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生 路不寬,卻掣肘相俟,起承轉(zhuǎn)合,疏密有致;屋不高敞,卻市聲鼎沸,人語相聞。窄窄的街面,泛著燈光、淡淡的煙火氣,有著迷人的樸素與繁華。 不論身處大城,還是在小地方,我們都可能與一條窄街迎面相遇,或繁華,或安靜,或繁華與安靜各占一半,就像一個人性格的兩面。 窄街,聚人氣,透露一個地方的本性與率真、氣質(zhì)和風情。 如果說寬闊大馬路是一座城市向外的路徑,那么,窄街是這個地方的內(nèi)里與家常,沉淀的是人文底蘊。去陌生的城市,我喜歡到那些說不出名字的窄街走走,在不緊不慢、靜中有動的街道上,感受一座城市的魅力。 我去一座大城,逛接地氣的熱鬧夜市,幾條縱橫的小街,交錯在一個老舊住宅區(qū)中。夜幕降臨,狹窄的道路兩旁搭起許多小攤位,整條街上回蕩著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和還價聲。從街道兩旁略顯陳舊的居民樓中多少能看出一些歲月的痕跡、市井特有的氣息,雜亂而不失秩序。 行走窄街,猶如觀摩一場露天老電影。澳門的石板街路面和小碎花崗巖人行道泛著幽幽光澤,讓人想起舊年光景。小巷窄到只有單向車道,越往山上走,視野逐漸開闊。20年前,我第一次到澳門,夜晚走在燈火通明的彎曲窄街,刻意放慢腳步,打量這富有人情味和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 那些令人垂涎的特色美食,常隱逸在窄街深巷的某處路邊,毫不起眼。幾年前,我所在的城里,麻辣燙是流行的民間美食。十幾家小館子扎堆在一條窄街上,小餐桌就靠在路邊。每天有眾多的食客跑來打卡,從上午11點到次日1點,絡(luò)繹不絕。有家小館的蛋炒飯很有特色,老板揮舞兩把鍋鏟,將新鮮的蛋和蝦仁、筍丁下鍋翻炒后,不一會兒,一盤香味四溢的蛋炒飯端到你的面前——這條狹窄街巷,成了本地人的深夜食堂??上В@條窄街后來被拆了。 一位詩人說,窄街上留有行吟詩人的足跡,這里是市井生活的一部分,民間文化在此匯聚與表達,演繹著溫情,倘若這些不復(fù)存在,傳統(tǒng)公共空間也就若有所失。 河街并行,人家盡枕河。我訪西塘古鎮(zhèn),它古雅靜謐,水聲讓心的浮躁得以平和。循著那一條水邊的街道,瓦棚廊沿,人在雨天也不至于淋濕衣衫,臨河吊腳樓的燈影倒映在水面,影影綽綽,窄街陌巷,光影印記,歲月靜好。 水街若夢,天街有境。泰山天街,南天門向東到碧霞祠一段街道,商鋪林立,亦市亦街,形成了特有的風俗。1961年,翻譯家李健吾登泰山留宿天街,記下了當時的客房情形,“地方寬敞的擺著茶幾,地方窄小的只有炕幾,后墻緊貼著崢嶸的山石,前臉正對著萬丈深淵”。 皖南齊云山也有一條神奇的天上街市——月華天街,新安江上游的橫江流經(jīng)山下,一年四季迷蒙水汽、形成云霧,徽派建筑的粉壁、黛瓦、馬頭墻隱約在云海之中。 岫巖生白云,窄街出繁華。天青色里,我想在中國那幾條出名的狹街等那些心靈相通的朋友。 蘇州七里山塘,小橋流水,街窄蜿蜒。我想在那古石橋邊倚棹等候,看岸上那些古色古香的店招在楊柳風中飄搖,聽小樓臨街窗口,兩個姑蘇女子的吳儂軟語,驚是遇見《浮生六記》里的蕓娘。 重慶磁器口,適宜約人喝酒。街巷兩旁大多是明清風格的建筑,店鋪林立。一條石板窄街,伸展、聯(lián)結(jié),承受幾多滄桑。一位家住山城的友人對我說,你若溯流而上,我請你到三峽喝酒。我對友人說,還是去磁器口吧,那地方窄街緊湊,煙火味濃郁。 窄街有靜美,亦有大美,路不寬,卻貫通遠近,看得見繁華,望得見樸實,最重要的是氤氳著一個地方的盈盈人氣。 人生的許多美好故事,在窄街相逢,又在一個不太寬闊的街道別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