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紅星歌》是電影《閃閃的紅星》的片頭曲,通過這部劇,我們認識了少年英雄潘冬子,同樣也認識了他的扮演者祝新運。

01 祝新運出生于1962年,他的家庭位于首都,父親是一名教師。出生于書香世家的祝新運在很小的時候,周身就有一種特殊的氣質。 在他很小的時候,他周圍的人就都在想,這個孩子小小年紀學習成績就這么好,以后可能會考上大學,然后子承父業(yè)教書育人,為祖國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在祝新運的心中,他非常崇拜他的爸爸,對于在講臺之上的教師也是充滿尊敬仰,因此他也想走父親的道路。那一年,八一電影制片廠正在為電影《閃閃的紅星》選角,負責這部劇的導演是一個非常嚴謹?shù)娜?,對于電影之中的每一個演員他都會嚴格要求。當時,導演已經將大部分的配角都選好了,但是對于主角潘冬子,導演始終沒有遇到合適的演員,為此,他的心中很是焦慮。 恰逢這時,他聽說祝新運所在的學校要進行文藝演出,帶著碰一碰運氣的想法他去了。在這個大導演的眼中,臺上那些孩子的演出方法非常稚嫩,正當他快要堅持不下去之時,祝新運上臺了,看過祝新運的表演之后,導演眼前一亮。 等到祝新運演出結束之后,他的去后臺找到祝新運,之后再輾轉找到他的父母,經過協(xié)商之后,讓祝新運進入《閃閃的紅星》劇組。為了讓他專心拍攝作品,父母為祝新運請了為期10個月的假期。 或許是天賦秉異,即使是之前從沒有接觸過演繹行業(yè),在導演的指導下,祝新運也將潘冬子的聰明伶俐,嫉惡如仇刻畫的入木三分。 電影播出之后,外界一致好評,潘冬子的扮演者祝新運也受到大眾的稱贊。祝新運的父母看到他在劇中的表現(xiàn)之后,也看到了孩子身上的表演天賦,因此父母便支持他走向表演的道路。021974年,在父母的默許以及自己的努力下,祝新運進入了八一電影制片廠演員劇團,成為了團中最小的兒童之一。1980年,祝新運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大學畢業(yè)之后,他再次回到八一電影制片廠工作。小時候的演繹經歷給了祝新運較高的起點,但成也潘冬子敗也潘冬子。 一次祝新運在乘火車外出演出之時,群眾有人認出了他,于是大喊:潘冬子,這是潘冬子。火車站的人們聽到之后,將他圍得水泄不通,直接導致那天的火車晚點4個多小時。但也正是由于潘冬子給人們留下的印象太過深刻,人們每每看到他扮演別的角色之時,總是很難代入,因此,他的演繹事業(yè)走的并不順利。1986年,他拍攝《顫動的金翅膀》重新進入人們的視線。1987年之后,他先后拍攝《閃電行動》《黑臉女婿》等多部影視劇,但都是反響平平,始終沒有之前的高度。 由于名氣不大,有一段時間,祝新運甚至是處于無戲可拍的狀態(tài)之中,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當時的祝新運屬于是“過氣”演員了。初時,祝新運的心中非常沮喪,一路順風順水的他第一次遭遇滑鐵盧,很是傷心。 他重新審視自己拍攝的影視作品,以及人們的評論,發(fā)現(xiàn)自己可能不是太適合演員這一條道路,但若要讓他放棄,則意味著十幾年的努力就白費了。 聰明的祝新運很快想通了,演員是幕前,但自己可以轉戰(zhàn)幕后啊。多年的學習經驗與舞臺經驗,只要肯努力,我一定能夠在幕后站穩(wěn)腳跟,當時的祝新運是這樣想的。 03轉業(yè)之后的祝新運又成了那個學校之中勤勤懇懇學習的人。由于之前從事的是演員工作,雖然也會看到幕后人員的工作,但并沒有太上心。從事幕后工作,對于當時的祝新運來說,是一個大挑戰(zhàn),但尚且年輕的祝新運并不畏懼這個挑戰(zhàn),反而是迎難而上,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他成功轉型,并且成為了八一電影制片廠劇團的團長。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這轉業(yè)奮斗期間,祝新運雖然很辛苦,但卻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女。當時,祝新運正處于人生的低谷之中,無心戀愛的他遇到了張亞玲。人們常說,若是遇到對的人,便沒有時間對錯之分。雖然無心戀愛,但祝新運對張亞玲的印象很好。身處同一個劇團之中,二人之間經常會有接觸,日久天長,祝新運漸漸的愛上這個溫婉的女子。但張亞玲比祝新運大三歲,并且還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當祝新運向她表白之時,她并不敢接受。 在她看來,“姐弟戀”是非常不靠譜的,相比較祝新運來說,自己身上有太多的劣勢。但祝新運卻認定了張亞玲是即將與自己共度一生的人。后來在祝新運堅持不懈的追求之下,二人在一起了。1990年,祝新運與張亞玲在北京低調結婚,婚后,二人共同孕育有一個女兒。結婚之后祝新運偶爾也會參與拍攝影視作品,不過與之前不同的是,他已經不太糾結于是主角還是配角了。 今年,祝新運已經58歲了,已過天命之年的他已經隱居幕后很多年了。 如同普通的老人一樣,他也會為工作和生活忙碌,但在閑暇之余會與妻子一起外出旅游,滿足而愜意。現(xiàn)在的他的幸福度不比任何一個人低,仔細回想人生,年輕時候的“過氣”恰恰成就了他晚年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