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的你》讀第一篇就看不懂,全新的意識狀態(tài)這一章讀了二天,第一天完全是一種無論怎么看都看不懂的狀態(tài),可明明是把很多禪宗的東西用大白話解釋的很清楚呀,可就是看不懂,第二天,我決定把重點勾出來,大聲讀出來,越讀越清晰越讀越輕松,也終于理解了這一章表達的中心思想。 全部的生命,又稱為全新的意識狀態(tài)。通常有三種日常狀態(tài),就是醒著、做夢、以及深睡無夢的狀態(tài)。這是人們?nèi)粘5娜N意識狀態(tài),文中說這三個意識并不能代表我們的一切,要跳出這三個狀態(tài)。就是古人所說的第四意識才是真正的醒覺,古人認為前三個意識狀態(tài),是無意識的昏迷。 可我認為前三種意識狀態(tài)是人的本能啊,第四種醒覺的狀態(tài)可以和前三種同時存在呀,為什么要跳出這三個狀態(tài)呢。 做夢或是深睡無夢可以理解為無意識的昏迷,而一般醒著的狀態(tài),比如說我在讀書、寫簡書、或者想其他的事,都不算是無意識的昏迷。我們所認知的這個世界上的種種,都離不開念頭,所看到的全部形相,叫做“念相”。 此時,我想到了佛中有一個詞叫“著相”,百度“著相”的解釋是:著相是一個佛教術(shù)語,意思是執(zhí)著于外相、虛相或個體意識而偏離了本質(zhì)?!跋唷敝改骋皇挛镌谖覀兡X中形成的認識,或稱概念。它可分為有形的(可見的)和無形的(也就是意識)。 有形的即是可見的,也是書中所說有意識的狀態(tài),它是通過神經(jīng)系統(tǒng)所轉(zhuǎn)出來的信息,本身也是無常的,是通過“因”得來的“果”,接下來環(huán)環(huán)相扣衍生出其他的因果,這些念相(形相)(著相)都是靠不住的,都會讓我們體會到人生的局限; 而無形的即是意識,即是文中說的第四意識狀態(tài)。而不論是古人還是佛經(jīng)中說的,這是一個永久的東西,是我們都在追求的意識,這個意識是個整體的意識,包括一切,不受時空的限制,它不光是永恒,還是無限大的。第四意識,也就是不生不死的永恒意識。也就是醒覺的意識。所以,與第四意識醒覺意識來比較,前三個形相意識就被稱為無意識的昏迷。 ![]() 寫到這里,想到平時經(jīng)常讀《金剛經(jīng)》《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中的一些句子: 1、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 3、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 4、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5、不取于相,如如不動。 6、應(yīng)如是生清凈心,不應(yīng)住色生心,不應(yīng)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 7、于一切法,應(yīng)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8、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9、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10、菩薩應(yīng)離一切相,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11、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栋闳舨_蜜多心經(jīng)》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說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佛經(jīng)說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身體所具有的生理器官,是由物質(zhì)組成的,是有相的,故為色根, 無”乃“空”之意。 無眼耳鼻舌身意的意思是:六根皆空, 換句話說:對世間現(xiàn)象我們都要認識到它是無的、是空的?!睂懙竭@里似乎有一剎那到了一種無為的、空的第四意識醒覺狀態(tài),不過很快又很快回到念相的情緒中。 再來理解書中說的第四意識,意思是不受到念頭限制,所以才是真正的醒覺。醒覺,也就是超越一般念頭所帶來的種種制約和局限。醒覺,不是否定前三個意識狀態(tài)。通過醒覺,前三個意識其實還存在。醒覺,只是超越頭腦。 ![]() 書中最后一段總結(jié)的挺好,現(xiàn)摘錄下來: 通過《全部的你》,我想強調(diào)的是,這第四個狀態(tài),也就是我們本來就有的意識。就像前面三個意識,不用學(xué),不用教,無須修,無須追求,這第四意識,醒覺的意識,也從來沒離開過我們的身邊。雖然,它確實是人類從古到今一直追求的境界,也只有少數(shù)人領(lǐng)悟到了,但它其實比任何人想象的更容易吸取。它本來就是我們本性的一部分,而且是主要的一部分。而且是主要的一部分。但是,因為過去設(shè)定所帶來的昏迷,我們把它省略,甚至忽略掉了。 第一篇全新的意識狀態(tài),總算是領(lǐng)悟到了一點點的思想,理解的比較淺薄。以后再翻回來看應(yīng)該又會有不一樣的體會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