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天學習傅青主治療胎位異常的“轉天湯”。 “轉天湯”簡介 【組成】人參60克,當歸60克(酒洗),川芎30克,川牛膝9克,升麻1.5克,附子0.3克(制) 【用法】水煎,每日1劑,分2次溫服。 【功用】補氣養(yǎng)血,理氣催生。 【主治】分娩時胎兒先露手或腳而難產,產婦面色蒼白,氣短乏力,舌淡苔薄白,脈細弱無力。 【加減】如下血過多,面色蒼白者,加阿膠(烊化)、艾炭以止血養(yǎng)陰;氣短者,加黃芪補氣;心悸者,加五味子以安神定悸。 分 析 轉天湯,方以人參大補元氣,當歸養(yǎng)血活血,川芎補血行氣,升麻、牛膝一升一降,有利于胎兒在胞內轉逆為順,附子促氣血迅達十二經以催生。 腳手先下難產是指橫產位或足產位難產。其原因可由于骨盆狹窄,經產婦與早產,羊水過多,或子宮收縮無力等。 傅青主認為產婦氣血虧虛,胎弱無力,欲轉頭向下而不能,故見腳手先下。 胎位異常難產應在產前做預防性處理,如于妊娠30周后仍為異常胎先露,則可用以下方法進行矯正:膝胸臥位,激光照或艾條灸至陰穴或行外倒轉術。 臨產時應根據(jù)產婦年齡、胎產次、骨盆大小、胎兒大小、胎兒是否存活、先露類型以及有無合并癥進行綜合考慮以決定分娩方式,如軟產道異常有礙陰道分娩者應剖宮產。 “轉天湯”的今用 除枕前位為正常胎位外,其余均為異常胎位。胎位異常是造成難產的因素之一。 異常胎位有臀位、橫位、持續(xù)性枕橫位、枕后位、顏面位、額先露、前囟先露及復合先露等,其中以臀位及橫位多見。 本病屬中醫(yī)“難產”的范疇,又稱“產難”。 其病理特點和肝脾腎關系密切,肝郁不達,氣滯橫逆,胎氣不能通降,脾虛不能運化精微,氣阻中焦,胎氣失和,而出現(xiàn)橫位,如妊娠沖任損傷,胎氣失和而多見臀位。 本方適用于氣血虧虛型難產。 轉天湯加減:人參20克,當歸40克,川芎15克,川牛膝9克,升麻1.5克,附子0.3克。 氣虛較甚者,人參必用30克;氣虛輕者,可酌減人參用量或以黨參代之;無氣虛者,亦可減去人參;若血虛明顯者,加麥冬30克,熟地15克; 若體壯腹壁緊,因氣機不利引起者,加荊芥、川貝各3克,羌活、甘草各1.5克,生姜3片; 腎虛者,合壽胎丸;胎熱者,加黃芩12克;脾虛者,加白術6克,氣滯者,加砂仁3克。 (1)根據(jù)《山東中醫(yī)雜志》,1987,(5):27,龐保珍等報道:應用本方治療胎位異常94例,其中臀位85例,橫位9例,結果治愈84例,無效10例。 處方:人參3~30克,當歸15~60克,川芎15克,牛膝9克,升麻1.2克,附子0.3克。 水煎服,每日1劑,連用2劑為1個療程。2劑服完后復查胎位,如胎位尚未轉正,可繼續(xù)再服1個療程。 (2)根據(jù)《新中醫(yī)》,1995,(11):17,陳佩明報道:應用加減轉天湯矯正胎位不正20例,全部治愈。 處方:人參、當歸各6克,川芎、升麻各3克,牛膝10克,菟絲子10克。每日1劑,濃煎分2次服,7劑為1個療程。 【方歌】 轉天湯用當歸參,升麻附子牛膝芎, 氣血雙補能轉胎,橫生倒產服之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