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忘卻的美好記憶 我喜歡書,喜歡讀書,也喜歡與讀書的人為伍。 小時候,每當發(fā)下課本,我總是打開課本,把頭埋進書里,深深吸一口濃濃的墨香,那叫一個過癮,如久旱逢甘霖。 七八十年代的農(nóng)村,物質(zhì)匱乏,書更是稀缺得不得了。那個時候,對于小孩子逢大集的時候吃上一個肉包子或者肉盒子,可是天大的享受。 肉包子極具誘惑力和殺傷力,對于我而言,肉包子一旦遇到小人書,也只能甘拜下風(fēng)。 看小人書之前,我把手要在衣服上擦好幾遍,然后小心翼翼地、輕輕地一頁一頁翻看。一本小人書,不知要看多少遍。 看過多遍以后,再和小伙伴交換,你看我的,我看你的。遇到邋遢的伙伴,還要多遍地囑咐:不要損壞了,不要損壞了,不要損壞了。 那時的小人書大多是黑白的。第一次讀彩色的小人書,清晰記得書名是《小蝌蚪找媽媽》,是表姐在西鄰居家借的。 一本小人書,讓我在我姨家多住了好些天。還老纏著表姐,給我再去借。那個暑假過得飛快。 記得小學(xué)五年級時,在同學(xué)那里借到一本小說《呼楊合兵》,磚頭厚的長篇小說,我用了整整兩個晚上讀完了。 趴在土炕頭上的被窩里,如饑似渴地讀,如豆的煤油燈光在靜謐的寒夜里搖曳,蛐蛐在灶膛外的柴草里默默吟唱。 挑開燈花后的煤油燈,會明亮很多,燈花一次又一次地被挑掉,一次又一次地生成。 讀書書的時光,是愉悅的,也是短暫的。 愉悅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二天早上,煤油燈油煙熏得鼻孔都是黑的。 中學(xué)時期,吃住在校,我吃飯基本上在學(xué)校的報欄旁邊,一邊啃著饅頭,一邊讀著報紙,一字一句地讀,廣告也不例外。 讀初中時,我是語文課代表,語文老師楊老師讓我們積累名詞名句。 楊老師的一本厚厚積累本,我要抄到到黑板上,讓同學(xué)們抄。 課下,我再抄到我的積累本上。 兩遍的抄寫,名詞名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不動筆墨不讀書,看書必寫摘抄、寫讀后感。 學(xué)生時期,我還有寫日記的習(xí)慣。 一名理科生具有文科生羨慕的文筆,這或許就是其中的原因吧! 出色的文筆,不僅可以換得艷羨眼神,還有可能抱得美人歸。與妻子戀愛時的情書,現(xiàn)在我還珍藏著。 8年的書來信往,幾百封書信足可以整理出一本愛情小說。 書信,是一種美好的、回不去的記憶,彌足珍貴。 不如書卷好。 喜歡讀書,也喜歡讀書的朋友。 與有書卷氣的人,自然而然,有一種親近的感覺,似曾相識,故舊一般。 張愛玲說:你現(xiàn)在的氣質(zhì)里,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 深以為然! 2021年4月23日(讀書日)夜,饑腸轆轆寫于翰林學(xué)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