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由于其難治性、遷延性,對患者的經(jīng)濟和精力都造成了沉重的負擔。但有一種護腎的方法,不論對最輕的腎炎,還是最重的尿毒癥期,都會帶來益處,而且沒有任何成本。 這種方法就是——運動。 很多人都認為得了腎病不能勞累,應該靜養(yǎng),甚至有的人認為得了腎病就應該躺在床上養(yǎng)著,不能活動,更不能運動,否則會加重腎臟負擔。 但現(xiàn)在很多研究證明,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觀念,缺乏運動非但不會對腎臟的康復帶來益處,反而會促進、加速腎臟病的進展。 缺乏運動對腎臟的不良影響: 1、導致肌肉萎縮,肌肉含量減少,相關研究表明:慢性腎臟病患者,肌肉含量減少相比肌肉量正常者,發(fā)展至尿毒癥的風險提高了2倍,死亡率也高出33%。 2、導致患者抵抗力下降,感染機會增加,大家都知道感染會導致腎病反復、加重。 3、導致血液循環(huán)變差,尤其是血液處于高凝高粘狀態(tài),易促進血栓形成,如腎臟內(nèi)部微血栓形成會造成藥物治療敏感性降低,加重腎臟損傷。 4、導致能量過剩、熱量堆積,尤其是正在服用激素的患者,容易出現(xiàn)肥胖,而肥胖會導致腎小球高濾過,腎臟損傷加重。 運動對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好處 : 1、有氧運動可以改善腎小球濾過功能,延緩腎功能下降,改善預后。 2、預防肥胖、維持體重,改善代謝綜合征。 3、改善營養(yǎng)不良及炎癥狀態(tài)。 4、改善肌力及肌肉質量,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提高生活質量。 5、改善血壓、血糖、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 那么腎病患者應該如何去運動呢? 每周3-5次,中等強度運動,每次30分鐘-1小時。 中等強度不是一個固定的標準,這和每個人的耐受力有關,比如爬樓梯,你爬3樓不費勁大氣都不帶喘的,但另一個人爬到2樓就氣喘吁吁了。 那么如何去計算呢? 方法有二: 1、看運動時的心率,中等強度運動是指達到最大心率(MHR)的60-75%。 MHR=208-(0.7×年齡) 舉例:一個年齡40歲的患者,MHR=208-(0.7×40)=180,他通過運動要達到的心率標準為180×(60-75%)=108-135次/分鐘。 2、說話測試法 運動時,可以正常說話、交流,但有點困難,不是特別順暢,就屬于中等強度了。如果說話都不能連貫了,那就屬于強烈運動了。 ![]() 哪些運動是適合腎病患者做的呢? 步行、快走、慢跑、騎車、游泳、跳舞、瑜伽、爬山、打球等等都可以,只要自己喜歡,把握好強度,就可以進行。 注意:對于從不運動的患者來說,開始運動時要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運動量,避免短時間內(nèi)過度運動,導致肌肉損傷。 運動雖然好處頗多,但并不是所有的腎友都適合運動,對于不同的病情要因時制宜。有以下情況的患者不適合運動: 1、嚴重高血壓,而且未控制穩(wěn)定時。 2、有嚴重心衰或急性心衰、心律失常、嚴重心肌缺血等心臟疾病時。 3、水腫較重,且有深靜脈血栓風險時。 4、腎病急性發(fā)作期,如急進性腎炎。 ![]() 運動的作為沒有任何成本的護腎方法,值得大家去執(zhí)行,而且建議大家一旦開始就要堅持下去,長期堅持才能達到保護腎臟,預防和延緩腎病進展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