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人到中年不得不讀的11首哲理詩詞,一首一個人生真諦!

 12345csdms 2021-12-14

每天一首宋詞

 2021-08-24 06:30




哲理詩是表現詩人的哲學觀點或事理的詩。

哲理詩內容深沉渾厚、含蓄、雋永,多將哲學的抽象哲理含蘊于鮮明的藝術形象之中。

今天分享25首哲理詩,每一首都說明了一個道理,每一首都有一個名句,哪一首啟發(fā)了你呢?

圖片

 01 

《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二》

宋·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哲理】往日舟大水淺,眾人使勁推船,也是白費力氣,而此時春水猛漲,巨艦卻自由自在地飄行在水流中。

君子謀時而動,順勢而為。借助客觀的事物之后,以往很難的事情也會變得簡單。

 02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哲理】不怕層層浮云遮擋我遠望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站在最高層。

人不能只為眼前的利益,應該放眼大局和長遠。

 03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

圖片

 04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哲理】花兒總要凋落讓人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的春燕又要歸來。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

圖片

 05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

政入萬山圍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

【哲理】當你進入到崇山峻嶺的萬山之中,你剛攀過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將你阻攔。

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做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的成功所迷醉。

圖片

06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宋·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

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

松間沙路凈無泥,

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哲理】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門前的溪水都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span>

誰說人不似花,再無少年時?青春可以永駐,只要心不老,青春就永遠不會老去,老去的,只是歲月本身。

圖片

 07 

《絕句》

宋·陳師道

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

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

【哲理】合口味的好書,讀起來饒有興味,但往往很快就讀完了。對脾氣的朋友,談起話來很投機,非常盼望這樣的知心朋友多多前來與之交談,但偏偏不見蹤影。

世界上的事情每每是這樣,希望和現實總是發(fā)生矛盾,不如意者十居八九,一個人一生中是很難遇到幾次真正輕松愉快、開懷大笑的好時光。

 08 

《桂源鋪》

宋·楊萬里

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

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

【哲理】小溪無法阻斷,只要有一溪在,就宜讓出一條路使它走出前村來。

時代潮流是無法阻擋的,一切違反潮流的行徑措施不但沒有用,只是制造騷亂困擾而已。

圖片

 09 

《晚步西園》

宋·范成大

料峭輕寒結晚陰,飛花院落怨春深。

吹開紅紫還吹落,一種東風兩樣心。

【哲理】東風吹開了春花又吹落了春花,一種東風卻是兩種不同的心靈。

一個人或一件事,都有可能會成為成就者和毀滅者。

 10 

《文章》

宋·陸游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無疵瑕,豈復須人為?

君看古彝器,巧拙兩無施。

漢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

胡部何為者,豪竹雜哀絲。

后夔不復作,千載誰與期?

【哲理】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藝高超的人在偶然間所得到的。其實作者所說的“天成”,并不就是大自然的恩賜,而是基于長期積累起來的感性印象和深入的思考,由于偶然出發(fā)而捕捉到靈感。

靈感就是長時間的積累和瞬間的爆發(fā),人品也是,成就亦如是。

 11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哲理】之所以能看見遠近高低不同的廬山,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它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

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fā)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