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媽談育兒 “等你考100分了,爺爺給你買電話手表” “什么時候考試第一名了,我什么時候給你買手機” “你要是聽話了,我等會給你買玩具車” “你現(xiàn)在不哭,給你看會iPad” … 談及這些獎勵娃的手法,相信很多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不陌生了,利用物質(zhì)獎勵去激發(fā)孩子做事的積極性可以得到短暫的有力發(fā)揮,有些孩子為了夢寐以求的“禮物”甚至可以學到廢寢忘食,很多家長見到突然間的改變都會對物質(zhì)獎勵給予厚望,但事實往往并不是這么回事,今天蘭媽主要帶大家來看看物質(zhì)獎勵那些事? 首先,我們來看看何為“物質(zhì)獎勵”? 所謂的物質(zhì)獎勵,簡單通俗地說就是運用物質(zhì)上的滿足,去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主動和創(chuàng)造能力,其中物質(zhì)獎勵的形式一般體現(xiàn)在各種實物的需求方面,比如游戲機、玩具車、手機、iPad、玩游戲等等,這種通過滿足來激發(fā)孩子潛在能力的提升看似能量爆棚,實際上確實是有駁教育里那“獨立意識”培養(yǎng),過度享受物質(zhì)滿足的孩子也很難擁有真正的獨立。 不信,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個案例: 朋友晴子是一個從小生活在“棒打教育”下的小心翼翼性格,即便是如今已為人母,但每逢遇到父親時總覺得空氣都是壓抑的,所以擺脫壓抑環(huán)境組建新家庭后晴子一直很少回家探親,因為哪怕如今已為人母、晴子回家后父親依然不給面子,當著孩子的面說發(fā)脾氣就發(fā)脾氣、說罵人就罵人。 為避免自己會走父親的后塵,晴子暗自發(fā)誓“教育女兒時再難也不要隨便發(fā)脾氣”,而在將教育做到應有盡有的實踐中,晴子私下也讀了不少育兒書籍,其中科學育兒提倡的溝通教育、晴子就做得非常好,不過在鼓勵溝通方面晴子犯了很多父母都會犯的錯-物質(zhì)獎勵! 其中,為了讓女兒在一年級快速抓牢基礎,發(fā)現(xiàn)語文老師組織每日打卡閱讀,學生獲得全勤后發(fā)獎品的獎勵方法有著很好的積極推動作用,于是嗅到妙招的晴子為了讓女兒快速掌握知識點、牢抓每日課堂知識,她決意許諾“每次放學回家積極打卡拼音會有獎勵”。 剛開始,孩子表現(xiàn)得很積極、晴子也獎勵得很開心,不過獎勵卻從最初能滿足的小貼貼、零食、芭比娃娃,到了后來就是多看會電視、多玩會手機,如果晴子不允、孩子就會秒變“不讓我做,我就不學”的杠精上身,起初經(jīng)過調(diào)緩情緒后晴子還能平復心情,但隨著太多“索取不得”的理所當然杠精行為橫行,當初堅持“再難也不發(fā)脾氣”的晴子突破了防線。 她告訴我:“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我一定要狠抓這孩子的獨立習慣,一開始就堅決不能物質(zhì)滿足”。 聽完晴子的故事,我們不妨檢討一下自己或身邊的教育,回想這些年來通過物質(zhì)獎勵堅持下來的家長有多少?一般多見的都是物質(zhì)獎勵下得不到滿足就罷工的“給家長學”,而孩子之所以把學習“當成家長”的事去做,正是家長的物質(zhì)獎勵讓孩子從潛意識里形成了對獎勵的依賴。 其中,在物質(zhì)獎勵下孩子所表現(xiàn)的積極、拼搏精神,實際正是為了“家長手里的東西”而打拼,這是一種寄予外力的精神寄托、也是短暫的積極港灣,當孩子一旦沒有了所需、沒有了所得,那么一切積極和向上的拼搏精神不過是鏡花水月一場空,這是因為物質(zhì)獎勵只是基于精神能源的支柱狀態(tài),一旦達到目的或嘗到甜頭就會失去斗志、回歸過去。 說到這里,可能很多家長會吐槽“既然物質(zhì)獎勵無用,我們就不要去獎勵孩子”,No No No!獎勵是我們對孩子所做事情的認可及尊重,也是他們積極向上、創(chuàng)造價值的精神支柱,而懂得獎勵的家長更容易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高情緒孩子,一千個父母、就有一千種育兒方法,其實獎勵孩子也不止是物質(zhì)上的滿足,掌握好除物質(zhì)以外的獎勵方法比起物質(zhì)滿足更有正面教育價值。 那么,比起物質(zhì)教育更具正面育兒價值的獎勵有哪些呢?蘭媽推薦以下7種獎勵方法: 1、獎勵孩子自由“管家”一天 物質(zhì)獎勵雖然可以強化孩子的積極行為,但它又間接性導致孩子只對獎品感興趣,若讓孩子一開始就帶著“目的性”去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也很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而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能力、而非因滿足而努力。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在孩子做出某些成就時獎勵孩子自由“管家”一天,所謂的“管家”自由其實就是獎勵孩子可以任意支配家庭成員,比如讓爸爸買水果、媽媽削水果皮,這種自由支配不僅可以增強孩子的參與樂趣,這比起物質(zhì)獎勵的某樣獎品也更讓孩子滿足,因為“管家式”自由指揮可以讓孩子享受個人努力換來的榮譽和權威感! 2、獎勵孩子邀請朋友開Party 在小朋友的世界里,其實最讓孩子感動的禮物就是“我喜歡的朋友,我的爸爸媽媽也喜歡”,當孩子進入學校開始人生中獨立啟程時,孩子的世界就不再是只有爸爸媽媽,每天和孩子接觸最多的也是除父母外的同學老師,還有能夠說悄悄話、玩得很嗨的好朋友。 而對于好朋友而言,就是在難過的時候有吐槽的傾聽、在成功的時候有享受喜悅的滿足感,如果我們在孩子某方面做得很好的時候獎勵他邀請朋友來家開party,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眼眸里都盡是光彩,這是因為友誼之光不比父母的認可鼓勵淡泊,它就像是漆黑之際的磷火點燃希望、燃燒夢想。 讓孩子自由享受友誼之光,你會發(fā)現(xiàn)一群孩子在一起更容易燃燒夢想的卡路里! 3、獎勵孩子自由安排節(jié)假日一天 在繁雜忙碌的學習生活里,如果可以獎勵孩子自由安排節(jié)假日一天,在享受自由支配時間的權利里,我們的孩子也會因此掌握“優(yōu)勝劣汰”的生存、及時間規(guī)則,讓孩子明白“學習就是這么霸道,領跑在前的人可以擁有更多選擇權利”,也可以深入思想體系去建設孩子尊重時間、把握機會的領悟能力。 此外,我們常常抱怨孩子的時間觀念不夠好,其實在孩子缺乏時間觀念的背后,往往是家長的包辦意識太強,如果孩子失去了太多規(guī)劃時間的權利和自由,那么他們又如何在實踐中感受到時間的寶貴呢?所以給孩子自由規(guī)劃時間的權利獎勵,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高級的育兒箴言! 4、獎勵孩子決定一日三餐吃什么 讓孩子在獎勵里感受到一個人努力而獲得選擇權利的自由,我們還可以讓孩子決定一日三餐吃什么,而孩子在肚量有限下、還會在眾多美食中有所取舍,這對于孩子來說更是一種態(tài)度及選擇訓練。 其實,很多孩子不是不夠優(yōu)秀而是缺乏自由決定的空間,在包辦環(huán)境下他們也就自然而然出現(xiàn)“選擇困難”的依賴習慣,但是如果我們獎勵孩子一日三餐吃什么,既實現(xiàn)了孩子享受自由選擇的權利、對號入座的味蕾滿足,又提高了孩子的個人主見與獨立意識,如此一箭三雕的好事家長平時可多多嘗試。 5、獎勵孩子當裁判決定誰做家務 有趣的獎勵方法還可以融入在親子互動的游戲方面,而很多緊張的親子關系其實都是從缺乏互動開始的,當孩子在某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異的時候家長不僅要及時表揚、還要在互動里讓孩子感受到被愛的尊重與熱愛。 比如獎勵孩子當裁判,讓孩子決定是爸爸做家務、還是媽媽做家務,也可以讓爸爸媽媽共同參與某些親子游戲,讓孩子坐在裁判席上掌握整場勝負,偶爾再感受父母傳來的嘻哈笑聲,相信如此充滿樂趣的成長環(huán)境一定會給孩子帶來滿滿的幸福感。 6、獎勵孩子去旅游、采摘融入大自然 生活需要豐富和多彩的體驗,在時間允許的范圍內(nèi)多獎勵孩子去旅行或采摘,在融入大自然感受勞動快樂的獎勵里,其實對于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放松身心的自然樂趣,若孩子的成長格局除了上學、就是在家,那么兩點一線的成長環(huán)境會讓孩子缺失很多接見、了解和發(fā)現(xiàn)的機會。 另外,如果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缺乏大自然的開拓,和那些經(jīng)常旅游、融入大自然的孩子相比還是缺乏更多想象與見識能力,要知道走出大山和沒有走出大山的孩子,他們所捕捉的夢想都是不同的,只有讓孩子多融入大自然,在寬闊的自然中孩子才可以感受到更多知識與遠大的夢想沸騰,所以獎勵孩子的時候請不要吝嗇讓孩子多融入大自然! 7、向朋友、長輩分享孩子的努力成果 華羅庚曾說“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辛勞一份才”,對于孩子的努力與辛勞付出來說,他們最大的成就感莫過于父母向朋友、或家里的長輩分享努力成果,這種分享并不是炫耀、而是源自于認可、鼓勵和分享喜悅的熱情心。 如果把孩子的努力和成果分享給熟悉的人,讓孩子感受到更多被夸贊、被認可的聲音,這比起物質(zhì)滿足,或父母的一句“你真棒”都要讓人快樂滿足,而這份喜悅也會成為孩子再接再厲為努力付出更多的登天梯。 當然,任何事物、包括獎勵孩子我們都需要做好“過滿則虧”,平時獎勵孩子的時候還需要注意以下6大原則: 1)孩子份內(nèi)的事情不要獎勵 2)不要“引導”孩子完成任何獎勵 3)說到做到,遵守承諾 4)獎勵不要太容易得到、也不能瞻望地無法實現(xiàn) 5)贊美孩子時不要夸張,表揚孩子的細節(jié)和進步過程 6)用五角星累計獎勵管理,讓孩子感受成長與蛻變的進步 獎勵,就像是說話一樣需要方法和技巧,掌握好正能量的獎勵方法,尤其是正面教育下的潛移默化影響力,相信父母在孩子的每一個信號燈路口都可以做到有序指揮,守護孩子健康?茁壯成長! --------------------- 我是蘭媽,專注于育兒領域解析作者,以親身事例、各種家庭教育實例,來記錄育兒感觸的瞬間,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蘭媽談育兒一起學習共成長! |
|
來自: 自我實現(xiàn)123 > 《管人的4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