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課程目錄介紹 第一章:Photoshop基礎知識 01.認識Photoshop以及教程概況 它是一個再加工型的處理位圖(有像素的即位圖,無像素的即是矢量圖)圖片的平面軟件,版本從cs→cs1→cs2…→cs6→cc(2014)→cc2015→cc2017 查看ps版本的方法:打開ps→菜單欄幫助→關于photshop (A)就可知悉其版本了 本教程共12章,分67小節(jié),每節(jié)課約10分鐘,總時間約需11小時 不要癡迷于快捷鍵,要記住功能位置和效果,要邊看視頻邊做筆記,再做練習,每天學習1-2小時不要貪多 02.Photoshop工作界面介紹 打開一圖片則在左下角也會此打開圖目前所顯示的大小百分比,與文檔的大小,若→左下角狀態(tài)欄右邊的“?”┄>Adobe Drive、文檔大小、文檔配置文件、文檔尺寸、測量比例、暫存盤大小、效率、計時、當前工具、32位曝光、存儲進度、智能對象若→文檔大小(會顯示多少厘米×多少厘米) 打開多個圖片后,需要切換的快捷鍵是ctrl+tab,同時打開女孩與王者榮耀兩圖,現要將女孩疊加到王者榮耀上,操作如下,打開王者榮耀,再用移動工具把女孩拖到王者榮耀的右邊,然后按住alt鍵再將其拖到王者榮耀的左邊,最后將右邊的女孩關閉。這樣就把女孩加載到了王者榮耀圖上了。 屏幕左下角用鼠標點擊它會┄>標準屏幕模式、帶有菜單欄的全屏模式、全屏模式(它們轉換的快捷鍵是F但這是三種模式循環(huán)變化,若要只在二種模式中轉換,只要按TAB鍵即可) 有些電腦配置較低,可能帶不動ps,則我們可→編輯→首選項→性能┄>把性能右邊的△從左邊拖到最右邊,且把右邊暫存盤中的C、D、E、F、G盤全部鉤選上→確定,重新啟動ps,就能生效,這樣較低配置電腦也能用ps了。 03.Photsohop新建文檔及分辨率介紹 當打開一張圖片后,將它往下拉一些,則此圖片四周就會出現一個邊框。 當在使用其他工具時,如要進行縮放圖像,我們可按住Alt鍵+滾輪(滾輪向前放大,向后縮小)。如→編輯→首選項→增效工具→常規(guī)→鉤選“用滾輪縮放”,這樣就不用按住Alt鍵,只要使用滾輪就能對圖片進行縮放。 抓手工具只有當圖像放得很大的時候才有用,在不滿屏的情況下是不起作用的。當我們用畫筆工具(或其他工具)對放大的圖像的最上端進行涂抹時,可以通過滾輪將圖像向下或向上滾動。 前景色與背景色交換快捷鍵為X,恢復前景色與背景色的默認狀態(tài)快捷鍵為D。 分辨率一般觀看只要72像素每英寸,顏色模式選RGB。若要打印只要選300像素每英寸即可,小了不清楚,大了浪費,但顏色模式要選CMYK模式。 04.圖層概念初步理解 雙擊圖層縮略圖右邊,輸入新名稱后,再回車,即可對此圖層重命名。 圖層分兩種一種是能移動的,一種是不能移動的,即在圖層縮略圖最右邊有把鎖,鎖住了,要解鎖只要單擊鎖,此背景圖層就變成了圖層0。 (有些版本需要雙擊鎖才能使背景圖層變成圖層0) 圖層間是有上下疊加關系的,如上有A圖層與下有B圖層,我們可用移動工具將B圖層移到A圖層,我們可發(fā)現B在下面,而A在上面,當然我們也可改變它們間的上下層關系,只要用鼠標拖動B到A上面,則B就在A的上面了??旖萱Ictrl+【向下移一層。Ctrl-】向上移一層。 新建圖層有二種方法:1、→圖層→新建→圖層(起好名稱、顏色、模式后)→確定,它就會在選中圖層的上面建立一個新的透明圖層,打開或關閉此透明圖層,對窗口中的圖像沒有任何影響。2、→圖層面板右下角的“創(chuàng)建新圖層”則立刻在選中圖層的上面建立一個新的透明圖層。 可對若干個圖層合并成一個圖層,按住ctrl鍵再→A、B、C則A、B、C三個圖層被同時選中,再→圖層→合并圖,則這三個圖層并成了一個圖層,移動時A、B、C三個圖就一起動了??旖萱I是ctrl+E。 合并可見圖層:當我們把2007圖層左邊的眼睛關閉,它就成了隱藏圖層,我們在窗口中就看不見它了,這時若我們選中從1989圖層┄2007圖層到2010圖層到圖層0,共10個圖層,然后再→圖層→合并可見圖層(或快捷鍵shift+ctrl+E)圖層面板中只剩下1989圖層(實際含9個圖層)與2007(隱藏圖層)這二個圖層,若選中1989圖層移動時實際上包含的9個圖層是一起在移動,但2007圖層是不動的,若打開它的眼睛,再移動1989圖層,我們就可在1989圖層的后面看到了2007圖層。因1989圖層在上,2007圖層在下,上面的圖層將下面的圖層遮住了。 注意:合并圖層是不可逆的,所以操作時一定要小心,但為了保險起見,我們可對這些圖層先建立組,建立組不同版本ps有所不同,有的只要先選中要建立組的圖層,再單擊右下角“創(chuàng)建新組”即可,有的則要拖動這些圖層到右下方的“創(chuàng)建新組”圖標才行。要刪除組:先選中組,再→圖層→刪除→組→組和內容或僅組。 蓋印所有圖層,當光標選中2007圖層,再按ALT+shift+ctrl+E則上面10個圖層就全部合并成一個圖層1,它的位置總在原光標選中的那個圖層上面。實際上是增加了這10個圖層合并后的一個圖層1,若選中圖層1再移動,則所有的10個圖層均會一起移動。 對圖層透明度的調節(jié):如選中2007此圖層,再拖動右上角的不透明度滑塊,就可改變此圖層的圖明度,實際上還有更方便的方法,只要選中此圖層后,再按數字10就是表明100%的不透明度=0%透明度(所以圖就顯得很深了),若再按數字1就是表明10%的不透明度=90%透明度(所以圖就顯得很淡了)。按數字5表示50%,按05表示是5%,01表示是1%。總之想要2位數的不透明度,輸入2位的數字,如25表示是25%,若輸入二位數0X,則表示是X%。 填充的實質:如果一圖案有描邊,那么當調節(jié)不透明度時,不管是內部的填充色或外部的描邊它是同時起作用的,但若此時我們調節(jié)“填充”的百分比,那么描邊的深淺不會受影響,而只有里面填充的顏色會發(fā)生深淺濃淡的影響。 有時我們在操作時電腦會發(fā)出“當當”的聲音,這是有以下三種原因所造成的:1、如果某選項框有藍邊,則必須按回車鍵,或者再選擇一個工具,使邊框消失,然后就能正常操作了。2、有時當我們選錯了工具,也會發(fā)出“當當”的聲音。3、選錯了圖層。 復制圖層:1、選中圖層→圖層→復制圖層。2、或者按住alt鍵,再用移動工具拖動此圖像即可復制出此圖層。 05.常用工具介紹 自由變換工具:打開電視框與貓頭兩個圖片,用移動工具將“貓jpg”往下拖一點,再往右邊移,就可同時看到電視框了,再按住shift鍵,用移動工具將右邊的“貓”拖到左邊電視框內,再將右邊的“貓jpg”關閉→編輯→自由變換(ctrl+T),按住alt+shift鍵,對貓圖以其中心為標準進行等比例地縮放(用方向鍵可對貓頭進行上、下、左、右的移動微調)為使更畢真,可調低貓圖的不透明度。自由變換對鎖屏圖層不適用。 在打開的電視框與貓頭的兩個圖中,用移動工具,拖動貓頭到電視框(可完成復制貓頭),同樣按住alt鍵,或shift鍵再用移動工具,拖動貓頭到電視框(同樣可完成復制貓頭) →文件→新建(建2000×2000像素的透明文件)→確定→編輯→填充(shift+F5),如要填充前景色(alt+delete),若需背景色 (ctrl+delete)→漸變工具┄>彈出漸變編輯器,在漸變編輯器的長方形框的四個角中,下面兩小房子是調節(jié)顏色的,上面兩個小房子是調節(jié)不透明度的,當然這些小房子是可以添加的,調節(jié)完成→確定。按住shift鍵在圖中畫出一條水平線,就會出現一條水平方向的漸變線。然后恢復前景色為黑,背景色為白的默認狀態(tài),再→漸變工具┄>彈出漸變編輯器→第一個從前景色黑到背景色白色,再按住shift鍵在圖中畫出一條水平線,就會出現從左到右由黑到白的漸變色。漸變工具在工具欄中還有許多屬性,如線性、徑向、角度、對稱、菱形漸變。 按ctrl+delete鍵,用背景色(白色填充),這樣畫布變成了白色?!鷪D層→新建→通過拷貝的圖層(ctrl+J)┄>則在圖層1上面出現了一個名為“圖層1拷貝”的新圖層。按alt+delete用前景色黑色填充“圖層1拷貝”(形成上黑下白的二個圖層),按ctrl+T┄>在圖片中會出現9個點的框,右擊框內┄>彈出“自由變換、縮放、旋轉、斜切、扭曲、透視、變形、旋轉180度、順時針旋轉90度、逆時鐘旋轉90度、水平翻轉、垂直翻轉”(旋轉時按住shift鍵,可成角度進行旋轉,如30度、60度、90度等)扭曲可以控制一個點,斜切可以成對改變對應線段。透視可以使對應線有長有短符合近大遠小的透視原理。按信ctrl鍵點擊圖層縮略圖,即可選中圖層中的圖像為選區(qū)。對正方體可用扭曲控制一個點,從而使后面線短一些,符合近大遠小原理,有時要按住shift鍵可以水平或垂直拖動。 選中紅、綠、藍三個圖層并一定要將其拉入“創(chuàng)建新組”這樣才能組成個立方體組,或先選中紅、綠、藍三個圖層→圖層→新建→從圖層建立組,并命名為立方體。 “立方體” ← →復制組→確定。再重命名新組為漸變立方體。這時因二立方體完全重合在一起故只看到了一個立方體,其實,你一定要選中“上面的漸變立方體組及其下面的所有圖層”,再用移動工具拖動它,就可看到二個一模一樣的立方體了。 Ctrl+T自由變換工具、填充、漸變,這三個工具應用率非常廣。 06常見文件格式介紹 Psd格式、jpg(即jpeg)格式、gif格式(具有動態(tài)效果)、png格式(一定要掌握,因為它可儲存為沒有背景的圖像,如我們進行摳圖后所保存下來的圖就是png格式,它很容易導入到任意的背景中去,即可達到變換背景目的) 如果圖像沒有顯示后綴名,我們可將其調出來,方法:→左邊組織→文件夾和搜索選項→查看→隱藏已知文件類型的擴展名(若鉤選了此項,則擴展名就沒有了),反之不鉤選,擴展名就顯示出來了。 如果后期學習摳圖,除了保存psd格式外,還要額外保存一份png格式。 第二章:文字與段落排版 01.文字與段落工具講解 文字輸入后,若按回車鍵,就是另起一行,若→上面的“√”表示輸入結束。調節(jié)字體的大小還可以用ctrl+T進行自由變換,調節(jié)大小合適后→上面的“√”。 當我們輸入“云端網?!焙笤?→上面的“√”表示已結束,圖層1的名稱即為“云端網?!?。再要輸入“教育機構”再 →上面的“√”則在圖層2中會顯示“教育機構”圖層名。顯然這是二個單獨的輸入,所以要拉開些二行的行間距,只能先=>圖層1的縮略圖,這時屏幕上“云端網?!睍窗罪@示,然后用移動工具拉開它與“教育機構”的行距即可。 但當我們輸入“云端網?!焙?,緊接著按回車鍵,光標到下一行,再輸入“教育機構” 再 →上面的“√”則在圖層1中會顯示“云端網校教育機構”,這樣雖然輸入的字是二行,但實質上還是一個整體的段落。所以當調節(jié)行距,就會看到“云端網?!迸c“教育機構”二行間的距離變化了。 如果我們要對“教育機構”中的“教育”二字單獨進行修改,則一要首先選中此圖層,二再單獨用光標在屏中選中“教育”兩字,使之反白,就可單獨改變“教育”兩字的字體與大小了。 段落輸入就是首先要用文字輸入工具拖拽出一個矩形框,然后在框中點擊后再輸入文字,當到達邊框時按回車鍵換行再繼續(xù)輸入,若輸入結束再 →上面的“√”則在圖層1中會顯示“此文字段的內容”。在此狀態(tài)下,我們可調節(jié)段中的字體、行距、字距。若再用光標單擊段落中,會出現輸入框,拉大輸入框,段落中的字會全部顯示,縮小輸入框有可能段落中的部分字被隱藏。 注意段落面板中有“字符與段落”兩個選項,這兩個選項的功能是不同的,還有要對段落中的個別字進行調整,與上面一樣:一要首先選中此圖層,二再單獨用光標在屏中選中“要調整的某些字”并使之反白,就可單獨改變“這些字”的字體與大小了。 02.文字排版─制作簡歷 因為簡歷一般要打印出來,所以新建文件的顏色模式選cmyk,對于畫布的背景有時反差不大時,可右擊背景┄>彈出“默認、黑色、深灰色、中灰、淺灰、自定義、選定自定顏色”→淺灰(則背景就變成淺灰色與畫布有明顯對比)→圖層→復制圖層(或將背景圖層拖到右下方“創(chuàng)建新圖層”都會在背景圖層上新添一個“背景拷貝圖層”。當然也可直接→右下方“創(chuàng)建新圖層”(則在背景圖層上會新添一個透明的“圖層1”)接著將圖層1填充為白色?,F在實際上有上面的白色圖層,下面是個灰色背景層,選中白色圖層按ctrl+T,按住shift鍵并拖動角,使其白色圖層等比例縮小,這樣就露出了灰色的背景(仿佛給白色加了個灰色的邊框)。然后按ctrl+R(調出標尺),再用移動工具拉出三橫二豎的參考線。再同樣復制一個命名為“姓名背景”圖層。再按alt+delete(將灰色的前景填充在“姓名背景”圖層中)。再復制一個“姓名背景圖層”將其命名為“線條圖層”。 點擊“字符面板”中的“顏色”會┄>彈出拾色器,把光標移到工具欄處,此光標會變成吸管狀,點擊某工具欄中的黑色則“字符面板”中的“顏色”即為黑色。進行段落輸入時,先拉出一個框,再→左對齊(光標會到框的最左邊) 在段落輸入中,用文字工具即→T,按住鼠標左鍵拖動,會出現一個矩形框,輸入文字,如超過矩形框的長度,會自動換行(要強行換行可按回車鍵)。反之,如原來在段落內就是兩行,現要并成一行,只要將此矩形框拉到足夠長,就會將兩行,合并成一行了。 本節(jié)最主要的是制作細線的方法,除了用畫筆工具外,還可以先畫黑色背景,再復制一黑色背景,再將其填充為白色,之后用ctrl+T自由變換,把白色背景等比例地縮小,就變成了有個黑色邊框的白色畫布,再復制一個黑色圖層之后用ctrl+T自由變換,也可以將其變成一條黑色細線。 03.字體安裝的方法 所有的字體都安裝在電腦C盤\windows\fonts目錄下,所以我們只要把新字體解壓后,在當前文件夾下產生了一個新的字體文件夾,再將此字體文件夾打開,里面就是所有的字體文件,我們按ctrl+A全部選中,再將它們復制到C盤\windows\fonts目錄下,這樣就完成了新字體的安裝。它不僅對ps軟件有效,對word等所有編輯文件的軟件均有效。 第三章:選區(qū)摳圖工具 01.基本選區(qū)工具 用矩形選區(qū)工具選好選區(qū)后,如果認為不合適,可直接用鼠標對選區(qū)進行移動,但若用移動工具對選區(qū)進行移動,則移動的就不是選區(qū),而是選區(qū)中的圖像了,它就會露出它的下一層圖層來。很可能就是透明圖層了。 按住shift鍵選擇,即可進行加選,按住alt鍵選擇,即可進行減選。 要對選區(qū)進行羽化,一般須先進行羽化值的選擇,再進行選區(qū)的拖拽。若已選好了選區(qū),再想起要羽化那什么辦呢?可以右擊選區(qū)內→羽化…>羽化對話框,再輸入羽化值即可。 若用單列選區(qū)工具,在圖層上單擊,就會出現垂直的一個選區(qū)且像素為1,再按alt+deletr(用前景色黑色對此1像素的區(qū)域進行填充,就會出現一條垂直的黑線)。反選shift+ctrl+I。重新選擇shift+ctrl+D(即對選區(qū)以前的最后一次選擇,重新恢復一個) 按ctrl+T可對手機中間屏進行自由變換,此時在手機中間屏四周會出現8個控制點,右擊8個控制點內部┄>彈出“自由變換”對話框→扭曲(可以分別控制幾個點)可用鼠標把四個角點分別拖拽到相應的四個角點上,就可換點手機屏了?;蛘甙碿trl+T此時在手機中間屏四周會出現8個控制點,按住ctrl鍵不放,用鼠標拖拽四個角點到相應的四個角點上,亦可。按住ctrl鍵不放,用鼠標拖拽自由變換中的四個角點,實質上就變成了扭曲命令。 02.套索工具的應用 多邊形套索工具,移動鼠標一下就畫出一條線段,最后按回車鍵或雙擊鼠標,則頭與尾即會自動連接起來變成一個封閉的多邊形。對比度越小,背景與主體要求越嚴(但對比度太小效果反而不好),對比度越大,背景與主體要求越松散(摳圖越粗糙)寬度的最大像素為256(這時鼠標離目標較遠就能感受到)默認為10像素,鼠標要離目標較近才能感受到,即不靈敏。但一般情況下,所有參數設置還是以默認值為好。 磁性套索工具,每按一次backspace鍵,就會后退一退,當要取消全部選擇時,可按esc鍵。在用磁性套索工具時對于細節(jié)的處理,我們可用多邊形套索工具進行彌補,結合按住shift為+,按住alt為‐或者用屬性欄中的加、減圖標。 當選擇好皮包后(注意一定要在套索工具的狀態(tài)下)→上面屬性欄“調整邊緣”選擇“黑底”,鉤選智能半徑,并給o.5像素,平滑輸入約10以內,羽化取0,對比度取8(硬一些)、移動邊緣取負值-5,使其向內縮。再鉤選凈化顏色,數量大些甚至100,輸出一定取新建帶有圖層蒙版的圖層→確定。(出現一透明圖層的包)。然后另存為png格式即可。 03.快速選擇工具摳圖 快速選擇工具當在加選狀態(tài)下,按alt鍵,可暫時變?yōu)闇p選,在減選狀態(tài)下,按shift鍵,可暫時變?yōu)榧舆x?!?strong>縮小, 】放大畫筆。當我們摳好圖時,圖上還呈螞蟻線時,→上面屬性欄“調整邊緣”選擇“黑底”,鉤選智能半徑,并給o.5像素,平滑輸入約10以內,羽化取0,對比度取8(硬一些)、移動邊緣取負值-5,使其向內縮。再鉤選凈化顏色,數量大些甚至100,輸出一定取新建帶有圖層蒙版的圖層→確定。(出現一透明圖層的包)。然后另存為png格式即可。再另存儲為psd格式。一般存二張比較好。注意:調整半徑工具,與抹除調整工具它們的作用相反,主要用來涂抹頭發(fā)等細小物體的,特別有用。 04.魔捧工具樞圖 容差越大,所選擇的顏色范圍越大,值的范圍從0~255。默認值為32。當一個模特站在白布前照像是非常容易用魔棒工具將其摳出來的。 打開一個白色背景的模特,在用魔棒工具選擇時,是點擊背景白色(然后再用shift+alt+I反選)遇到模特中白色的內衣多選了,可用多邊形套索工具,結合減法將其取除。也可以按shift或alt這時鼠標上會顯示+或-號提示。之后我們可對背景圖層0填充為不同的顏色,從而達到為模特更換不同顏色背景的目的。摳出模特后可存儲為png透明格式。 05.色彩范圍摳圖 打開圖像→選擇→色彩范圍→紅色汗衫(右邊黑色底片上出現了白色,但里面有些灰)可調整容差值,使底片中的汗衫變成全白色,但嘴唇等也變成了白色,我們先→確定。再用多邊形套索工具將嘴唇等螞蟻線取掉?;蛘甙醋?/span>alt鍵,用矩形選擇工具框選嘴唇等,也可以將嘴唇上等螞蟻線取掉。再→圖像→調整→色相/飽和度→拖動色相滑塊,就可改變汗衫的顏色了。 06樞圖綜合案例訓練 自己設計了時裝搭配,效果不錯。摳圖時,有時正面摳人物不易,可先摳選人物的外面,然后再shift+ctrl+I反選 第四章:圖像內容修改 01.裁剪和切片工具的運用 打開為與打開的區(qū)別:打開為,即只能打開的是psd格式,而打開可打開所有一般的圖片常用格式工。 按快捷鍵C,調出裁剪命令,但有時圖片上顯示的裁剪樣式不一樣,可→編輯→首選項→常規(guī)→復位所有警告對話框→確定。就能恢復默認的圖像四角出現的“照相角”。 →裁剪…>將光標放在圖像一個角上,按shift+alt鍵拖動,則圖像會以中心點為標準且等比例地縮小,情況與自由變換類同。裁剪屬性欄上的功能:比例按1∶1則裁剪的就是個正方形大小。若在圖像中出現一些細線,可在屬性欄→設置裁剪工具的疊加選項→從不顯示疊加(這樣圖像中的細線就會消失)。若選擇總是顯示疊加細(可添加網格、三角形、金色螺線等) 對圖像進行自由變換,使其旋轉一個角度,圖像變成了頃斜,這時我們只要→裁剪工個→屬性欄上的“拉直”,將鼠標移動圖像中(鼠標會顯示成一把尺形狀,按住鼠標不放拉出一條直線,使它與圖像原來的水平線平行,于是圖像就會恢復成原來的水平方向) 當屬性欄上“鉤選刪除裁剪的像素”則裁剪的結果是不可逆的,反之沒有鉤選“刪除裁剪的像素”這一項,則裁剪的動作則是可逆的。 裁剪工具還可向圖像的外面裁剪,按住shift+alt并由圖像某個角向外拖,它會在圖像四周出現透明的邊框,再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透明圖層,再像其拖到最底層,將前景色變?yōu)榫G色,按alt+delete這樣就變成了帶有綠色邊框的圖像了。 淘寶有規(guī)定,上傳圖片最大960像素,如超過了就要用到切片工具,將一個圖切片成兩個圖。打開一圖像→圖像→圖像大?。▽挾鹊膯挝桓臑橄袼?,發(fā)現寬度為750符號要求,但高度為1447像素超過了9960,所以要切片)→裁剪工具→切片工具(馬上在圖像上出現了藍色標記01、02、03表示已自動切成三張圖片了)但注意:你選擇切片工具之后可能不會自動分割,這里主要是給大家講解下如果刪除切片分區(qū),我們可選擇切片選擇工具,對切片范圍進行選擇,先→01圖,按delete鍵,則01圖標記變暗淡,→02圖,按delete鍵,則02圖標記消失,→03圖,按delete鍵,則03圖標記消失,最后只剩下暗淡的01圖標記。右擊圖像→劃分切片→在水平方向2→確定(我們發(fā)現此圖像又出現了藍色的01與02標記,就是說重新切成了兩個圖)→文件(→導出)→存儲為web所用格式→存儲→選擇好路徑與名稱后→確定。 02.自制一寸證件照片 把風景頭像照片經適當裁剪,再摳背景,反選→上面屬性欄“調整邊緣”選擇“黑底”→調整半徑工具…>對頭發(fā)等邊緣進行涂抹,若不理想可用涂抹調整工具進行恢復,再鉤選智能半徑,并給o.5像素,平滑輸入約10以內,羽化取0,對比度取8(硬一些)、移動邊緣取負值-5,使其向內縮。再鉤選凈化顏色,數量大些甚至100,輸出一定取新建帶有圖層蒙版的圖層→確定。(對于在透明背景上留下的污點,可用橡皮工具進行涂抹)出現二圖層,上為帶有蒙板的圖層,下為背景圖層,接著給背景圖層填充為藍色。再按ctrl+E(合并)就成了具有藍底背景的一張照片。 新建寬為1英寸,高為1.5英寸,分辨率300像素/英寸,背景內容:白色。顏色模式cmyk→確定。將照片拖到右下,可露出白色新建文件,再用移動工具將照片拖到白色新建文件中,再關閉右邊照片。(如照片在白色新建文件中大小不合適可按ctrl+T進行自由變換)這樣一寸照片就做好了。再按ctrl+E(將二個圖層合并,這樣一寸照片就做好了) →圖像→畫布大小,輸入寬度4、高度6英寸→確定(發(fā)現畫紙變大了。注意:只有當背景圖層帶鎖時,所創(chuàng)建的畫布背景色才是可選的,否則只能是透明畫布) 因為這個圖層是帶鎖的,故不能移動,所以首先要將照片選中它,用魔棒工具,因為照片周圍都是白色,所以容差選0,再反選shift+ctrl+I,這樣就選中照片了→圖層→新建→通過拷貝的圖層(ctrl+J)。再按住shift+alt用移動工具,移動照片就會出現一個個新的照片與新的圖層了。(當然若按住alt鍵用移動工具,就可復制出若干張照片了,但它右邊的圖層并沒有一個個地增加)。 →文件→打開→內容識別縮放圖像(花眾中有個小女孩)→打開=>帶鎖的背景圖層(解鎖),若按ctrl+T對圖像進行自由變換,在變換的過程中,女孩就會發(fā)生形變。但若→編輯→內容識別縮放→屬性欄右邊的“小女孩”(使其邊上呈黑色),這時再進行自由變換,其他會發(fā)生變化,但女孩卻不會發(fā)生變化。(起到了保護作用)對保護作用的大小可通過屬性欄上的數量進行調節(jié)(但一般總選默認100%) 如要對圖像中的某個特殊物體進行保護可→快速選擇工具,將其選中→通道→將選區(qū)儲存為通道(最終變?yōu)槿藶榘咨尘笆呛谏┰偃∠x區(qū)→rgb左邊的小眼睛(打開眼睛),把通道小眼睛關閉,再選中rgb、紅、綠、藍→圖層。 →編輯→內容識別縮放(在屬性欄保護里由無增加了alpha1或黑),再對圖片進行變換,但此小女孩一直不變形受到了保護。(說明人工的要比智能的保護更穩(wěn)妥) 04.教你快速去水印 去水印實質就是填充,打開去水印1→矩形選區(qū)工具…>用長方形框住“水印”→shift+F5(填充快捷鍵)→使用右邊的“內容識別” →確定。(水印即刻消除)再按ctrl+D(取消選區(qū)) 打開去水印2→矩形選區(qū)工具…>用長方形框住“水印”→shift+F5(填充快捷鍵)→使用右邊的“內容識別”→確定。(那個復雜的水印就神奇地消失了) 打開去水印3→矩形選區(qū)工具…>用長方形框住“水印”→shift+F5(填充快捷鍵)→使用右邊的“內容識別” →確定。我們會發(fā)現水印3總有些清除不凈。原因在于這些水印蓋在了幾種顏色之中。本來打水印的作用就是為了防盜版。故我們自己的作品,為了防盜版,其中的一個方法,就是把水印打在多種復雜顏色之上。就無法完美去水印了。 05.操控變形工具 →文件→打開→操控變形→魔棒工具(容差取10)對人物四周進行選取→shift+ctrl+I(反選)→圖層→新建→通過拷貝的圖層(ctrl+J)再→ctrl+J(從下往上形成圖層0、圖層1、圖層1拷貝)把背景圖層0填充為白色(ctrl+delete) 再把圖層1重命名為原圖,把圖層1拷貝命名為動態(tài)圖→原圖左邊的眼睛(隱藏原圖)→最上面的動態(tài)圖→編輯→操控變形…>則此圖上密密麻麻地布滿了網格,用鼠標在關鍵點分別點一下,則每點一下出現了一個黑色的釘子…>再按住鼠標在每個關鍵點附近拖拽一下,再→屬性欄中的“√”(則人物網格消除)→原圖左邊的眼睛(我們就看到了重疊的人物),再次關閉原圖左邊的眼睛,選中動態(tài)圖→濾鏡→模糊→動態(tài)模糊…>角度取90、距離取約35→確定。(動態(tài)圖顯示模糊了)再打開原圖左邊的眼睛…>把動態(tài)圖放在原圖的下面→濾鏡→模糊→動態(tài)模糊…>角度取90、距離取約55→確定(最終效果是一人在跳躍的重疊圖形) 06.必備技能─修改表格數字 →文件→打開→表格1→打開(略)注意的問題:1、添加文字中的雜色→濾鏡→雜色→添加雜色(增加數量很明顯可看到文字中添加了雜色。2、添加模糊(因字有些模糊)→模糊工具→用鼠標在文字上涂抹,但不允許,因為是文字,要右擊文字→柵格化文字,(把文字變成圖像)于是模糊工具就可用了。3、這些表格上的字實質是圖片。4、取掉原來的文字,用shift+F5填充→內容識別。5、要移動表格中的內容:要選中圖層即背景圖層,再框選住要移動的內容,再用移動工具便可對其進行移動了。 →文件→打開→表格1→打開(當然要修改里面的數字或其它,也可用上面的方法,但麻煩效果還不好,因為它有背景),所以我們只要用移花接木的方法,先選中要的數字,再按alt鍵與shift鍵,用移動工具,拖動它到需要覆蓋處即可。(移動工具+alt表示復制,按住shift鍵可水平或垂直移動) 第五章:畫筆與橡皮擦 01.畫筆工具介紹 建立一個2000×2000像素的白底文件,用畫筆工具繪圖,當屬性欄中選硬度為0,則畫出的筆呈虛化狀態(tài)。用模式中的各種筆形,畫出的將是不同的形態(tài)。打開畫筆面板:調節(jié)間距(畫出的筆畫是不連續(xù)的)。若鉤選“形狀動態(tài)”配合大小抖動,畫出的筆簇就會一會大,一會小,大大小小的。若鉤選“顏色動態(tài)”,再把前景色調為大紅,背景色調為桔紅,這樣拖動楓葉畫筆時,就會輪流出現大紅楓葉與桔紅楓葉。散布:就是在某一位置的兩邊畫畫。紋理:兩種筆進行疊加。雙重畫筆:兩種畫筆顏色混合。傳遞:畫筆的透明度在發(fā)生變化。 畫筆是可以新建的:先打開一張油畫效果的圖片→編輯→定義畫筆預設→確定(打開畫筆面板,在最后一個就是剛才預設的畫筆效果)只要改變前景色,它就可畫出不同顏色的“圖片形狀”來。非常地有趣。 圖案也是可以定義給畫筆的:先打開一張汽車圖片→編輯→定義圖案→確定。→編輯→填充(shift+F5)→自定義圖安右邊▼→剛才的“汽車圖片” →確定。則空白畫布上馬下自動地填滿了自定義圖案(即剛才的汽車)。 鉛筆工具:所畫出來的筆簇,即周邊比較硬一些,一般的畫筆就是毛筆,所以周邊就比較柔軟些,事實也是鉛筆要比毛筆硬些。現在將前景色設為紅色,背景色設為綠色?!U筆工具…>把鉛筆工具在白色畫布上拖拽,就會出現紅筆的筆畫,當我們鉤選屬性欄上的自動涂抹選項,把鉛筆工具放到畫布上,此鉛筆端中心有個“+”字,當此“+”在紅色處,拖拽它就會出現背景色綠色,當“+”字在綠色處,拖拽它就會出現前景色紅色。 如果不是用手繪板繪畫,其實畫筆工具是很少用到的。但是畫筆工具非常的重要,原因在于很多工具的使用其實都是來源于畫筆工具的概念,比如后面要學習的銳化/模糊工具,以及再后面學習的很重要的蒙版等等。 而畫筆工具最重要的概念,其實就是最基本的那幾個,大小,硬度,不透明度,流量還有顏色。 02.用畫筆工具制作郵票 打開郵票圖片→ctrl+J(復制背景層,在鎖定的背景層上增加了一個圖層1),用裁剪工具,按住shift與alt向外拖,使之產生個白色的邊框。再→ctrl+J(增加圖層1拷貝)將圖層1命名為白色背景,圖層1拷貝命名為郵票。把背景層填充為灰色,按住ctrl鍵→白色背景圖層左邊縮略圖(則里面圖案呈螞蟻線)把白色背景圖層填充為白色,再把中間白色背景,用自由變換將它拉大(不要將圖片拉大或縮小,因這樣圖像要變模糊,非要自由變換的,則盡量只變一次) 按F5快速調出畫筆設置面板,→形狀動態(tài),選擇圓形筆,把間距拉大,使呈現“○○○”在白色背景圖層中,把筆對著屏上白色邊角,按住shift建,再→另一角邊,就會出現白色的劇齒形,按同樣的方法,進行四邊的處理,一枚郵票就很方便地制作完成了。(這種方法最方便)底層圖層最大灰色,中間白色中間,上面郵標最小。 試用橡皮擦工具來制作上述郵票:打開郵標圖片→ctrl+J(復制背景層,在鎖定的背景層上增加了一個圖層1)用裁剪工具,按住shift與alt向外拖,使之產生個白色的邊框(這時下面背景為白色,因背景色為白色,若是黑色,則邊框就為黑色,上面郵票圖案)→屬性欄“√”圖層面板變成:背景郵票與郵票圖層1,再→ctrl+J(增加圖層1拷貝) 將圖層1命名為“白色背景”,將圖層1拷貝命名為“郵票”,將背景導填充為灰色。按住ctrl鍵→白色背景圖層左邊縮略圖(則里面圖案呈螞蟻線)把白色背景圖層填充為白色,再把中間白色背景,用自由變換將它拉大。光標選中中間的“白色背景”→橡皮擦工具(并將拾色器中的背景色調為灰色),按F5快速調出畫筆設置面板,→形狀動態(tài),選擇圓形筆,把間距拉大,使呈現“○○○”在白色背景圖層中,把筆對著屏上白色邊角,按住shift建,再→另一角邊,就會出現白色的劇齒形,按同樣的方法,進行四邊的處理,一枚郵票就很方便地制作完成了。 03.特殊筆刷制作海報 制作一700×950像素,72像素/英寸,RGB模式,白色背景的畫布。如果來載入第三方的畫筆?!嫻P工具→左上角屬性欄“▼打開畫筆預設選取器”→面板右上角▼→載入畫筆(后綴名為abr) 如何載入第三方abr畫筆,ps桌面圖標← →打開文件位置→presets→brushs(把所有后綴名為.abr的文件復制到brushs文件夾里就可以了) 04.歷史記錄畫筆工具 制作一700×950像素,72像素/英寸,RGB模式,白色背景的畫布。我們用畫筆工具在白色的畫布上寫上1、2、3、4、新建圖層、5,這些操作步驟要逐一后退一步,可→編輯→后退一步,(alt+ctrl+z)或前進一步(shift+ctrl+z),但這些歷史的操作步驟隱藏在哪里呢?→窗口→歷史記錄(即可調出歷史記錄)。那么歷史記錄可記載多少操作步驟呢,在哪設置→編輯→首選項→性能(里面有個歷史記錄狀態(tài),默認為50步,但自己可以根據電腦性能改變)如果你做了60步,那你可后退50步即只能退到你從開始算起的第10步狀態(tài)。如你做了51步,也只能后退50步,也就是你最多能恢復到你做第1步時的狀態(tài)。 歷史記錄藝術畫筆工具:打開“制件油畫效果”圖片,把此背景圖片填充為白色(ctrl+delete)然后→歷史記錄藝術畫筆工具…>把筆頭調小些,在白色的畫布上涂抹,我們會發(fā)現原來的油畫圖像漸漸顯示出來了(筆頭越小,恢復的越逼真)當然還可以在屬性欄→樣式(可選擇不同的樣式再進行涂抹,會得到不同的效果) 樣式取繃緊短,畫筆選特別小些,在白布上很慢畫,則效果特別好,與原圖與相當像且有油畫的效果。 打開原圖→圖像→調整→去色(shift+ctrl+U)則變成了黑白圖像,再填充為白色,再用歷史記錄藝術畫筆工具,在白布上涂抹,它還是呈現彩色圖像狀態(tài),當若我們將歷史記錄面板中左邊的一到筆,移到“去色”的位置上,則我們在白布上涂抹,它就只能回到黑白圖像的狀態(tài)了。也就是說左邊的這支筆,是恢復歷史記錄的最終結果。 05.橡皮擦與魔術橡皮擦 新建一白色的畫布文件,注意:1、橡皮擦工具的本質,它是把背景色畫在畫布上。并不能把錯誤的筆畫取除。也就是說只有當背景色是白色時,用橡皮擦工具,才能把白色畫布上的其它顏色擦除。2、只有當背景圖層是鎖住時,才有上述結果,若背景圖層解鎖,變成了圖層0,這時用橡皮擦工具擦試白畫布,就一下擦到了底層,擦到之處露出了透明圖層。3、橡皮擦工具就相當于畫筆,但注意它的模式有三種,一是畫筆(與真正畫筆無異)、二是鉛筆(選中鉛筆無論硬度多小,畫出的筆畫還是銳利的)三是塊(橡皮擦變成了方形)。4、打開一幅彩圖,用白色進行填充,此刻背景色為紅色,選擇橡皮擦工具在上面擦試,所經之處就是紅色,但若我們現在鉤選屬性欄“抹到歷史記錄”再進行涂抹,我們會發(fā)現,白色的畫布中就逐漸露出了原來的彩圖。(打開歷史記錄畫板,我們會看到在彩圖的左邊確實有支筆,表示彩圖就是它的最初歷史狀態(tài))。5、背景橡皮擦工具(不論背景圖層是否鎖住,它總能擦出透明圖層)。6、魔術橡皮擦工具:打開彩圖“魔術橡皮擦工具摳圖”,用魔棒工具可很容易選中轎車的外面,再按delete鍵或shift+5都會彈出“填充”對話框(從而可選擇顏色進行填充)。若要填充為透明圖層,一定要先把背景圖層的鎖解除。 但是當打開彩圖“魔術橡皮擦工具摳圖”再→魔術橡皮擦工具…>將此工具在驕車空白處單擊(凡單擊處就會出現透明圖層,且?guī)фi的背景圖層自動變成了圖層0,并不需要對背景圖層先行解鎖) 所以“魔術橡皮擦工具”=魔棒工具+delete+對背景圖層解鎖(故它摳圖就更容易了) 06.銳化、模糊、涂抹工具 打工銳化模糊圖片→模糊工具(調節(jié)強度,越大模糊越嚴害)我們可涂抹背景,使背景模糊則可突出前景了。銳化與模糊作用相反,但注意要鉤選“保護細節(jié)”。涂抹工具,可對圖像某處進行細微調節(jié)。 第六章:圖層樣式與混合模式 01.圖層混合模式講解 打開天空與小清新兩張圖片,不移動的小清新就是背景圖層,混合模式,只對活動的圖層起作用,對鎖定的圖層不起作用,想要起作用,必須先解鎖。 圖層混合模式的注意點: 1、圖層混合是混合本圖層下面所有的圖層(所以若對最下面一層圖層是不起作用的)。 2、分清對哪個圖層進行圖層混合模式調節(jié),也就是分清楚哪一個圖層放在上面,上面是素材,下面是人物等主體。 3、溶解(要配合不透明度才能看到效果)從上往下數,第一組:變暗組。(變暗大方向:將圖層中暗的區(qū)域進行保留或加重,亮的區(qū)域進行加重)第二組:變亮組。(變亮大方向:將圖層中亮的區(qū)域進行保留或加重提亮,暗的區(qū)域進行提亮)第三組:光照組。實色混合:RGB+cmyk+白色8種顏色。第四組:加減組。第五組:單向組。效果好。 其實真正在實際操作中,這些混合原理是很少人去分析的,甚至包括我所講的大方向都懶得去想,而是一個一個的試,感覺哪種混合模式最適合,就選哪個。但不代表理論知識沒有用處,了解這些,可以讓讓你不盲目,作圖效率提高,關鍵在工作中,還能讓你比其它的設計師多一個理論砝碼。 02.圖層混合模式制作唯美效果 打開夕陽西下與圖層混合模式兩張圖:最常用的有變亮,疊加、柔光、濾色。把兩張圖混合在一起。因為背景色是白色,所以用橡皮擦就把所經過處的顏色擦去,露出了帶鎖的背景圖層。 03.圈層混合模式制作波普藝術海報 打開實色混合素材→ctrl+J(復制一個背景圖層,上面多了個圖層1)→正常→實色混合模式(變成只有RGB+cmyk+白色8種顏色的藝術海報形式),對背景圖層解鎖后,可單擊不透明度,使其反白,然后滾動鼠標滑輪就可改變不透明度的大小。實色混合模式除了可以制作個性海報,其實制作有個性的頭像也是非常帥氣的,大家不妨一試。 04.圖層樣式講解 新建一個1600×800像素的白色畫布,輸入云端網校,只要鼠標單擊屬性欄字體,使其反白,就可滾動鼠標滾輪快速改變字體。右擊圖層面板下“云端網?!薄旌线x項(即可調出圖層樣式)只要是活動的圖層,不管是否透明都可使用圖層樣式。常用的有:斜面與浮雕,投影。顏色疊加、漸變疊加、圖案疊加此三個疊加比較重要。 在素材包里有個金屬效果的psd文件,里面是一個金屬板,可以看一下psd文件里的參數,然后制作一個金屬字。 05.制作很好的水印效果 打開加水印圖像,輸入“云端設計工作室”打開圖層樣式,選中“混合選項”把填充不透明度降為“0”,再選中投影把距離、擴展、大小分別設為8、0、7→確定。(這樣做出來的水印是不可能盜的) 06.制作美國隊長盾牌 新建一個1000×1000像素的白色畫布,再新建透明圖層1,若干個圖層所組成的組,那么只要對展開的組進行圖層樣式的設置,則對里面的所有圖層均會起作用。若選中組里的某個圖層,再進行圖層樣式設置,那僅對此圖層起作用。由于ps的版本不同,有的圖層樣式選擇后,只能從預覽圖大致看到,而不能在窗口上直觀地看到效果。圖案疊加已加了一個,要再加的話須想個辦法,就是對原來組下面的5個圖層再建立一個小組,變成了組中小組,然后再對此小組進行圖案疊加。再展開小組,選中小組。打開文件,選中“斑駁效果”圖,打開?!庉嫛x圖案→確定。關閉。右擊小組→圖層樣式,就能在圖案疊加中找到“斑駁效果“了。 07.制作冰雕效果字體 打開一張黑色有白點的圖像→輸入“swon”混合模式取“斜面和浮雕”,方法:雕刻清晰,大小:15左右。再打開冰花素材.jpg(這些素材可以在百度上索引下載到)→編輯→定義圖案→確定。在漸變中→墨水→顏色色塊(即可改變漸變色彩)濾鏡功能:只對圖片有效,對文字是不起作用的。為此可按ctrl+J(復制一個文字圖層,將下面原文字圖層眼睛關閉)右擊“復制的一個文字圖層名稱處” →柵格化文字圖層(使文字變?yōu)閳D片)這樣就可添加濾鏡效果了→濾鏡→風格化→風。 如果很多圖層都想設置為同一種圖層樣式,有二種方法: 第一種可以將這些圖層組成一個組,然后對組進行圖層樣式的設置。 第二種對一個圖層設置完圖層樣式后,右擊圖層下面的樣式→拷貝圖層樣式,再需要設置同一圖層樣式的圖層,選擇粘貼圖層樣式。樣式也可復制,粘貼的。 第七章:鋼筆與矢量形狀 01.鋼筆工具講解 按一下esc鍵,是取消選擇路徑,(即所有錨點沒了,但路徑仍在)再按一下esc鍵。是刪除當前所有路徑。 當錨點沒了,現仍需調出,只要用黑色路徑選擇工具,在路徑內部點一下,所有的錨點又出現了。要移動整個路徑,只要按住黑色路徑選擇工具,進行拖拽就可以了。 按住alt鍵,移動到錨點,就會變成轉換點工具。按住ctrl鍵,先對錨點進行框選,然后不要松開ctrl鍵,即可對錨點進行移動。 按住alt鍵,拖拽錨點,可以出現兩個控制點,這時如果alt鍵沒有松開,那么就是兩個控制點一起調整; 如果松開alt鍵,然后再次按alt鍵,對控制點進行凋整,那么就可以控制單個控制點,這一點非常重要。 02.鋼筆工具摳圖 03.形狀工具講解 04.手機UI圈標制作 05.文字路徑制作印章效果 第八章:蒙版與通道 01.蒙版的理解 02.使用圖層蒙版換臉 03.快速蒙版摳圖 04.矢量蒙版的應用 05.剪切蒙版制作藝術字 06.圈層混合顏色換天空背景 第九章:強化調色原理 01.正確的調色方式 02.調色命令系統(tǒng)化講解 03.色階與曲線 04.秋色效果調色 05.小清晰效果調色 06.制作老舊照片效果 第十章:美化人像修片 01.仿制圖章工具 02.修復工具的系統(tǒng)介紹 03.把不清晰的圖像變清晰 04.人物照片的去斑與磨皮 05.去除皺紋的方法 06.液化瘦身的講解 07.自動磨皮工具的應用 第十一章:強大的濾鏡 01.鏡頭矯正工具 02.消失點濾鏡應用 03.制作下雨效果 04.制作下雪效里 05.制作油畫效果 06.制作唯美古風效果畫冊 07.制作搞笑頭像 第十二章:GIF動畫制作 01.GIF下雨動畫制作 02.夢莉貓瞇眨眼GIF動畫 |
|
來自: 玉韞珠藏 > 《photoshop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