等,水煎服,每日1劑。 黃先生在復診時說,咳嗽氣促,喘逆胸悶現象已有明顯緩解,但咯痰仍覺不爽利,還時不時頭痛口渴,鼻流黃涕。察其舌苔脈象:舌苔薄黃,脈浮數或浮滑。 于是在上方的基礎上,做了加減化裁,同時配上中成藥蛇膽川貝液,每日3次口服,又配上桑菊感冒片,每日3次口服。 如此隨證加減八個月后,黃先生咳嗽氣促、喘逆胸悶癥狀基本緩解,咯痰變少,痰色變清澈,頭痛口渴現象也完全消失,只是偶爾還有咳嗽、流鼻涕的癥狀。 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一點兒都不受影響了。 黃先生的以上表現,已達到《中華結核與呼吸雜志》關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規(guī)范擬定的顯效等級。從以上所述,你應該能認同——辨證,辨準證型,對一個患者有多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