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盈尺之間意趣無窮—南通博物苑藏《李方膺雜畫圖冊》賞讀

 夕妙齋 2021-12-18
一念心清凈

盈尺之間意趣無窮

—南通博物苑藏《李方膺雜畫圖冊》賞讀

文/王曉媛

Image圖1 李方膺 梅竹雙清圖 23.9cm×32cm 1749年 南通博物苑藏

李方膺,字晴江,一字秋池,號虬仲??滴跞辏?697)生于南通州一個仕宦之家。曾任樂安縣令、蘭山縣令、潛山縣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職。工詩、文、書、畫,擅梅、蘭、竹、松等,注重師法傳統(tǒng)和師法造化,自成一格。其畫筆法蒼勁老厚,剪裁簡潔,不拘形似,活潑生動,被列為“揚州八怪”之一,有《風竹圖》《游魚圖》《墨梅圖》等作品傳世。南通博物苑收藏其作品30余件,這里和大家一起品讀的是李方膺的一組《雜畫圖冊》。

這組《雜畫圖冊》被列為國家二級文物,共12幅,紙本,縱23.9厘米,橫32厘米,分別畫有梅、蘭、竹、菊、松、牡丹、游魚。在李方膺的傳世作品中,我們??吹降氖瞧浯蠓髌罚锌v橫跌宕的構圖、豪放的筆墨、元氣淋漓的氣力。然而,冊頁小品亦是李方膺所愛,一花一葉一世界,雖然只是盈尺之間,卻照樣引人入勝,意趣無窮。

此圖冊創(chuàng)作于己巳年,即乾隆十四年(1749),李方膺時年53歲。李方膺三歷宦海,入獄、復職,幾經(jīng)坎坷。乾隆四年(1739)其父李玉鋐卒于南通,李方膺丁憂回故里,家居奉母。過了不久老母又去世,奉養(yǎng)接著丁憂,在家鄉(xiāng)一待就是六年。這六年,他靜心于繪畫,畫藝大精。比李方膺年長而與其結成忘年交的通州名畫家丁有煜曾說:“(李方膺)謝事以后,其畫益肆,為官之力,并而用之于畫,故畫無忌憚,悉如其氣?!弊鞔藞D冊時,正值李方膺藝術達到爐火純青之際。

圖冊中有《墨梅圖》一幅。李方膺一生愛梅,也最擅畫梅。梅高潔、神圣、正直,梅亦人,人亦梅,這也是文人畫最鮮明的特色。李方膺于寓居院內種植梅花,取名梅花樓。他畫梅花,“日則凝視,夜則構思,身忘于衣,口忘于味,然后領梅之神,達梅之性,挹梅之韻,吐梅之情,梅亦俯首就范”。鄭板橋在李方膺逝世五年后所作的《題李方膺畫梅長卷》中如是說。此幅梅花新枝古干,昂然傲上,夾雜飛舞,暗香浮動,隱約一種兀傲不平和骨骼錚錚之氣。畫面上方自題詩:“鐵干盤根碧玉枝,天機浩蕩是吾師。畫家門戶終須立,不學元章與補之”,款“己巳正月寫于梅花樓”,鈐印“半躬”(白文)、“平生知己”(白文),“平生知己”這也正是李方膺愛梅的最好詮釋。

《梅竹雙清圖》(圖1)充滿了耐人尋味的意趣,一枝梅,一竿竹,寥寥數(shù)筆,躍然紙上。梅干蜿蜒斜伸,如游龍驚蛇,枝上梅花凌空盛開,冰妍雋秀,楚楚動人,一竿瘦竹橫穿而過,數(shù)片竹葉,隨風搖曳。淡墨畫梅,濃墨繪竹,質樸而無華。畫幅雖小,但用筆大氣,梅竹高雅之氣完美地表現(xiàn)出來。畫面左上題:“梅竹雙清?!崩罘解邽楣倨陂g,勤政愛民,廉潔清貧,經(jīng)歷了宦海的沉浮,看盡了官場的黑暗腐敗,李方膺將心中的美好愿望揮寫在這尺幅之間。

Image

圖2 李方膺 蘭花圖之一 23.9cm×32cm 1749年 南通博物苑藏

Image

圖3 李方膺 蘭花圖之二 23.9cm×32cm 1749年 南通博物苑藏

圖冊中繪有兩幅《蘭花圖》(圖2、圖3),其中一幅蘭花從畫面右上方飄逸而下,此幅構圖獨特,瀟灑雋秀,有花歌葉舞之姿,落款:“李晴江寫于安慶山谷祠”,白文鈐印:“大開笑口”。另一幅蘭葉舒展柔和。前幅筆致秀麗淡雅,清新明快;后幅細膩溫馨,祥和安逸,兩幅筆簡意足,均于秀麗中見其豪爽之氣。

Image

圖4 李方膺 松之一 23.9cm×32cm 1749年 南通博物苑藏

Image

圖5 李方膺 松之二 23.9cm×32cm 1749年 南通博物苑藏

李方膺愛畫狂風中的蒼松,而圖冊中的兩幅小品松(圖4、圖5),各繪一桿松枝,蒼勁有力,松針堅挺硬直,雖未畫風,卻將松的敦厚拙樸與秀麗可人描繪得淋漓盡致。其中一幅垂下的松枝,轉折起伏,垂而不泄,筋節(jié)有力,畫面右下題:“尺寸枝頭著墨痕,全身不見白云封。畫家何苦老心力,指點工人澗底松”,朱文印“仆本恨人”。另一幅松枝,墨色淡雅,顯氤氳之氣,有超凡脫俗之感。畫面右上題:“蒼髯鐵爪欲飛揚,肯與人家作棟梁。記得石橋明月夜,一溪龍影伏苓香”,白文鈐印“翰墨蒼頭”。

Image

圖6 李方膺 游魚圖 23.9cm×32cm 1749年 南通博物苑藏

另有一幅《游魚圖》(圖6),繪魚二尾,一大一小,跳躍于水中。畫面雖無水,卻使你感到海闊天空,碧波蕩漾,生動地描繪了魚兒的鮮活姿態(tài),造型準確,生動有神,運筆灑脫。這也正如李方膺豪放、不拘一格的個性,畫中自題詩:“雕蟲小技墨痕枯,萬里長風興不孤。天地合成如畫匣,江湖展看化龍圖”,款:“己巳正月晴江寫”,朱文印:“臣非老畫師”。

Image

圖7 李方膺 墨色牡丹 23.9cm×32cm 1749年 南通博物苑藏

Image

圖8 李方膺 秋菊圖 23.9cm×32cm 1749年 南通博物苑藏

花之美在氣質在神韻,其生命永恒的內涵中包容著真、善、美可貴的品質,圖冊中《墨色牡丹》(圖7)和《秋菊圖》(圖8),即表現(xiàn)出李方膺溫婉沉厚的一面。畫中牡丹嫵媚動人,以淡墨暈染花瓣,濃墨點蕊,幾片枝葉深墨勾莖,墨色的變化突顯出牡丹優(yōu)美的立體感和靈動的自由空間感。緊挨枝干有一朱文印“何妨百不能”,與畫面相輔相成?!肚锞請D》則是從上方出枝,花與莖葉濃淡相間,簡括傳神,菊花的質樸躍然紙上,畫面右上方題詩:“味苦誰能愛,寒香只自珍。愿將潭底水,普供世間人”,兩方鈐印,一朱一白:“李方膺”“虬仲”。牡丹、菊花從古至今一直是繪畫作品中永恒題材,因其體現(xiàn)的是一種信仰,這兩幅小畫也正是李方膺人格心靈的寫照。

Image

圖9 李方膺 墨竹之一 23.9cm×32cm 1749年 南通博物苑藏

Image

圖10 李方膺 滿谷春風 23.9cm×32cm 1749年 南通博物苑藏

Image

圖11 李方膺 墨竹之二 23.9cm×32cm 1749年 南通博物苑藏

李方膺的書法,早期是帖學一派,學董其昌,此是“二王”一路。從這組雜畫圖冊的題款中可以看出,在這一時期,其書法日趨成熟,個人風格突出,平直但又奇崛,書法與畫有機地結合,相得益彰,使得畫面更加淋漓酣暢、生機勃勃。

12幅小品畫,構圖簡潔,主題突出,畫幅雖小,筆墨不小,精神不小。梅的兀傲、蘭的靈氣、竹的挺拔、魚的靈動、松的拙樸以及牡丹的嫵媚、菊的質樸,都集中在這尺幅大小的畫面中,充滿了精致且耐人尋味的意趣,這正是這組雜畫圖冊帶給我們的深遠藝術魅力。

作者系南通博物苑館員

來源:《書畫世界》 2014年第5期 P12-17,98頁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