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 距2020年高考還有218天【教育感悟】 熊孩子是怎樣煉成的? 1、陪伴缺失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學習成績是學習習慣、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知識基礎等多方面綜合影響的結果!小學三四年級是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期!小學、初中不重視孩子的學習,高中管理的難度就很大!如果把小學階段比喻為小麥生長的麥苗返青期,初中就是拔節(jié)抽穗期,高中就是揚花灌漿期! 孩子的小學初中階段,家長陪伴缺失, 極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小歡喜》中季勝利和劉靜夫婦由于工作關系,小學初中沒有陪在孩子身邊,造成上高中的季楊楊極度叛逆。后來,好在爸爸季勝利傾心付出和媽媽劉靜癌癥的苦情感化下,季楊楊浪子回頭,終成正果! 2、過度溺愛 沒原則的寵、沒底線的愛,會造成孩子極度自我,不懂感恩! 尤其是獨生子女,孩子小的時候,要月亮,不給星星!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爸爸媽媽,眾星捧月,輪番恩寵!促使了孩子霸道、自私、不懂感恩的性格形成!獨生子女,成了一個空前絕后的奇怪人類亞種! 3、重言傳,輕身教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苦難和貧窮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教育資源!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不知生活艱辛!物質(zhì)條件超前,精神滋養(yǎng)滯后,使大部分孩子只知索取,不懂回報! 好多家長擅長責備、批評、怒罵!用“愛的名義”綁架,以“為你好”的借口說教。孩子讀書,自己玩手機!孩子做作業(yè),自己看電視!自己不讀書,卻讓孩子多學習!這樣的家庭教育后果可想而知! 【生活感悟】 人至中年,什么是成功? 一天比一天慈悲,一天比一天釋然,一天比一天放下,唯此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