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社會文明大幅進步,女性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拿中國女人舉例,封建時代三從四德、相夫教子,注重貞操等等,一些思想鼓吹:餓死事小,失節(jié)是大,妮瑪?shù)模阂粚幽け纫粭l命還重要?顯然,時代已經(jīng)拋棄這些文化糟粕,可是女性的精神枷鎖依舊存在,特別是關(guān)于母愛、母性的枷鎖。全世界都在歌頌母愛的偉大,其實就是給女性套上了一層枷鎖:正因為偉大,所以母愛應該同奉獻、無私、放棄睡眠相聯(lián)系起來,一點兒反抗的空間也沒有?;诖?,在女性意識覺醒的過程中,不斷涌現(xiàn)出各類影視作品探討相關(guān)話題,有的嚴肅而沉重,有的輕松而活潑。不管是怎樣的模式,能觸摸到靈魂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忍者寶寶》就是這樣一部電影:輕松、活潑又觸摸靈魂。 《忍者寶寶》的主人公拉克爾是一個新時代挪威女孩,也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壞女孩,退學、酗酒、吸煙、蹦迪、約會,樣樣精通,她只想做一個丁克和瀟灑女生,卻意外懷孕,而且寶寶好像忍者一樣,在肚子里呆了6個月才有點兒動靜。拉克爾因此展開一段內(nèi)心的掙扎,但母性的精神枷鎖依舊禁錮著她。 ![]() 挪威福利,快樂地生兒育女? 其實,觀看《忍者寶寶》的感覺并不沉重,反倒是詼諧和輕松的,覺得人間很美好。而對于中國父母的心理挑戰(zhàn)在于:挪威的福利如此之高,完全可以快樂地生兒育女。作為北歐出了名的高福利國家,挪威的生育政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嬰兒出生之后,爸爸媽媽加起來一共可以休息49周,企業(yè)要全額支付薪水,而且法律規(guī)定,丈夫陪產(chǎn)假的天數(shù)要和妻子一樣,不允許提前返回崗位,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職場上的不平等。此外,管理機構(gòu)會一直向育兒家庭發(fā)放補貼,直到嬰兒成年,累積起來大概有10萬美金,福利相當高。 相信中國父母看了這樣一部電影,會不禁感慨:我不“李姐”,但我真地很受震撼。不理解的是:如此高福利,竟然還有人不愿意生孩子,正如《忍者寶寶》的主人公,震撼的原因則是:當物質(zhì)高度發(fā)達,女人能放棄母性嗎? 《忍者寶寶》女主人公是新時代女性的代表,如前文所述,她退學、酗酒、吸煙等等,覺得自己是個好女孩,但卻不認為自己會成為一名母親。之所以說拉克爾是新時代女性,正在于她能沖破大量的觀念束縛,連一些生理上的特性都不屑一顧。拉克爾認為:女性沒有必要忍受“分娩”的痛苦,甚至為了逃避月經(jīng)的疼痛,一直服用避孕藥。正因如此,她肚子里的孩子,直到6個月才開始躁動。而挪威的法律規(guī)定,人流不能用于6個月以上的寶寶,拉克爾只能完成“生產(chǎn)”。好在,北歐高福利讓拉克爾有充分的選擇權(quán)。 剛開始,拉克爾堅定地選擇“放棄母親身份”,她的志向是成為一名職業(yè)的插畫家。于是,她決定把嬰兒送給一個好人家。而挪威的優(yōu)渥環(huán)境,也向拉克爾提供了相當多的選擇,以至于,她可以提出苛刻要求,包括經(jīng)濟條件、父母膚色、家庭溫馨程度以及良好的價值觀等等,好像全世界的人都非常得友善。顯然,電影敢于如此刻畫,有些情況估計也是客觀存在的。影片結(jié)尾,拉克爾的孩子被親生渣男父親帶走,有點兒無厘頭,但這就是挪威。更有趣的是,拉克爾在尋找好人家的過程中,母性逐漸醒來,開始用“母親”的思維來處理問題。 ![]() 砸碎枷鎖,不意味著放棄母性 殿堂級的導演一定會熟讀人性,而且能夠把人性深處的東西用鏡頭語言表現(xiàn)出來?!度陶邔殞殹返闹黝}是沖破枷鎖,撕碎女性身上固有的標簽,而且明確地告訴觀眾:母愛很偉大,但挪威的女人并不Care,反倒是因為把母愛歌頌得太過于偉大,無形中給女性套上了沉重的枷鎖。而影片結(jié)尾,渣男莫名其妙地冒出“父性”,倒是讓拉克爾得以解脫。事實上,男性又何嘗不是背負著“掙錢養(yǎng)家”的精神枷鎖呢?顯然,精神枷鎖在封建社會、貧窮國家都很難突破,但在高福利的挪威,一切皆有可能,同時,需要正確的引導。 毫無疑問,拉克爾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好女孩,她打著“沖破思想枷鎖”的旗號,做著很多出格的行為。狂吃避孕藥、酗酒、吸煙等等,只是其暴虐個性的掩飾而已,并不是“沖破枷鎖”之正道。 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發(fā)現(xiàn),在妊娠、分娩、尋找好人家的過程中,拉克爾雖然一直拒絕當母親,但母性卻漸漸醒來,這其實是由人類在孕育時的身體變化決定的。或許,拉克爾能夠控制雙手,不去擁抱孩子,也能控制自己的想念,把孩子送給白人、姐姐和親生父親,但她卻不能控制身體分泌多少酶、膽汁和多巴胺。事實上,影片中多次提到懷孕的麻煩、分娩的痛苦,但其實,媽媽在懷孕兩個月后,身體會分泌出大量快樂因子,讓她們對于小生命到來感到興奮。作為漫畫家的拉克爾,在孕期開始勾勒孩子的形象,并與之“對話”,就是典型的證明,而在選擇“好人家”的時候,又非常挑剔,足以證明她已是母親。 或許,女性的精神枷鎖,并不是來自于社會和文化,而是根植于自己的內(nèi)心和身體感應。面對標簽、枷鎖、道德這些東西,理智的處理方式應該是:順其自然,內(nèi)心平和。女性意識要覺醒,但是一個靜待花開的過程,拉克爾酗酒、吸煙、四處約會等暴虐行為,雖然合法,但并不值得提倡。(科幻星系 康斯坦丁/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