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安全生產管理法(3) 一、 安全管理參與者的四個維度 1、高層領導對安全的認知和參與 2、中層團隊的執(zhí)行力 3、一支專業(yè)的安全管理團隊 4、員工的全員參與及安全意識 二、安全管理四個經度 1、工藝的選擇及設計合法合規(guī)合理; 2、設備選型得當及運行維護平穩(wěn); 3、電氣儀表控制穩(wěn)定可靠 4、公用工程配套合理平穩(wěn) (繼續(xù)) 三 安全管理的四大制度體系 1、全覆蓋的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生產責任制在整個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中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別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根本沒法比,無論是在《安全生產法》中,還是在各級的安全檢查中,其重要性怎么說都不為過,可以說安全生產責任制就是安全管理中牽牛鼻子那根繩子,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什么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根據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和安全生產法規(guī)建立的各級領導、職能部門、工程技術人員、崗位操作人員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對安全生產層層負責的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是企業(yè)崗位責任制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企業(yè)中最基本的一項安全制度,也是企業(yè)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管理制度的核心。實踐證明,凡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責任制的企業(yè),各級領導重視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工作,切實貫徹執(zhí)行黨的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方針、政策和國家的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法規(guī),在認真負責地組織生產的同時,積極采取措施,改善勞動條件,工傷事故和職業(yè)性疾病就會減少。反之,就會職責不清,相互推諉,而使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工作無人負責,無法進行,工傷事故與職業(yè)病就會不斷發(fā)生。 誰來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企業(yè)安全管理部門天然責任,但你好好看看《安全生產法》,他是主要負責人的職責,但并不是安全管理部門的職責,因此說安全生產責任制并不一定要安全管理部門的責任,但通常都是由安全管理部門來做,但記住,做好的責任制一定要經安委會或者黨委會審查通過,要不活干了,還會有人覺得你做的不好,遇到這種事情怎么辦呢?告訴他:你行你來啊! 如何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一般來說有兩個依據,一是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文件等,還有地方的某些要求,比如安全生產法和各省的安全生產條例;二是根據企業(yè)的人員分工和崗位設置,根據“三管三必須”就行了,剩下的就是細活了,不再贅述。 安全責任制如何落實?所有的制度都要“長腳”,就是要落實,安全責任制更是如此,并且要求全員落實,一人都不能少。一般落實安全生產有兩部分組成,一是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原來的安全生產責任書幾乎都是一樣的,但現在肯定不行了,工作不一樣、崗位不一樣,安全生產責任怎么會一樣呢?因此一定要根據分工文件和崗位說明書來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筆者記得很多年前剛開始做的時候,一位職能部門負責人對我說:你怎么給我弄這么多安全生產責任,我告訴他:你本來就這么多,你原來不知道,我就是告訴而已,不多不少、不遠不近。因此,簽訂責任書之前一定要進行告知和培訓,讓大家清楚各自的安全生產職責,并去落實,才是安全管理的目的。二是安全生產責任制一定要考核,俗話說:沒有考核的安全管理是耍流氓,落實不落實一個樣,怎么會保證落實呢?所以,要想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一定要進行考核,并且力度不能小,要讓他們感覺到疼才行。 很多人覺得有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和簽了安全生產責任書好像才有了安全生產責任,其實有沒有、簽不簽責任沒有絲毫改變,這只是一個管理手段,法律法規(guī)在那里呢! 2、完善的體系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每個企業(yè)都有,他是我們進行安全管理的依據,也可以說是我們企業(yè)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關于安全管理制度,筆者認為應該關注以下四點:一是安全管理制度的編制依據法律、法規(guī)、文件等國家、地方、上級公司、主管部門等的要求,因此一定要全面,就是其合法合規(guī)性,這個非常重要,既要精準又要全面,不能出現漏洞,經過多年的反復,目前各個企業(yè)的安全管理制度幾乎差不多了,反正天下文章一大抄,模子都是一樣,這樣好嗎?當然不好!二是要根據企業(yè)的實際情況,這個就是第一個問題說的,不能抄來抄去,至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改一下吧?筆者檢查過一家企業(yè),里面提到鐵路道口的安全管理,而該企業(yè)根本沒有這個,一問才說直接搬中石化的!這樣怎么能行呢?三是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問題,接著上面說,你抄別人的,怎么落實呢?所有的制度都是要執(zhí)行的,制度本身沒有任何意義的,不落實的話和廢紙沒有什么區(qū)別,因此,對應制度還應該有執(zhí)行層面的文件、表單去支撐才行,我們出去檢查,就是搬著你的制度去看執(zhí)行,以此來驗證企業(yè)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管理的強度!四是制度的不斷更新,這個很好理解,依據經常變,安全管理制度當然也得跟著變,一般情況下要隨時查新法律法規(guī)進行更新,每年小改,三年大改,特別是一些關鍵的法律法規(guī)改變,更需要及時調整,否則就可能違法了! 3、精細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 說真的,筆者原來非常著重前兩項,但近些年越來越覺得安全操作規(guī)程才是安全管理的核心文件,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都知道90%以上的事故都是認為操作造成的,那么有三種可能,一是違章操作造成事故,違的“章”就是操作規(guī)程,說明操作規(guī)程沒有執(zhí)行到位;二是沒有違章發(fā)生了事故,那就說明我們的操作規(guī)程有問題啊,按照操作規(guī)程操作還出事故,不是操作規(guī)程有問題嗎?三是沒有操作規(guī)程,那問題更大了,違了更大的“章”,就是我們的制度,我們的制度肯定要求操作要操作規(guī)程,如果您說制度沒有要求怎么辦呢?那更嚴重,您違法了! 所以從以上三個方面我們就知道精細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有多么重要了吧?那么應該如何做好安全操作規(guī)程呢?筆者認為有以下七點:一是安全操作規(guī)程的覆蓋性。所有的常規(guī)操作必須要有操作規(guī)程,我們的操作一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常規(guī)操作,包括工藝操作和檢維修作業(yè),這些作業(yè)必須要有操作規(guī)程,另一類是非常規(guī)作業(yè),這類作業(yè)次數少、有時還是突發(fā)事件,這個時候怎么辦呢?再編制操作規(guī)程來不及了,通常根據類似作業(yè)進行作業(yè)許可和風險分析,沒有任何依據的危險作業(yè)時不值得提倡的,風險很大、后果很嚴重;二是操作規(guī)程要合法合規(guī)合制度,這個很好理解,就不再展開了;三是以風險為核心,我們知道我們的安全管理優(yōu)先級是保護人,因此所有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都要考慮風險對人的傷害概率和后果,不能以方便操作為優(yōu)先條件,因此全面的風險分析是編制操作規(guī)程的前提;四是以實際操作為標準,很多企業(yè)的操作規(guī)程都是管理人員在辦公室編寫的,根本不考慮實際情況,現場人員照著做吧,沒法操作,不照著做吧,是違章,因此操作規(guī)程一定要結合實際現場情況編寫;五是應有操作人員參與編制,這個問題和上面這個問題是一樣的,一定要有操作人員參與編制,這樣操作的適宜性就會有所保證,堅決杜絕抄別人的和辦公室人員瞎編;六是要有培訓和考核,培訓是讓操作人員掌握操作規(guī)程,考核是強制操作人員按照安全操作規(guī)程進行操作,做到會操作、按章操作;七是要不斷更新,當發(fā)生變更或者制度修行的時候,同步變更操作規(guī)程,并且按照上述程序重新走一次。 安全操作規(guī)程禁忌:不全、不符合實際、不合法合規(guī)、沒有考核、違章,這個管理中的重點,希望管理者一定要重之又重。 4、基于風險分析和情景的應急預案 在前面的文章筆者寫過關于應急預案和演練的文章,本文在簡單說點吧!一是應急預案的重要性,不僅僅是用來備案的,更重要的是拿來用的,是事故應急狀態(tài)的作業(yè)指導書,是員工面對危險的時候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這么重要的東西,一定要認真對待,不是照貓畫虎就行的;二是應急預案誰來編寫?有的企業(yè)居然請第三方來編寫,第三方居然也該編寫,真是奇怪啊,你自己的事情你不清楚,別人會有你清楚嗎?別人編完你能完全掌握嗎?純粹的掩耳盜鈴、自欺欺人!所有應急預案一定要企業(yè)自己編寫,并且應該讓相關崗位的操作人員參與編寫,這樣他們才能真正應急預案的意義和操作性;三是基于風險分析來做預案,事故、事件的發(fā)生就是風險管控的失控,不考慮風險分析,能編寫出什么預案呢?因此應急預案編制前一定要進行充分的風險分析;四是基于場景構建做預案,如果說風險分析是魂魄,那么場景的構建對應急預案來說血肉了,因此一定要基于場景構建來編制預案,不能臆想;五是預案演練,筆者見過很多演練,都是象拍電視劇似的,并且拍的都是“神劇”,這里不再細說了。演練要突出“練”,到最后完全不需要腳本,演練就成功了! (待續(xù)) 四、 安全管理推行的四大工作方法 1、完善的安全績效考核方法 2、合適自身的風險分析方法 3、PDCA的工作思維 4、安全基礎數據的積累和應用 |
|
來自: 新用戶8843J5E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