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經(jīng)過時間的沉淀,事物的價值才能被人們認識”引起了一輪網(wǎng)上的討論。 01. 經(jīng)過時間的洗禮,價值投資確實能為投資者帶來不錯的回報 在投資領域,你認同這個觀點嗎?時間的沉淀確實可以帶來價值的最大化回報。巴菲特就是價值投資最忠實的信徒。有一篇研究報告整理了巴菲特的投資業(yè)績:在1977-2016年近40年間,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投資年化收益為17.6%,同期美國股市年回報為6.9%。經(jīng)過時間的洗禮,價值投資確實能為投資者帶來不錯的回報。 40年?投資周期的確有點長,需要堅持。 在沒有像股權(quán)投資5-8年的周期或者一些私募基金2-3年鎖定期下,因為一些認知偏差,很多投資者往往無法自己能堅持住太長的時間周期。所以,今天我們繼續(xù)來講行為經(jīng)濟學里的認知偏差問題。 02. 錨定效用、過度自信……哪個錯誤你犯過? 錨定效用是投資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的一種認知偏差。它指個人在做決定時過度依賴其被提供的初始信息,而使決策失效。這個偏差強調(diào)的是一個具體的量化價位,在投資中非常常見。比如,投資者在做投資的時候,常常受過去某個時點的股價和基金凈值影響,因為市場中股票的價值一般會呈現(xiàn)不明確性,當投資者缺乏其他信息時常常會拿歷史凈值和歷史業(yè)績來比較,通過錨定過去的價格來確定當前的價格。因此在投資中,常常會有投資者抱怨自己買錯了基金:“買之前看它漲的特別好,怎么自己一買就開始下跌了呢”?覺得一定是基金或市場的問題。從來不向內(nèi)反思,想想是不是自身認知的問題。 股票是有起有落上下波動的,沒有一只股票的走勢會一直呈現(xiàn)線性向上,所以也就沒有只漲不跌的基金。拿年初抱團股大回調(diào)來說,當時很多投資者可能有20%左右的回撤,于是就出現(xiàn)了各種抱怨,后悔自己沒有及早賣出,其實這就是投資心理學的“錨定效應”。這個時候應該怎么辦呢?不要著急割肉,要耐心等待時間的驗證。事實也證明,好的賽道和方向,在一波回調(diào)之后,又會繼續(xù)呈現(xiàn)震蕩向上的態(tài)勢,5月之后很多基金或股票又都漲回來了。 還有一種也是投資者容易無意識犯的認知偏差就是過度自信——莫名的相信自己的判斷,在做決策時過于感性。這種偏差容易在有一定經(jīng)驗的投資者中發(fā)生。這種過度自信的“專家病”分為三種,一種指自我認知超過能力邊界,第二種是自我歸因存在偏差,第三種是證實偏見。 第一種很好理解,一些“資深”股民基民常常有自己的投資邏輯,牛市時高估了股市的行情沒看清泡沫,就容易犯預測高估的錯誤。 第二種歸因偏見是指過度自信的投資者容易將偶然成功歸因于自己的能力,將失敗歸因于外界無法控制的因素。比如牛市的時候,因為選擇了不錯的賽道,賺到不少錢,部分投資者認為這是靠自己能力賺到的;而到了熊市,不是被套就是大量虧損,又往往會將失敗歸因于市場。其實投資應該順勢而為,不斷修正投資邏輯,接受市場和行業(yè)的變化帶來的新鮮知識,而不是一味沉靜在自己的投資邏輯和現(xiàn)有認知里。 第三種證實偏差指過于自信的投資者會過度估計已經(jīng)知曉的信息并且傾向于收集那些與自己觀點一致的信息,而忽視掉那些與自己觀點相左的信息。比如,買基金的時候,會將產(chǎn)品信息發(fā)給身邊做投資的朋友去做判斷,但其實別人的建議往往會在心中篩選一輪,跟自己一致的保留,不一致的弱化。這就是一種證實偏差。 現(xiàn)在你可以閉上眼睛30秒,想想在投資過程中是否出現(xiàn)過類似的認知偏差了? 認知偏差所導致的行為偏差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有意識的去加以控制和克服,這里推薦你嘗試查理芒格的清單法:把偏差的表現(xiàn)記錄下來,在做決策前加以排查,讓自己在投資行為中更加理性。 克服并摒棄認知偏差,在投資的長河里,經(jīng)得起時間的沉淀,剝絲抽繭,才能收獲時間的復利。 FC與投教團隊聯(lián)合出品 掃碼添加財富管家,馬上體驗投資陪護服務! 聲明: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中內(nèi)容僅供參考,不構(gòu)成買賣依據(jù),敬請讀者注意判斷。您有任何投資理財困惑,歡迎留言咨詢! |
|
來自: 新用戶41015886 > 《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