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東西最被朋友們熟悉的就是相聲演員口中的調(diào)坎、春點,也叫黑話、行話?!昂献值难?,按根去吧”。就是這類的。 但是江湖人用的黑話,應(yīng)該說只是江湖密碼的一部分。 比如說過去的土匪,不僅不同于春點(也叫春典)行話,還有很多手勢在里邊。 比如說這有客人去見山寨的大當家的。除了“天王蓋地虎,寶塔鎮(zhèn)河妖”,他們還會用手勢打招呼。 客人要伸直了左手中指無名指小手指,指向自己——這代表了我是另一方的代表,來找大當家的商量重要的事情。 大當家的要用右手,伸直了中指和小手指,掌心對著自己身體——這代表了有話快說,有屁快放。 下邊兒呢,咱就試著解讀一下傳說中的江湖密碼。 江湖密語中的語言先從這語言方面說起。畢竟大家伙兒熟悉嘛。話們也都是中國話。單獨拿出每個字都認識,但湊到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能給人聽糊涂了。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管女的叫“果實”,男的叫“孫氏”。東邊叫倒,西邊叫切,南邊叫陽,北邊叫窯。買叫肘、賣叫挑、偷叫榮。等等吧。特別的多,就不一一的舉例了。 ?行話的作用這些所謂的行話基本都是流行在這些組織或者特定人群內(nèi)部的。一旦公開,自己也會完蛋。往大了說,行話是各個江湖組織保護自己和發(fā)展自己的手段。往小了說,也是江湖中人掙錢吃飯的工具。 因此,江湖人會把說行話叫做團春。這是掙錢的手段。如果不是因為賺錢,亂用黑話,在江湖人看來這是大逆不道的。 很多初入江湖的人,剛學幾句黑話,就亂用。在當時也會吃大虧。 ?流傳的故事江湖上流傳著這么一個故事。一個算卦的,一個賣野藥的。同時住在了一個客店之中。 晚飯之后,算卦的去后院解手。一看這天兒,嚯,烏云密布。 回到屋里就跟賣野藥的說“查了鵬啦,這還擺金嘛!” 從這這倆人就你一言我一語,用黑話討論是不是要出攤干活兒的事兒。 這讓店里的伙計聽見了,這伙計空子一個,他不懂。以為這倆人是小偷呢,正在說賊話。 趕巧了,店里剛丟了一頭驢。這伙計就覺得是這倆人偷了驢。于是趕緊報告掌柜的,掌柜的趕緊把事兒告到了了縣衙門。 知縣聽這倆人把事兒說完了,也明白了。驢不是他們偷的。但依然是每人打了幾十板子。還勒令他們?nèi)グ洋H給找回來,找不回的話,你們花錢買一頭驢送給掌柜的。 這是為嘛呢? 這縣官兒懂江湖人的東西。知道這玩意兒不能亂顯擺。 縣官在大堂上就用黑話告誡了他們: “我不管你們是金還是皮,不應(yīng)該當著空子亂團春。若不是冷子攢兒亮,把你月頂馬兒,還得鞭個身形掌愛句,梁上去找金扶柳,扯活了吧。” 從此以后,這倆人再也不敢胡說八道了。 既然如此呢,咱也就不翻譯了哈。總之吧,就是當年江湖人極其看重這些東西,絕不能輕易外傳的。 ?黑話的分類形象法。臉叫做盤兒。這臉不是圓的嘛,像個盤子。 王,姓王的王,虎頭。這老虎頭上不是寫著王字。 比喻法。最典型的就是笑料說成包袱。 借代法。比如說當官兒的 黑話叫海翅子。指的是以前當官兒的那個花翎,明以前常服冠也有帽翅。用這個東西指代當官兒的。 美化法。舊時代人們說話不像現(xiàn)在網(wǎng)上,張嘴就能噴。那時候,哪怕是很齷齪的事兒,也會找一個相對不那么難聽的說法,比如強*會被說成采花。 ?拆字和反切這倆為什么要一起說呢,因為很多有過實際經(jīng)歷的老先生,比如金文聲先生,還有各種資料均表示。這兩個是所有行話的開端,尤其是反切,或者說寬泛一些,切口。 拆字比較典型的就是李,姓李的李。拆成十八子。 以前江湖人打招呼 “報個萬兒吧~~” “我十八子萬兒~~” 說到這兒,肯定有朋友說,不對,我聽相聲里說姓李的是文明萬兒。那我要跟您說,姓李的還能叫一腳門萬兒呢? 其實表達方法挺多的。 而說到反切,比較典型的是孔,可以叫做窟窿?,F(xiàn)在窟窿是進了字典了。但是發(fā)明這套黑話的時候可沒有。古漢語,一個字就是一個詞??呤强吡橇?。組合在一起,是因為孔kong 窟窿是ku long 用窟的生母加上窿的韻母 組成了孔的讀音。(當然,拼音是近代才有的。過去是切音或者注音。)我的視頻版回答中有一段中古漢語的讀音。 您說當代的人怎么能知道古代人的讀音呢?這就能說回這個詞語了,反切。古代就是用反切發(fā)標注一個字的讀音。所以我們才能夠知道一個字在古代的讀音。 沒錯!最早的江湖黑話就來自于反切,所以也會被叫做切口。而且扣的最早來源,絕不是這些說書說相聲的。而是幫會組織。大體上現(xiàn)在被認為切口發(fā)源于洪門。 從今天能留下的這些江湖黑話中來看,幫會用的和江湖生意人的,也有很多不太一樣。 就舉一個例子啊,紅燈區(qū),江湖春點叫做苦果窯,但是青洪幫稱呼為跳窯。 黑話咱先放一邊兒,剛才也說了,春點不能完全代表江湖密碼。除了說出來的話,還有一些自創(chuàng)的或借用的文字甚至包括很多的行為動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江湖密碼。 咱先說文字。像什么洪門、哥老會之類的,他們都是天地會演變來的。天地會宗旨叫做反清復明。這個在清朝,誰敢當明正大的說反清復明。那還了得,這是要造反啊??墒怯袝r候也得需要一個什么符號證明自己的身份。怎么辦呢,就會創(chuàng)造文字。 反清復明 四個字寫成一個字:就是這樣的。 這個字純粹他們創(chuàng)造的。 也有一些是用存在的生僻字代替常用字,比如大明的明會寫成汨羅江的汨。 這就像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luò)用語一樣。因為一些原因呢,網(wǎng)上會用約定俗成的某一個字,或者某一個詞來代替某個人名、某個特定的時期。但是現(xiàn)在的基本一諧音為主,也會用一些其他的什么物體或小動物還指代,但是這種情況相對少。 剩下的呢,還有一些倒立的字,拆字等等,篇幅有限就不提了。 江湖密語中的行為動作最后再聊聊行為動作的江湖密碼吧。 這個在跑江湖的生意人中少見,但是在大型的秘密社會中相對常見。 天地會。他們最早的手勢語言叫做三指決,見到人就伸出三個手指頭,這叫手不離三。 除了這個之外,天地會的人,還會衣著動作上有很多的暗語。比如,他們需要對暗號的時候,會把衣服上兩個紐扣解開,再把衣領(lǐng)折進去?;蛘呤切渥?,只挽上來一個,另一個還是放下來的。 除了天地會,歷史沒那么長的青幫,也繼承或者說發(fā)揚了天地會的傳統(tǒng)。青幫也對內(nèi)部人員有著日常行為的要求或者說規(guī)范吧。 比如進門必須先邁左腿。平時洗臉,洗完了得用毛巾擦臉啊,這毛巾就得疊成三折,擦的時候,只能豎著擦,不能橫著擦,先擦左臉再擦中間然后是右臉。這表達的意思青幫弟子不得橫行霸道。衣服的領(lǐng)子只能向內(nèi)卷,不能這樣翻出來。摘帽子的時候,這摘下來的帽子必須仰這放,不能扣著。這又代表了水中行船。 接受別人的饋贈或者說人家遞給你個什么東西的時候。如果用左手接東西,就必須屈無名指和小手指;右手呢,是屈食指。這也有講究,這叫不能忘記三老四少! 剩下呢,還有土匪的一套行為密碼。這個咱這里就不提了。因為后邊專門會說到土匪的光榮事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