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呱呱墜地開始,父母便給我們起了姓名,可以說一個人的姓名,就是他一生的標簽,也是代表自我最直接的體現(xiàn)方式。我國有關姓名學的起源和文化,可謂是博大精深,中國人的姓名文化,是中華民族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最主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很多人都已自己有一個罕見姓而驕傲,比如復姓歐陽、司馬、上官等等。但也有一些罕見姓,也實在是有點“尷尬”了! 例如雞姓。雞姓的起源有很多種,比如在《姓氏考略》中記載:“春官之屬有雞人之官,掌供雞牲,辦其物。大祭祀夜呼旦以警起百官。其后以為氏”,還有一種說法是西夏時期有個首領叫雞羅明。 其中最流行的一種說法說雞姓起源于“奚”。有位姓奚的將軍,因為打仗吃了敗仗,為了躲避敵人的追殺,才改成“奚鳥”,后來就慢慢成了“雞”姓,并一直流傳下來。 但是古人卻認為,雞是鳳的化身,而鳳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代表著吉祥和美麗,而雞姓的人也有著吉祥如意的象征。而且公雞每天打鳴,代表著光明照亮大地,而母雞也會下蛋,供給人們食物,所以雞也代表著“有德之禽”,歷代也流傳很多贊美雞的詩詞。 再比如說死姓,人口不足千人,2018年百家姓排名第3280位。位于“互”姓之后,“泄”姓之前。死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鮮卑族姓氏,隋、唐時期即已經漢化,族人皆融入漢族,但人口數(shù)量非常稀少。在中國科學院的調查結果中,死氏在“難氏(讀去聲)”、“山(yà,也念shān,同為姓氏)氏”等三小姓中名列在倒數(shù)第二位,人口總數(shù)在千人左右,僅在今河南省的洛陽市、開封市,以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的吳忠市等地區(qū)有零星分布。不過,死氏人口稀少。 女姓和母姓,女和母也是兩個稀有姓氏,女氏有兩個來源:一是源于商代,商湯時,有兩名賢臣:一個是女鳩,一個是女房。他們的后代有的就用“女”字作為自己的姓氏。二是用封地作為姓氏。相傳遠古時期,某部落首領把自己的弟弟封在女水之陽(今山東省臨淄區(qū)東南),其后代就用封地之名“女”作為自己的姓氏。 而母氏源于媯姓(即中國上古八大姓之一),出自春秋時期陳國胡公滿后裔公子完的封地,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 由于這兩個姓氏非常少見,所以當年統(tǒng)計百家姓的時候就沒有把它們統(tǒng)計進去,所以不被人所知曉。雖說這兩個字本身代表的意思很好,但是如果一個大老爺們出門,被人叫小女、小母,非得把人叫懵不可。 還有很多姓氏都不為人知曉,例如難、黑、老、毒等。由于這些罕見姓氏“寓意”不好,越來越多的人改姓,很多姓氏很有可能在歷史中消失,有的專家和學者也感到十分的惋惜。但是從另一種角度來分析,這些改姓之人也是怕被人取笑和非議,站在他們的立場來說,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你身邊有姓氏罕見的人嗎?評論區(qū)留言討論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