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60歲寫下的行書,成了哈佛大學重寶,什么是神仙字體?這就是神仙字體! 明朝禮部尚書孫承恩,曾高度評價過一個人,他說道:“前代王孫,異時翰學。粹質(zhì)令儀,高吟大作。繪事擬圣,墨妙入神。文采風流,照映后人。” 這個人是元朝時期一位著名的才子,趙孟頫。 趙孟頫是前代王孫,也就是趙宋皇族中人,他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第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的嫡系后人,若不是南宋滅亡,他也是根紅苗正的皇親貴胄。 在藝術(shù)方面,他也繼承了趙家的天分,可謂是詩文書畫、天文地理無一不知無一不曉,單是書法這方面,就足以傲視書法史,影響后世整整700多年。 他曾在60歲那年,寫過一篇超逸入神的行書作品,這幅書法是趙孟頫賞梅之時,即興之作,詩文與書法珠聯(lián)璧合,堪稱一幅書法史上的奇珍。 這幅作品便是行書《梅花詩》,藏于著名的《渤海藏真帖》之中。 《渤海藏真帖》是歷代著名叢帖,在明崇禎三年由浙江海寧陳氏,陳甫伸編次,章鏞摹勒。 這本叢帖之中,收錄從唐代至元代十大書法家——鐘紹京、褚遂良、蘇軾、黃庭堅、米芾、蔡京、蔡襄、米友仁、趙孟頫等十八篇書法摩勒上石。 這本帖中的第1冊,就是陳甫伸從董其昌手里得到的“天下第一小楷書”《靈飛經(jīng)》,而《梅花詩》則是在第8冊之中,現(xiàn)在收藏在哈佛大學漢和博物館中。 這幅行書《梅花詩》全卷仙氣飄飄,給人一種清新雋永的舒適感,乃是趙孟頫生平非常經(jīng)典的一幅傳奇瑰寶級作品。 對于后世學行書的朋友而言,趙孟頫這幅行書乃是入門的上上之選,因為趙孟頫走的是一種妍美書風路線,看上去非常適合欣賞,且又不失傳統(tǒng)書法法度。 再者說,60歲的趙孟頫書法早已臻至巔峰境界,連不懂書法的外國人都將其當成一件重寶,對于喜歡書法的人們而言,此作就更值得學習了。 今天,我們就將趙孟頫行書作品《梅花詩》進行博物館級別高清復制,字字與真跡一模一樣,以便于大家學習收藏和臨摹。 ——編輯十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