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遷最慢的紅軍師長 你知道我軍歷史上升遷最慢的紅軍師長是誰嗎? 此人名叫劉子奇,在加入紅軍的第二年便成為了師長,但之后20年間未升一級。 等到“五五授銜”時,該給他授予什么樣的軍銜,竟然難倒了羅榮桓。 五五授銜 要知道,像劉子奇這樣在紅軍時期就擔任師長的人,“五五授銜”時是有資格被授予大將軍銜的。 那么,為何劉子奇20年間未升一級? 他最后又被授予了什么軍銜呢? 紅軍老資歷 劉子奇在20年間未升一級,并非組織不看重他,不給他升遷的機會。 相反,劉子奇在革命年間立下了戰(zhàn)功無數(shù),也曾是個被多方看好的將才。 劉子奇出生于1900年,家中世代務農,身邊的長輩一生都在與黃土打交道。但不管他們在那片家鄉(xiāng)的土地上如何賣力地耕耘,始終不能擺脫家中世代積貧積弱的狀況。 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深深影響到了劉子奇,讓他想不通為何自家這么努力地勞作生活,日子依然貧苦,而地主家卻可以坐收漁翁之利,每天都過得十分悠閑。 劉子奇 正是這份困擾,催促著長大成人的劉子奇投身革命,與其他志同道合的戰(zhàn)友們共同探索這個問題的答案,為改變窮困老百姓的困頓而奮斗。 1927年的時候,劉子奇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9年他所在的瀏陽游擊隊被改變?yōu)檗r民自衛(wèi)軍,又過了一年,劉子奇便當上了瀏陽赤衛(wèi)軍第二師師長。 這時劉子奇正式加入紅軍只有兩年時間,期間還參與了攻打長沙的戰(zhàn)役,又跟著紅軍主力來到了井岡山。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當上紅軍的師長,劉子奇的個人指揮作戰(zhàn)能力自然很優(yōu)秀。 當時擔任瀏陽第六師政委的王震,后來在“五五授銜”時便被授予了開國上將的軍銜。而后來其他的上將,比如說韓先楚上將和陳錫聯(lián)上將,在1930年的時候還只是紅軍部隊中的新兵蛋子,大名鼎鼎的許世友上將此時也只是紅軍部隊中的一名團長。 王震 這足可見劉子奇的資歷有多老了。 當時認識劉子奇的人都知道他的優(yōu)秀,但劉子奇卻仍覺得自己還不夠好。他年少時因為家里窮,根本沒有讀書的機會,這讓劉子奇耿耿于懷,總覺得自己比別人落后許多。 于是在成為紅軍師長后,劉子奇主動向組織提出申請,希望能夠辭去師長的職務,然后進入紅一方面軍的隨營學校,學習進修。中央組織答應了他的申請,安排他如愿入校進修。 在學校中,劉子奇埋頭苦學,努力地補充思想理論和軍事指揮方面的知識,等他順利畢業(yè)后,立刻被組織任命為紅軍團長。不過是人才,不管到了什么時候,到了什么地方,總能像金子一般閃閃發(fā)光。 重新在紅軍部隊中任職后,劉子奇充分發(fā)揮自己在隨營學校中學到的理論知識,在率兵打仗中表現(xiàn)更加出色,很快便再次升任了紅軍師長。而劉子奇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依然保持著謙虛好學的心態(tài),一邊行軍打仗,一邊努力地向別人學習。 劉子奇對職務升遷方面的相關事宜并沒有太過熱衷,比起這些,他更愿意把時間花在戰(zhàn)術研究方面,不管組織如何調度他的職務,他都沒什么怨言,所以在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里,劉子奇都在師長的位置上沒有變動,曾有一次被調去擔任了18師53團的團長,但很快又升為了師長。 而當劉子奇在師長的位子上保持不變時,曾經(jīng)資歷落后于他的同志,比如韓先楚和許世友等人已經(jīng)趕上了他,甚至擔任了比他更高的職務。 許世友 這些并沒有影響到劉子奇的心態(tài),他依舊堅定不移地跟著紅軍隊伍走,多次在反“圍剿”中作出巨大貢獻,還參加了長征,歷盡千辛萬苦,隨部隊趕到了陜北。劉子奇就在革命中有些沉默地學習,穩(wěn)穩(wěn)地進步著。 兜兜轉轉,還是師長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劉子奇被調到八路軍120師,擔任起了359旅的參謀長。這個職務在抗戰(zhàn)初期,已經(jīng)算是比較高的職務了,當時擔任359旅旅長的陳伯鈞,以及與劉子奇算是平級的副旅長王震都在之后被授予了開國上將的軍銜。 而在該旅中,有兩個團的團長都是“五五授銜”時的中將,所以保守估計,作為參謀長的劉子奇在授銜的時候,至少也該是個中將軍銜才對。 從抗日戰(zhàn)爭開始到結束,這一整個時期劉子奇的職務一直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動。這倒不是劉子奇不懂得爭取,那份從紅軍時期開始就出現(xiàn)在他身上的謙虛好學的品質依然存在。 劉子奇依然覺得比起其他那些軍事奇才,自己還是差了很多。他看著身邊那些有天賦有能力的人才,非常愿意將寶貴的機會讓給他們,他的一再謙讓,就讓他在原本的位置上呆了很久。 雖然職位沒什么變動,但這并沒有影響劉子奇領兵打仗的能力。在抗日期間,劉子奇多次參與到對日寇的反“掃蕩”當中,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至少在身邊人的眼中,劉子奇是不遜于任何人的優(yōu)秀將領。 等待1940年,劉子奇憑著出色的表現(xiàn)和立下的戰(zhàn)功,被任命為冀中軍區(qū)第四分區(qū)的副司令員。對于職位沒有太大變動的劉子奇來說,這次調動應該算是非常難得的突破了。 但是這樣的突破卻讓劉子奇隱隱有些惶恐不安,他擔心自己的能力還擔不起這份職務,便選擇了繼續(xù)深造。他的想法令黨組織頗為認同,畢竟像劉子奇這樣謙虛好學的人,總是很難得。 在1942年,在黨組織的安排下, 劉子奇來到中共中央黨校一部學習深造,畢業(yè)后還成為了代表,參加了中共七大。 中共七大 此時看來,劉子奇與其他紅軍時期的老資歷比起來,似乎差距也不算太大,直到解放戰(zhàn)爭開始。 抗日戰(zhàn)爭勝利沒多久,毛主席未雨綢繆,為防止國軍先下手為強,決定保住重要的東北工業(yè)區(qū),于是劉子奇所在的部隊便被派往了東北地區(qū),在這里參與了許多重要的戰(zhàn)役。 在此期間,劉子奇先后擔任了東北民主聯(lián)軍第七師第二十旅的旅長,安東軍區(qū)副司令員,以及東北人民解放軍獨立第八師師長。兜兜轉轉,劉子奇在解放戰(zhàn)爭即將結束的時候,又回到了師長的位置上。 從1930年開始成為師長,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依然是師長,整個解放軍中像劉子奇這樣的例子并不多。這樣的資歷也讓劉子奇看起來平平無奇,但他所作出的貢獻不可磨滅。 在新中國成立后,劉子奇被任命為湖南軍區(qū)的參謀長,在一年后,也就是1952年的7月份,他被調往廣東軍區(qū),成為了該軍區(qū)的副司令員。而這個職位也就成為了劉子奇軍事生涯中最高的職務。 “五五授銜” 在1955年,為了表彰那些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以及新中國成立作出重要貢獻的將領們,我軍便在秋天到來的時候,舉行了解放軍歷史上第一次大授銜儀式。 這次授銜的名額決定需要經(jīng)過很多方面的審核和評定,我軍各個時期各位將領所立下的戰(zhàn)功都會被參考進來,授銜小組為此進行了非常仔細的調查。 想要被授予大將的軍銜,有兩種條件,其中一種是授銜人在紅軍時期擔任過師長級別的職務,而若是參軍較晚,或者有其他的原因,在紅軍時期沒有擔任過師長一職,就要考慮參考第二種情況,即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至少擔任過正團級的職務才行。 而回顧劉子奇的整個從軍生涯,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無論是第一種情況還是第二種情況,他都是滿足條件的。但是負責評定授銜資格的羅榮桓在看到劉子奇的檔案時,卻感到有些為難。 劉子奇軍功立下過不少,但始終沒有非常著名的軍功。這也是影響他升遷的重要原因。 羅榮桓最初決定按照軍功,給劉子奇授予少將的軍銜,但是他再一看中將和上將的名單,卻又有些猶豫。因為很多應當被授予授予中將與上將軍銜的將領,當年在戰(zhàn)爭時期都是劉子奇的老部下。 羅榮桓 如果讓過去的老部下的軍銜比劉子奇的高,多少有些說不過去。 更何況,劉子奇雖然總是在師長的位子上波動,但他為人沒得說,又確實是個有些能力的老干部,隨著紅軍吃過苦,也為抗戰(zhàn)和解放戰(zhàn)爭勝利出過力,光憑這些,就不能給劉子奇授予太低的軍銜,不然他就算明面上不說,心中也可能有個疙瘩。 羅榮桓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后來他想到劉子奇一直以來為人處世謙虛恭謹?shù)奶攸c,決定親自找他聊一聊,看看他自己有什么想法。 劉子奇在看到羅榮桓來找自己的時候頗為疑惑,不知道是有什么要緊事。等到羅榮桓開門見山的表達了來意后,劉子奇這才露出了恍然的笑容。 戰(zhàn)爭年間劉子奇在師長的位置上沒有任何怨言,如今新中國成立都過去五六年了,他當然更沒什么想法了。劉子奇寬慰地朝這位首長笑了笑,說:“您不要擔心,無論什么軍銜,我都能接受,愿意服從組織安排?!?/p> 羅榮桓這才放下心來,為劉子奇確定了軍銜。于是在“五五授銜”儀式上,劉子奇便被授予了少將軍銜。 他拿到勛章后,愛不釋手地把玩,這個軍銜雖然比他曾經(jīng)的部下們要低,但也是對他過去所做出的功勞的一種肯定,想想那些與他同時期參加革命,卻犧牲在革命中,沒能見證如今歷史性一幕的老戰(zhàn)友們,劉子奇有些遺憾,卻也心滿意足了。 像這樣的革命老同志也并非劉子奇一人,他們從一開始加入革命開始,目標便沒有改變過,至于什么樣的軍銜和職位,那都是革命勝利后的副產品,能夠獲得自然是好事,若是沒有獲得也不是什么大事,畢竟功名利祿并不是他們的追求。 正是因為有無數(shù)像劉子奇這樣不求名利,一心為著革命勝利的無名功臣,中國才能走出那段昏暗的歷史,迎來嶄新的黎明。 每一位默默無名的老戰(zhàn)士,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英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