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徐崢拍攝《港囧》,打算給王寶強500w片酬,結(jié)果王寶強說:“我零片酬出演,并且追加1000w,但我要10%票房分紅!” 徐崢當(dāng)場拒絕道:“那不行,你不演,我找別人演!” 隨后,徐崢找來了形象與戲路和王寶強相似的包貝爾,而王寶強則投奔了昔日的好兄弟陳思誠,兩人的“鐵桿”搭檔正式宣布解散。 2010年,導(dǎo)演葉偉民到內(nèi)陸拍戲,他選的劇本叫《人在囧途》。 在這部電影中,徐崢和王寶強第一次合作,在各種雞飛狗跳的“囧”劇情之后,上映后拿下了3700w票房。 雖然票房不高,但架不住投資低啊! 《人在囧途》的制作費用只有400w,利潤率十分可觀。 不滿足于只做演員的徐崢,從中嗅出了商機。 于是他也轉(zhuǎn)型做了導(dǎo)演,并找人寫出了《人再囧途之泰囧》的劇本,準(zhǔn)備大干一場。 這名字和《人在囧途》只有一字之差,觀眾都以為是續(xù)集,但殊不知徐崢早已另起爐灶。 這便是徐崢的聰穎之處,知道觀眾喜歡看什么,他就拍什么。 因為這是徐崢第一次拍電影,盡管他平時在演藝圈積累了不少人脈,但也只拿到3000w投資。 他找來了原班人馬王寶強,還請來了另外一位名氣更響的喜劇演員黃渤。 王寶強看在好兄弟的份上,只要了200w片酬友情出演;而黃渤更是大方,直接跟徐崢說:“片酬我不要了,你好不容易當(dāng)導(dǎo)演,預(yù)算也不多,這次就當(dāng)我給你捧場了?!?/p> 徐崢不好意思,連忙推辭:“不行不行,親兄弟明算賬,你推掉其他片約,白給我?guī)兔?,我怎么過意的去?” 為了讓徐崢安心,黃渤便隨口說了一句:“那就當(dāng)我拿片酬入股吧,回頭賺了錢,你再分我點兒!” 黃渤的仗義,讓徐崢感動不已,他用力的拍了拍黃渤的肩膀:“好兄弟,感謝的話不多說了,哥都記在心里了!” 其實,當(dāng)時徐崢貿(mào)然拍電影,周圍的朋友都不看好他,甚至在背地里猜測,徐崢這次之后,恐怕會虧到難以翻身。 所以,黃渤當(dāng)時不要片酬,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為徐崢節(jié)約成本,減輕壓力,至于后期的票房分紅,他想都沒想過。 結(jié)果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一部投資那么小的小成本電影,居然成功殺出了重圍,直接橫掃了13億的票房。 黃渤也因此拿到了高達5000w的分紅,讓不少人羨慕不已。 在這羨慕的人里,其中就有王寶強一個。 他當(dāng)時也是知道這件事的來龍去脈,但他不敢入股,害怕把自己的片酬賠進去,穩(wěn)妥起見,他收下了徐崢遞來的200w。 沒想到當(dāng)時的一念之差,直接導(dǎo)致了收益的天壤之別,王寶強心中很是懊悔,卻也因此學(xué)會了一招,原來做演員也可以投資。 于是,《泰囧》成了徐崢、黃渤和王寶強三人構(gòu)成“喜劇金三角”的代表作,但也為后來幾人的“分裂”埋下了伏筆。 徐崢在2014年 籌拍《港囧》,給出500w片酬邀請老搭檔王寶強參演。 王寶強經(jīng)一事長一智,他對徐崢說:片酬我也不要了,再拿出1000w投資這部電影,你分我10%的票房分紅,可否? 不過,此一時彼一時,當(dāng)時黃渤那是風(fēng)險投資,而這部《港囧》想都不用想,拍出來肯定會大賺。 而且此時的《港囧》已經(jīng)不缺投資了,如果王寶強再參與進來,就會影響到其他投資人的利益。 所以徐崢精打細(xì)算后,果斷拒絕了,只肯以片酬方式邀請王寶強。 對此,王寶強很失望。 正巧這時候,陳思誠找到王寶強主演《唐人街探案》,除了給他高額片酬外,還答應(yīng)王寶強,不用他入股,但電影大賣后,依然會給他票房分紅。 如果選擇《港囧》,王寶強永遠(yuǎn)要居徐崢之下演配角,而在陳思誠這里,王寶強是當(dāng)之無愧的第一主角,并且回報頗豐。 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所以王寶強毫不猶豫的投奔陳思誠,徐崢則找來了和王寶強戲路相似的包貝爾頂上。 結(jié)果沒想到,《港囧》讓路人緣不佳的包貝爾給演砸了,“囧系列”的招牌、口碑一落千丈。 反觀《唐人街探案》上映后,則成為了一匹黑馬,票房大賣8.2億,而且口碑也打響了。 之后,陳思誠再接再厲,推出了第二部、第三部,票房也一路水漲船高。 “唐探”系列,成為了王寶強的新代表作,而“囧系列”已經(jīng)無人問津了。 據(jù)說,《唐人街探案》系列電影拍到現(xiàn)在,王寶強光是票房分紅就已經(jīng)賺了2億多,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 怪不得在接受記者采訪,問王寶強為什么不拍《港囧》,而是和陳思誠合作唐探系列時,王寶強坦然說道:“我覺得陳思誠更懂我?!?/p> 陳思誠也通過和王寶強的合作,成為了第一個票房達到百億的導(dǎo)演,事業(yè)達到了巔峰。 這兩人可以說把合作共贏詮釋到了極致。 如此看來,陳思誠的格局更大,一開始就肯和王寶強共享利益,之后兩人是強強聯(lián)合,雙雙成為人生的贏家。 為什么兩個人都能成為人生贏家,正是兩個人思想都更為開闊,并且都上進努力奮斗。在這個時代中,我們不能依靠自己做一切具體的一件事或大事兒。僅有根據(jù)互相配合,承繼狼道的精神實質(zhì)及文化,大家才可以取得成功,并迅速、健康地往前發(fā)展趨勢。 讀過《狼道》才知道,看不順眼的人,別在乎,笑容,才算是較好地還擊。 讀過《鬼谷子》才知道,假如你碰到的是豬,千萬別和他談理想化,因為它只了解精飼料。 讀過《羊皮卷》才知道:心變大,事就變小。心胸寬廣了,煩惱就沒有了。 讀過《墨菲定律》才知道,一切事都沒有外表看上去這么簡單,越擔(dān)心什么樣便會越出現(xiàn)哪些。 讀過《人性的弱點》才知道,全球有兩種東西不可以注視,一個是太陽光,一個是人的內(nèi)心。 一套書能夠讓人受益終生,提升你的聰慧。買回來自身讀或是個人收藏,或當(dāng)禮品贈送給朋友,全是十分有價值的! 這套書價值高,更深入淺出揭示了為人處世的智慧與藝術(shù),越早領(lǐng)悟、越早受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