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我胃病總是反反復復,為什么用附子理中丸會上火呢,在中醫(yī)上講,胃病的根源在于胃,但與脾臟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胃氣阻滯,胃絡瘀阻,從而導致脾氣不通,脾主運化,脾氣受損,則不能助胃部的正常運化,造成胃氣不足,從而導致疾病的發(fā)生,胃病也有虛實之分,如果你是虛癥的話可以用附子理中丸,如果是實證的話可以參考參苓白術丸。 那如果我虛實都有怎么辦? 既有氣血不足,又有痰濕腹脹,又是上火,又是胃寒的,那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既可以溫脾胃之寒氣,又可散脾胃之火氣的方子,二陳丸。 二陳丸是由陳皮、半夏、茯苓、甘草四味中藥組成。 我們先來介紹一下第一味藥材,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陳皮,記得小時候特別愛吃陳皮糖,每天都要去小賣部買一包吃,酸酸的味道,特別開胃。當然它也是一味很神奇的中藥,陳皮味辛、苦,性溫,具有健脾理胃,燥濕化痰等功效,用陳皮入藥,可行胃中之氣。在臨床上還可用于治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多痰等患者使用。
第二味藥材半夏,聽著名字很有詩意,在中藥材里是一味很常見的中藥,半夏味辛,性溫,入脾、胃、肺經(jīng),具有溫胃、散結、化痰的功效。入胃經(jīng),屬溫藥,可溫暖脾胃之寒。在臨床上還可用于治療咳嗽痰多、嘔吐反胃、頭暈眩暈、等患者的使用。
我們再來看這第三味中藥,茯苓,在生活中有茯苓膏、茯苓餅,同樣它也是一味中藥材。味甘、淡、性平,入心、肺、脾、胃經(jīng)。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
最后一味藥材甘草,還記得小時候只要一咳嗽就有痰,吃的一些藥里都會見到甘草片的身影,對止咳化痰有著不錯的效果,但它同樣也是一味健脾胃的良藥,味甘,性平,入心、肺、脾、胃經(jīng)。具有補脾益胃、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甘草入肺、胃經(jīng)不止可以祛痰止咳,還能健脾理胃。在臨床上多用于治療脾胃虛弱,痰多咳嗽,膿腫瘡毒等患者使用。
最后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總結,細心的小伙伴就會發(fā)現(xiàn)了,四味藥材均入脾經(jīng)、胃經(jīng),都屬溫藥,陳皮入藥可開胃,行氣,半夏可溫胃健脾,茯苓可散脾胃之寒氣,甘草可解胃熱,四味藥材結合在一起,均可溫胃健脾。最后在這里提醒大家平時一定要合理的飲食,養(yǎng)護好脾胃,給自己一個健康的身體。如果你身邊有這類人群,可以收藏起來,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在下邊留言或私信我都可以。 |
|
來自: tnj660630 > 《中醫(yī)、西醫(yī)診斷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