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由于嘌呤代謝紊亂所引起的一組代謝性疾病, 包括高尿酸血癥、 反復發(fā)作的急性關節(jié)炎、 痛風石沉積、 痛風性慢性關節(jié)炎以及痛風性腎病等。痛風飲食營養(yǎng)治療總原則 : “三低一高” , 即低嘌呤飲食、 減輕體重、 低鹽低脂膳食和大量飲水。 低嘌呤飲食 食物中嘌呤的含量規(guī)律:內臟>肉、 魚>干豆、 堅果>葉菜>谷類>淀粉類、水果。各種食物中嘌呤的含量 (每100g食物)如下表所示: 注:1.痛風急性發(fā)作期 近期有癥狀, 如關節(jié)的紅腫熱痛等禁用③④類食物,少用②食物, 以①類食物為主。2.緩解期和慢性期中 近期無痛風發(fā)作癥狀。 禁用④類食物, 少用②③食物, 以①類食物為主。3.高尿酸血癥患者 僅有血尿酸增高, 無痛風癥狀。 禁用④類食物, 可少量用 ③類食物, 以①②類食物為主。 適量攝入蛋白質 蛋白質的攝入應以植物蛋白為主,每日50~70g,有腎臟病變者應采用低蛋白飲食。動物蛋白可選用牛奶、雞蛋,因牛奶、 雞蛋無細胞結構, 不含核蛋白, 可在蛋白質供給量允許范圍內選用。 牛奶、 奶酪、 脫脂奶粉、 蛋類的蛋白部分, 它們是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優(yōu)質蛋白, 且含嘌呤甚少, 對痛風病人不會產生不良影響。 但酸奶中含乳酸較多, 乳酸與尿酸競爭排泄, 對痛風病人不利,故不宜飲用。 供給適量的碳水化合物 應以植物性食物為熱量的主要來源,如面粉、米類。 盡量少食蔗糖和甜菜糖, 因為它們分解后會產生果糖,而果糖能增加尿酸生成。蜂蜜含果糖亦較高,不宜食用。 低鹽低脂膳食 食鹽中的鈉有促使尿酸沉淀的作用, 加之痛風多合并有高血壓、冠心病及腎病等, 所以痛風患者應限鹽,每天不超過3g。脂肪攝入量一般控制在每日 50g左右為宜。 清淡的飲食一方面可以減少熱量的攝入有助于減肥; 另一方面可以減少脂肪分解產生的酮體, 阻礙腎臟排泄尿酸。 多喝水 多飲水是為了增加排尿量, 利于尿酸排出, 防止尿酸鹽的形成和沉積。 只要腎功能正常, 痛風病人每天喝水2000~3000ml較理想, 保持尿量2000ml以上。 為防止尿液濃縮, 病人應在睡前或半夜也要飲水。 多選擇堿性食物 所謂堿性食物, 是指含有較多鈉、 鉀、 鈣、 鎂等元素的食物, 在體內代謝的最終產物為堿性產物。 堿性食物除了蔬菜水果以外,還有海帶、紫菜、土豆、甘薯、奶類等。這些食物可使體內堿含量增加,尿pH值升高, 促進尿液中尿酸溶解, 增加尿酸排出。 如果有必要還可多吃一些其它的含堿食物, 如蘇打餅干、 加堿饅頭、 堿性礦泉水等。 禁煙禁酒 飲酒會誘使痛風發(fā)作。 慢性少量飲酒也會刺激嘌呤合成增加。酒類中嘌呤含量的規(guī)律:陳年黃酒>啤酒>普通黃酒>白酒。 飲食有度,不暴飲暴食 痛風病人常在暴飲暴食后血尿酸水平驟然升高, 致使痛風關節(jié)炎發(fā)作。 慢性痛風或緩解期的痛風, 應給予平衡飲食。 可以適當放寬嘌呤攝入的限制, 自由選食含嘌呤少的食物, 嘌呤的每日攝入量應在200mg以內, 維持理想的體重, 瘦肉煮沸去湯后可與雞蛋、 牛奶交替食用。 來源:西安交大二附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