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琴醫(yī)生 主任醫(yī)師 博士生導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我們知道卵巢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提供卵子,排卵是月經周期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前面,我們了解了卵子從何而來?卵泡是如何發(fā)育形成的?那么,當卵泡發(fā)育成熟時,怎樣才能排卵呢?排卵的過程如何?了解這些后,對于怎樣提高自然受孕率,如何提高避孕成功率?都會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從青春期開始到絕經前,卵巢在形態(tài)和功能上發(fā)生周期性變化,稱為卵巢周期,卵泡的發(fā)育是形成卵巢周期的重要過程,而排卵是其中的一個最為重要的步驟。 排卵是一系列的排卵前后的過程,其主要變化如下: 排卵 排卵卵細胞和它周圍的一些細胞一起被排出的過程稱為排卵。排卵前卵泡進人排卵前狀態(tài),卵細胞與放射冠漂浮在卵泡液中。泡壁顆粒細胞層和卵泡膜及其外圍的卵巢組織變得很薄。卵泡突出于卵巢表面其中,類似一個水皰,最后破裂,出現(xiàn)排卵。排卵時隨卵細胞同時排出的有透明帶、放射冠及小部分卵丘內的顆粒細胞。 既然卵巢的功能之一是女性性激素分泌,因此,整個卵泡的發(fā)育和排卵的過程就是與卵巢分泌的性激素的周期性變化息息相關的。 導致排卵的內分泌調節(jié)為排卵前血LH/FSH峰的出現(xiàn),其機制: 雌二醇(E2)高峰對垂體、下丘腦的正反饋調節(jié)作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作用及孕酮的協(xié)同作用所致。在該峰刺激下導致成熟卵泡最終排卵。 成熟卵泡壁破裂相關的因素為血中LH/FSH峰的出現(xiàn),促使卵巢壁生成纖溶酶原激活物,激活纖溶酶、結締組織膠原酶、蛋白溶解酶等,使卵泡壁溶解。 LH/FSH峰的出現(xiàn)還使前列腺素(PG)和組胺生成增多,這兩種物質可以使卵泡壁的血管出現(xiàn)擴張,通透性增強,從而易于破裂。在前列腺素(PG)及神經作用下,卵巢皮質及卵泡外膜層的平滑肌纖維收縮,促使卵泡破裂及卵細胞釋放。 看到金光閃閃的卵母細胞,我一直都為自己是一名女性感到驕傲。當知道卵子每個月是獨一無二的時,我覺得自己也似乎就成了一只驕傲的金孔雀。 排卵多發(fā)生在下次月經來潮前14日左右,卵子可由兩側卵巢輪流排出,也可由一側卵巢連續(xù)排出。卵子排出后,經輸卵管傘部撿拾、輸卵管壁蠕動以及輸卵管粘膜纖毛活動等協(xié)同作用進入輸卵管,并沿著輸卵管的管腔向子宮側運行。 卵巢黃體形成 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腔內的壓力迅速下降,卵泡壁塌陷,形成許多皺襞,卵泡壁的卵泡顆粒細胞和內層細胞向內侵入,周圍有結締組織的卵泡外膜包圍,共同形成一個結構,稱為黃體。 黃體化后形成顆粒黃體細胞及卵泡膜黃體細胞,黃體細胞的直徑由原來的12-15pm增大到35-50pm,排卵后7~8日(相當于月經周期第22日左右)黃體體積達最高峰,直徑約1-2cm,外觀色黃。 卵巢黃體退化 若卵子未受精,黃體在排卵后9-10天開始退化,其機理迄今不詳。退化時黃體細胞逐漸萎縮變小,周圍的結締組織及成纖維細胞侵入黃體,逐漸由結締組織所代替,組織纖維化,外觀色白,稱白體。 正常排卵周期黃體功能僅限于14日內,黃體衰退后月經來潮,卵巢中又有新的卵泡發(fā)育,開始新的卵巢周期。 如果妊娠,黃體在HCG作用下轉變?yōu)槿焉稂S體,至妊娠3個月末胎盤已經形成后才退化。 卵泡閉鎖 在性成熟期,除妊娠及哺乳期外,卵巢經常不斷地重復上述的周期變化,但在婦女一生中,僅有400個左右的原始卵泡發(fā)育到排卵,其余絕大多數(shù)卵泡均在發(fā)育過程中退化,成為閉鎖卵泡。閉鎖卵泡的組織學特征為卵母細胞退化壞死,被吞噬細胞清除,顆粒細胞層分解,細胞脂肪變性,卵泡塌陷最后纖維化。 卵母細胞排出、受精及轉運 如果卵細胞和精子相遇結合,愛情的結晶便開始形成了。 卵巢內卵泡數(shù)目的變化 以上講述的就是卵子發(fā)育成熟后,從排卵——黃體形成——黃體退化——卵泡閉鎖的過程。學習后,對于受孕、避孕、月經的相關知識就會有非比較清晰的思路了。 以上是關于排卵的一些問題,希望大家閱讀后對女性排卵過程有所理解,可以對受孕有所幫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