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安史之亂后,張繼途經(jīng)寒山寺時寫下一首千古名詩《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該詩通過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精確而細(xì)膩地描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是寫愁的代表作?!稐鳂蛞共础芬饩澄溃齺砗髞淼臒o數(shù)文人墨客的效仿與重新結(jié)構(gòu)。 十三首有關(guān)楓橋的詩,與張繼的《楓橋夜泊》相比,你更喜歡哪一首?
楓橋 唐-張祜 長洲苑外草蕭蕭,卻算游城歲月遙。 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疏雨過楓橋。
過楓橋寺示遷老 宋-孫覿 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 烏啼月落橋西寺,攲枕猶聞半夜鐘。
楓橋寒山寺 宋-周弼 江楓吟詠工,幽寺冷遺蹤。 不改前朝路,猶聞半夜鐘。 地涼汀月皎,村迥水煙濃。 試問誰曾見,憔應(yīng)獨有松。
楓橋 明-王彥泓 鐘響來孤艇,漁歌入短垣。 山光雜湖影,搖蕩畫闌干。
楓橋夜泊 明-孫華 畫船夜泊寒山寺,不信江楓有客愁。 二八蛾眉雙鳳吹,滿天明月按《涼州》。
楓橋 宋-胡珵 朝辭海涌千人古,暮宿楓橋半夜鐘。 明日館娃宮里去,洞庭呼起一帆風(fēng)。
泊楓橋 明-史鑒 千古楓橋尚有名,孤舟來泊最關(guān)情。 江村漁火愁仍對,山寺疏鐘夜不鳴。 兩岸帆檣春水上,萬年樓閣月華明。 夢回試向篷窗聽,無復(fù)烏啼繞樹聲。
舟夜翻張員外楓橋夜泊詩得姑韻 清-毛奇齡 落月寒楓外,江城啼夜烏。 霜鐘天半寺,愁客對山姑。
楓橋 清-彭孫貽 秋風(fēng)江上送離居,正及江楓未落時。 為問寒山一片石,何人過此更題詩。
楓橋夜泊 清-李符清 又復(fù)匆匆賦遠(yuǎn)征,烏啼霜月若為情。 寺鐘漁火楓橋泊,已是思家第一程。
楓橋夜泊 清-楊岳斌 日暮微風(fēng)起,菰蒲葉有聲。 晚煙橫古渡,皓月滿荒城。 漁火前村暗,疏鐘遠(yuǎn)寺鳴。 篷窗鐙獨伴,孤客不勝情。
霜天曉角-楓橋夜泊 近現(xiàn)代-鄭文焯 風(fēng)鐙亂葉。蛩響和愁疊。 直道千山飛雨,開簾見,滿江月。 空澈。帆影絕。荻灣秋載雪。 鷗外一星漁火,紅不到、畫闌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