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背詩 重溫那些年 我們一同背詩的時光 背詩 復(fù)習(xí) 12.13 2021 12.12 12.11 12.10 林暗草驚風(fēng),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 譯注 昏暗的樹林中,草突然被風(fēng)吹動,將軍在夜色中連忙開弓射箭。 天明尋找昨晚射的白羽箭,箭頭深深插入巨大石塊中。 1.驚風(fēng):突然被風(fēng)吹動。 2.引弓:拉弓,開弓。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3.平明:天剛亮的時候。 4.白羽:箭桿后部的白色羽毛,這里指箭。 5.沒:陷入,這里是鉆進(jìn)的意思。 6.石棱:石頭的棱角。也指多棱的山石。 · 簡析 盧綸《塞下曲》共六首一組,分別寫發(fā)號施令、射獵破敵、奏凱慶功等等軍營生活。語多贊美之意。此為第二首,描寫將軍夜里巡邏時景況。 “林暗草驚風(fēng)”,著一“驚”字,就不僅令人自然聯(lián)想到其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緊張異常的氣氛,而且也暗示將軍是何等警惕,為下文“引弓”作了鋪墊。次句即續(xù)寫射。但不言“射”而言“引弓”,這不僅是因為詩要押韻的緣故,而且因為 “引”是“發(fā)”的準(zhǔn)備動作,這樣寫能啟示讀者從中想象、體味將軍臨險是何等鎮(zhèn)定自若,從容不迫。在一“驚”之后,將軍隨即搭箭開弓,動作敏捷有力而不倉皇,既具氣勢,而形象也益鮮明。 后二句寫“沒石飲羽”的奇跡,把時間推遲到翌日清晨,將軍搜尋獵物,發(fā)現(xiàn)中箭者并非猛虎,而是蹲石,令人讀之,始而驚異,既而嗟嘆,原來箭桿尾部裝置著白色羽毛的箭,竟“沒在石棱中”,入石三分。這樣寫不僅更為曲折,有時間、場景變化,而且富于戲劇性?!笆狻睘槭耐黄鸩糠?,箭頭要鉆入殊不可想象。神話般的夸張,為詩歌形象涂上一層浪漫色彩,讀來特別盡情夠味,只覺其妙,不以為非。 詩,最注重含蓄,最講究意在言外??吹皆娭屑胧拿鑼?,我們會油然聯(lián)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將會射成什么樣子?如果在戰(zhàn)場上射擊敵軍兵馬呢?于是,一位武藝高強(qiáng)、英勇善戰(zhàn)的將軍形象,便盤馬彎弓、巍然屹立在我們眼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