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唐)顏真卿《勸學》 解釋:晚上在燈火下學到三更,五更雞叫又早起學習,這一早一晚正是男兒讀書的好時候。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顏真卿《勸學》 解釋: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奮學習,到老了后悔讀書少就太遲了。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宋)蘇軾《和董傳留別》 解釋:雖然生活當中身上包裹著粗衣劣布,但胸中有學問氣質自然光彩奪人。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唐)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解釋:專心讀書,不知不覺已經(jīng)到了暮春時節(jié),一寸光陰就像一寸黃金珍貴。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解釋:古人學習知識不遺余力,年輕時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自有顏如玉。——(宋)趙恒《勸學詩》 解釋:娶妻不要害怕沒說媒,考取功名后自然能擁有美人。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解釋: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解釋:先后讀熟萬卷書籍,寫起文章,下筆敏捷好像有神。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唐)杜甫《柏學士茅屋》 解釋: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一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明)于謙《觀書》 解釋:書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無論清晨傍晚還是憂愁快樂總有它的陪伴。 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宋)陳師道《絕句·書當快意讀易盡》 解釋:讀到稱心滿意的書很容易就讀完了,想與意氣相投的朋友見面卻久盼不來。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宋)王禹偁《清明》 解釋:昨天從鄰家討來新燃的火種,破曉時就在窗前點燈,坐下來潛心讀書。 濫交朋友,不如終日讀書。——《圍爐夜話》 解釋:隨便交朋友,倒不如整天閉門讀書。 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增廣賢文》 解釋想文采出眾,一字千金,就得在讀書時下一番苦功夫。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宋)趙恒《勸學詩》 解釋:想要生活安定,不需要建造高大堂皇的房子,書中就有黃金打造的房子。 讀書不下苦功,妄想顯榮,豈有此理?——《圍爐夜話》 解釋:讀書若沒有下功夫苦讀,卻非分地想要顯達榮耀,天下哪里有這種道理呢? 一時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了凡四訓》 解釋:用嘴來勸人,只在一時,以書來勸人,可以流傳百世。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魏晉)左思 自己二十歲就擅長寫文章,博覽群書,才能卓異。 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宋)謝逸 解釋:讀盡了詩書,你毫無腐儒的酸氣;投筆從戎,躍馬在西北邊關。 讀書好處心先覺,立雪深時道已傳。——《圍爐夜話》 解釋:如果讀懂書的要義,精神就會首先領悟;如果像宋人楊時那樣做到程門立雪,尊敬師長,治世之道即可以廣傳天下。 知足之心,可用之以處境,不可用之以讀書。——《圍爐夜話》 解釋:易于滿足之心,可以用在適應環(huán)境上,不可用在讀書求知上。 讀未見書,如得良友;見已讀書,如逢故人。——《格言聯(lián)璧》 解釋:閱讀未見過的書,如結識好朋友,情意和洽;重讀已看過的書,如老朋友相晤,敘舊聯(lián)誼。 案上不可多書,心中不可少書。——《格言聯(lián)璧》 解釋:書桌上不能有太多的書,心中則不能少書。 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格言聯(lián)璧》 解釋:古今來世代顯貴家族,無不因積德造就;天地之間第一等好人品,還是由讀書培養(yǎng)。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唐)劉昚虛《闕題》 解釋:閑靜的荊門面對蜿蜒的山路,讀書堂掩藏在茂密的柳樹林中。 讀書如吃飯,善吃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隨園詩話》 解釋:讀書就像吃飯一樣,善于吃飯的人精神飽滿,不善于吃飯的人會生出病癥腫瘤。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宋)陸游《讀書》 解釋:燈下讀書,眼神已不比從前,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zhí)煳疵鳌?/h2>——(唐)白居易《舟中讀元九詩》 解釋:拿著你的詩卷在燈前看,詩讀完了燈也快滅了而天還沒有亮。 我閉南樓看道書,幽簾清寂在仙居。——(唐)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解釋:我獨自一人在南樓讀道書,幽靜清閑仿佛在神仙的居所。 書史足自悅,安用勤與劬。——(唐)柳宗元《讀書》 解釋:閱讀史書足以使自己快樂,何必為追求名利而勞碌?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宋)趙恒《勸學詩》 解釋:想要讓家庭富裕不需要買肥沃的土地,讀書就可以獲得許多稻米。 觀書散遺帙,探古窮至妙。——(唐)李白《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 解釋:翻看前人的殘卷遺篇,探討古賢的著述窮極奧妙。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劉過《書院》 解釋:就算書的種類繁多,只要努力終究會有熟讀、理解的那一天。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唐)杜甫《柏學士茅屋》 解釋:但他仍象漢代文學家東方朔一樣的刻苦讀書,雖然他年少,但已學業(yè)有成。 高齋曉開卷,獨共圣人語。——(唐)皮日休《讀書》 解釋:在環(huán)境優(yōu)美安靜的書齋緩緩打開書卷,徜徉書海與圣賢心靈對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