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認真的了解清華的藝術嘛 你知道我國最古老的藝術嗎?
快來和我一起探索吧! 先來看看營造中華展廳。我最感興趣的是建筑藝術。這是佛光寺的模型。佛光寺是唐代的建筑??赡苁?,我國保留的最早的古建筑。


竹簡上的經(jīng)典,展品做工之精致,以前很少見到的。  竹簡上的經(jīng)典——清華簡文獻展”對“清華簡”的研究成果進行全面展示,并展出約250件“清華簡”仿制品。

竹簡內(nèi)容介紹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成立之初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加強藝術學科與理、工、人文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這種完美融合科學與藝術的理念,在最受人們關注的“對話達·芬奇”中便有體現(xiàn)。60幅來源于意大利米蘭昂布羅休圖書館的達·芬奇《大西洋古抄本》手稿真跡首次亮相中國,這是有史以來達·芬奇的真跡在境外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展出。同時展出的還有維斯皮諾臨摹的《最后的晚餐》,此件作品是被稱作與壁畫原作最為相似的一件摹本。 本人孤陋寡聞,只知道《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是達·芬奇的作品和建筑師的身份。參觀藝術博物館后,沒想到他還是雕刻家、音樂家、數(shù)學家、工程師、發(fā)明家、解剖學家、地質學家、制圖師,植物學家和作家。他既多才多藝,又勤奮多產(chǎn),保存下來的手稿大約有6000頁。他全部的科研成果盡數(shù)保存在他的手稿中。就連愛因斯坦也認為,達·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當時就發(fā)表的話,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最有意思的是,他設計的橋梁,居然在五百年后真的建成了?。?! 在“尺素情懷——清華學人手札展”中,130余位著名清華學人的親筆手札首次集體亮相,包括王國維贈給朱自清的蓼園二絕句條幅、梁啟超致孔昭焱的信箋、陳寅恪悼念王國維先生的挽聯(lián)等。雖是只言片語,或者是家長里短的囑咐、或者是一些議論、或者是為別人寫的挽聯(lián),方寸之間,可見寫作者當時之心跡,亦可窺看當時之年代背景。

以下是清華的人文大師 






這是清華的數(shù)學家,是不是清華的各科人才都有啊!


這是清華的織繡作品 



這是展廳內(nèi)各類展示品

清代的瓷器展示 
這個牡丹吸杯是不是很有趣 
徐悲鴻的“馬”可比真馬貴多了 
齊白石的烏鴉也是價值連城

要展示的東西太多了,清華真是一個文理藝術交融的綜合性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