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算是一種慢性病,在現在的大環(huán)境下,醫(yī)療逐利,各種醫(yī)療機構和制藥廠的營銷下,高血壓竟被改造成了不治之癥,患者深深陷入降壓藥的沼澤。在這里,我得明確的告訴大家,高血壓可以根治。 其實說來,降壓藥研制初衷就是為了治療高血壓,但卻逐漸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迷失了本心。這種事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大勢所趨,所以才更讓我覺得痛心疾首,讓我覺得中醫(yī)的如今的趨勢著實不應該。 我治療過很多高血壓患者,我挑個最典型的和大家講一講。去年時候,一位高血壓患者,已經有兩年之久,也有在一直吃降壓藥,患者覺得長此以往不是辦法,決定找中醫(yī)看看,幾經輾轉,來到我這里。 我仔細詢問、觀察過他的情況后,患者的癥狀和所有高血壓癥狀一樣,眩暈,甚至有時會惡心想吐,口干口苦,身困體乏,納差。舌診觀其舌淡苔白,脈沉弦。 我給她開方:生地、山藥、山萸、茯苓、澤瀉、丹皮、黃芪、葛根、天麻、鉤藤、牡蠣、鱉甲、雞內金、石決明 服用過一段時間后,復診患者說所有癥狀都有減輕,但是夜晚尿頻,我調整了劑量,加入芡實。一段時間后,患者沒來,打電話說,血壓沒有再升高,其余癥狀全消。 這位患者所有的癥狀全部指向脾腎虧虛,肝陽上亢。腎陰虧虛,水不涵木,肝陽上亢,所以血壓升高,有頭暈等不適之感;肝主疏泄,肝陽上亢,氣血上沖,涉及脾胃,所以患者惡心想吐。 陰液虧虛,所以口干, 肝陽亢盛,循經上逆于頭面,所以口苦;脾氣虧虛,氣血生化乏源,清陽不升,所以身困體乏;舌質淡苔白,脈沉弦都是陰虛陽亢之象。 所以我們要從補脾益腎、益氣養(yǎng)陰、平肝潛陽方面入手。方子中生地益腎養(yǎng)陰而生津,對于腎陰不足者,最為適宜。山藥補脾益氣、滋養(yǎng)腎陰,山茱萸養(yǎng)肝澀精,這三種藥,肝脾腎并補。 茯苓、澤瀉淡滲利濕,引邪下行;丹皮清泄肝火,并且壓制山茱萸的溫澀;黃芪健脾益氣;葛根升清陽,舒經脈,兩藥合用,降中寓升,潛中有疏,順其氣血沖和之性,也有平肝潛陽的效果。 天麻、鉤藤平肝陽,伍牡蠣、鱉甲、石決明重鎮(zhèn)之品,增加潛陽平肝的效用;雞內金健脾益胃,顧護后天。諸藥合用,滋水涵木,平肝潛陽,健脾益氣三管齊下。二診時,患者尿頻,故加入芡實,益腎固精。 說高血壓治不好,我第一個不同意,我無數次強調中醫(yī)的好,因為我切身體會過其中奧妙。 我不認為區(qū)區(qū)一個高血壓就讓醫(yī)生毫無辦法,讓降壓藥成為高血壓的主導,其中深意引人深思。還是那句話,沒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會治的醫(yī)生。不像永久性抑制妥協,一勞永逸才是最根本的。 |
|
來自: 忍思靜誠 > 《生活醫(y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