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 1.認識“依、盡、欲、窮、層”5個生字,會寫“依、盡、黃、層”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3.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中描述的畫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壯麗。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中描述的畫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壯麗。 第一課時 一、導入詩題。 1.今天,林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小伙伴,它叫什么名字呢?請看大屏幕! 生:“鸛雀”。 師:同學們發(fā)現(xiàn)“鸛雀”這兩個漢字的秘密了嗎? 生:“鸛雀”是鳥類,所以帶有“鳥”字邊和“隹”字旁。 2.是的,鸛雀是黃河灘上常見的一種鳥,黃河岸邊的永濟縣有一座樓,就是因為常有鸛雀飛來,因此這座樓叫“鸛雀樓”。 3.今天我們要一起去看“鸛雀樓”,現(xiàn)在這座樓可有名氣啦,那是因為詩人王之渙登上了鸛雀樓,寫下了一首名揚四海的詩——《登鸛雀樓》。 二、初讀正確。 1.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讓這座樓世界聞名的詩是什么樣的呢?很想讀了吧,那就趕緊開始讀吧。直到自己會讀通順再停下來。 2. 指名讀。 3.師根據(jù)孩子讀的畫出節(jié)奏線。 三、再讀理解。 1.一天傍晚,詩人登上鸛雀樓,一幅美景展現(xiàn)在他眼前,他看到了什么?請你用圓圈圈出來。 生:詩人看到了白日、山、黃河、海。 2.對,同學們請看文中插圖,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夕陽快要落山了,海水那么藍,一切看起來是那么美。 3.是啊,多么美妙的畫面,王之渙用十個字就能表達出來。讀讀看哪十個字? 生: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師:十個字就把白日黃河,一山一海勾畫出來,真不愧是好詩。腦海中想著畫面再讀讀這兩句呢?指名學生朗讀詩句 師:“依”,是個生字,怎么記? 生:“依”是左右結(jié)構(gòu),我用加一加的辦法來記,單人旁加“衣服”的“衣”就是“依靠”的“依”。 師:你不僅能用加一加的辦法記住“依”字,還用了“依靠”這個組詞語的辦法記住“依”的意思真了不起!“依”這個字原來就是衣服里面包裹著寶寶,(出示字源圖)后來演變成這樣的左右結(jié)構(gòu),“依”字表示依靠的意思。請同學們看老師畫太陽依靠著大山,慢慢地就要下山了。 3.太陽落到山那邊去了,山那邊的景色怎么樣呢?黃河流入大海了,大海又是怎樣的景象呢?詩人多么想看得更遠,看到更多的美景啊。他該怎么辦呢?王之渙急啊,你能給他出出主意嗎? 生:詩人啊,你想要看得遠,就要再爬上一層樓。 生:詩人啊,你想要看得遠,就要再爬得再高些。 師:詩人是這樣想得嗎?讀讀看。詩人的辦法是什么? 生:更上一層樓。 師:這里的一層樓說的就是剛才同學說的再爬一層樓這樣對嗎? 生:不是就一層,就是要爬得更高一些。 師:對,古人就用“一”這個數(shù)字來泛指很多層。 4.情境引讀:你看,王之渙想要看到更遠更美的景色,他就要努力地再上一層樓,這就是…… 生: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我們使勁兒登上母子塔最高層,看到鼓浪嶼上的鄭成功石像,還看到浩瀚無邊的大海,可真美,這就是…… 生: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我們學習努力,一天進步一點點,為了取得更好地成績,老師總是這樣鼓勵我們…… 生: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四、三讀出情。 1.四句話,二十個字,描繪了一幅美景,告訴一個道理。難怪這首詩這么有名,讓我們閉上眼睛,美美地回憶背誦一下這首詩吧。 2.“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鼻Ч琶洌Ч琶?,千古名樓永留我們心中。 五、檢查生字學習,指導寫字。 1、名詩中有很多生字,你還記得嗎?看林老師的生字卡,如果記得,就請點點頭,如果不記得趕緊找書拼讀一下。 2、出示生字詞,指名學生交流書寫要點。 3、師范寫 4、生練寫 板書: 登鸛雀樓 欲窮千里目 看得遠 更上一層樓 登得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