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一個中醫(yī)前輩,教我一個“手抖”的訣竅,6塊成本,開始我嗤之以鼻,后來我佩服的五體投地! 28年前,我實習結束,剛進醫(yī)院,我發(fā)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 科室里的一個老前輩,73歲,凡是遇到手抖的病人,他就不給人家開方子,而是在整個看病期間,親自去熬藥。 意思就是說,不管是病人,還是其他人,都不知道他用的什么藥。 說實話,他這種行徑,我看不上,因為我覺得,如果每一個中醫(yī),都像他這樣,對一些獨門經驗進行保密,那么等他離世之后,這個病就治不了了,時間一長,中醫(yī)只能衰亡。 剛畢業(yè)的我,心里面是很想重振中醫(yī)的輝煌的,所以我就想,不管是付出多大的代價,我都要得到這個方,造福天下所有的手抖病人。 但是我不管用啥辦法,比如土特產、老物件、煙、酒、茶、畫,這個前輩就是不告訴我。 你越是不告訴我,我就越是要得到,我還不信了,然后用半個月的時間觀察,發(fā)現這個前輩,他喜歡每天忙完之后,跟病房里的病人,下幾盤棋。 找到突破口的我,就問朋友借了點錢,買了3本棋譜,每天晚上照著琢磨,第二天就找前輩切磋。 一來二去,我們就熟了,但是我也從來不提方子的事兒,3年過去了,前輩因為年紀大了,不得不回家養(yǎng)老了。 臨走之前,他叫我過去,說,“這3年來,你陪我下棋,幫我干活,有啥好吃的都會給我一些,我知道你小子是為了那個手抖的方,不過你知道我為啥要保密嗎?” 我搖頭,他說,“好方不入土的道理咱懂,但是法不輕傳,如果你是一個心術不正的人,我交給你之后,那才真的是上愧百姓,下愧中醫(yī),不過這段時間的觀察,你值得托付,但是,你必須答應一個要求,不然我寧可帶進土里,也不給你”。 我說,“別說一個,一百個我都答應”。 他說,“永遠不許漲價”。 至于這個方的應用,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當年親家母偶然間找到我看病。 她的問題是手抖,8年時間了,在看病過程中,熟絡之后,她把她女兒,說給了我的兒子認識。 下面說說這個方子: 生麥芽、枳實、法半夏、川楝子、陳皮、茯苓、何首烏、當歸、鉤藤、紅花、全蝎。 這個手抖,是有風邪的結果,那么風邪,是從哪里來的? 肝郁氣滯,就容易肝氣失常,肝木不穩(wěn),它就擺動,它就生風,日子久了,這股風難免化火,其結果,就是生了痰熱之邪,痰熱又會生風,引氣手抖。 從這里就能看的出來,手要想不抖,這5個步驟,缺一不可: 1、 清痰熱 竹茹、法半夏、陳皮、茯苓,是清痰熱最基本的方,沒啥好說的。 2、 疏肝——生麥芽 之所以要疏肝,是因為痰熱產生的根源,就是肝郁化火。 但問題是,既然是疏肝,為啥要用生麥芽,而不是柴胡? 因為相較于柴胡,它們都能疏肝,但是生麥芽既不用擔心使胃氣上逆,同時還能顧護中焦脾胃,一箭雙雕。 但是,它的量比較大,會用到3兩。 3、 滋補肝腎陰血——何首烏、當歸、川楝子 因為肝郁化火的背后,往往有肝腎陰虛的問題在,所以要滋補肝腎陰血。 這里主要說一下川楝子,它不僅疏肝泄熱,還去小腸膀胱之濕熱,引心包之火下行,由此氣行血行,通則不痛,恢復肝的疏泄之功。 另外,有它在,甘寒滋陰養(yǎng)血藥,就掀不起苦燥傷陰的風浪。 不過,用量比較少。 4、 活血通絡——紅花、全蝎 如果不活血通絡,把身體經脈的通暢之性打開,痰熱是清理不干凈的。 5、 熄風——鉤藤 它是治標的,也沒啥好說的。 最后我想說,很多病人,長途跋涉的過來求醫(yī),坐上10小時的火車,然后排上3小時的隊,結果只看了5分鐘,這完全沒有必要。 我是1994年畢業(yè)于中醫(yī)藥大學的,現在是三甲醫(yī)院中醫(yī)科的一個主治醫(yī)師。 只要你家里有網絡,不用排隊,也不用坐車,把問題告訴我,讓你足不出戶就能收到三甲中醫(yī)院的診療服務,省錢省事又省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