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名利 莊子說“道與之貌,天與之形,無以好惡內(nèi)傷其身”, 人這一生為虛名所累,為錢財傷神,功名也好,權(quán)勢也罷,外在的好惡一直在影響我們的本性。 欲望是成事的動力,貪念卻是敗事的禍?zhǔn)?,在貪欲的深淵前止步,忘掉過多的名利,自律又自省的人生,前面才是一片坦途。 《莊子》在《秋水》篇里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戰(zhàn)國時,楚國是個大國,楚王到處招賢納士,當(dāng)?shù)弥f子博學(xué)多才時,就想招他為相。 一日,莊子正在釣魚。楚王派了兩人去見莊子,二人恭敬地說:“我們國家的事要勞煩您啊!”話說得很誠懇,但是莊子卻不為所動。 莊子頭也不回拿著釣桿說:“你們楚國有一只龜,死了都三千年了,楚王還用絲綢巾飾覆蓋它,放在廟堂里供著”。 你們說這只烏龜,是愿意死后留下骨頭被你們尊供呢?還是活著時愿意在泥地里自由的爬行呢”? 二人答道:“當(dāng)然是愿意活著在泥地里自由的爬啊”! 莊子狡黠的一笑說:“那好啊!你們請回吧!我就想做一只在爛泥地里,游來游去的烏龜,也不愿意讓你們供著,去做大官”。 莊子沒有直接拒絕說客,卻借烏龜?shù)氖聝狐c醒說客,不要做勉強別人的事,最終讓對方知難而退。 忘掉就是得到,舍棄才有幸福,把握好名與利的尺度,活在當(dāng)下,才是不虛度此生。 
忘懷生死 莊子說:“相忘以生,無所終窮。” 莊子認為死亡是必然要經(jīng)歷的過程,所以沒必要恐懼,為未來人人都要有的歸宿,惶惶不安是不值得的。 不如活好當(dāng)下,終了又是新生。 莊子和妻子相濡以沫,感情深厚,當(dāng)他妻子死時,惠施來吊唁,站在前廳接待客人的兒子說:“請您安慰我父親吧!他一定悲痛欲絕”。 當(dāng)惠施見到莊子時,卻見他席地而坐,雙腿成簸箕狀,一手拿著盆子,另一手拍打盆底,正在鼓盆而歌。 惠子看不下去,問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沒有哭,我曾經(jīng)也痛哭不止,悲痛不絕,后來想到妻子從天地而生,辛苦一輩子,現(xiàn)在只不過是換一個環(huán)境,回歸天地休息去了,我如果還哭泣就是不通天理了”。 “我將自己與妻子的深情用唱的方式表達出來,誰又能理解呢”? 慧子聽了他的話才真正理解他對亡妻的不哭而歌。 莊子是真正放下了執(zhí)念,放下了失去親人的悲痛,從失去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想到死亡是生命以另一個方式存在,那些和妻子曾經(jīng)的過往,只有唱出來給自己聽,別人不需要理解。 這是一種樂觀面對生死的態(tài)度,既然生死有命,一個人先走一步,那就隨她去吧,另一個就應(yīng)該想著怎么活的問題。 走在生命的兩旁,一邊享受生活樂趣。一邊探求生命真諦,如此才不負此生。 莊子說:“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yīng)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保持一顆平靜心難能可貴,人來到這個世界時,無憂無慮。 隨著一點點長大,欲念在增加,心就不在平靜。 過簡單的生活,追求自由快樂的人生,就要忘掉名利得失,淡泊虛名,擺脫外在的束縛。 人生無求品自高,不受外界影響,心才不累。 世間所得只是暫時的保管和存留,萬事不求圓滿,只求活的心安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