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一、鼓膜穿孔是怎樣引起的? 由于鼓膜很薄所以在挖耳取出耵聹和異物時不慎損傷鼓膜,均可導致鼓膜穿孔。也多見于頭部受外傷損傷鼓膜。強烈水柱或氣流噴射鼓膜、誤將化學腐蝕劑滴入耳內、金屬屑礦渣濺入耳道、咽鼓管吹張等也可損傷鼓膜。 經咽鼓管的方向引起的感染,而且多見于嬰幼兒時期。由于嬰兒的咽鼓管短而相對粗大,管也較直,鼻分泌物、奶汁等易經咽鼓管流入或嗆入中耳而發(fā)生急性中耳炎。中耳化膿后,膿液腐蝕鼓膜,造成鼓膜穿孔。 主要是外界大氣壓力突然急劇變化。平時打耳光也可擊傷鼓膜而穿孔。坐飛機時由于咽鼓管不通飛機降落時外耳道壓力急劇變化亦可壓破膜引起穿孔,如中耳腔內氣壓突然急劇上升,也會發(fā)生鼓膜內外氣壓不平衡,如用力擤鼻涕,致使中耳內氣壓自內向外猛烈突然沖擊鼓膜,可使鼓膜穿孔。 良性中耳炎久治不愈,化膿性急性乳突炎等炎癥性耳病的刺激,繼發(fā)感染。
2.爆炸性鼓膜穿孔,因鱗狀上皮內翻進入鼓室而形成鱗狀上皮囊腫,容易繼發(fā)感染。 3.聽力從正常到中度耳聾,自覺有阻塞感,甚至耳痛,數(shù)小時后由于滲出液產生,耳痛癥狀減輕,常伴有耳鳴。 4.出現(xiàn)阻塞感。鼓膜穿孔后,患者鼓膜內外的耳朵氣壓會發(fā)生變化,由外耳道引起的氣壓會對鼓膜損傷部位產生沖擊,使患者覺得耳朵里悶沉沉的,大腦略顯鈍痛,問題嚴重的,患者還會有耳痛、耳鳴的癥狀。 5.眩暈、惡心,不時會有膿液或少量血水流出耳道。鼓膜穿孔初期流血并不明顯,通過耳內窺鏡才可發(fā)現(xiàn)穿孔邊緣有少量血跡,外耳道有時可見血跡或血痂,不過,當鼓膜穿孔后因污水、細菌進入的話,則會造成中耳內的感染,一些類似中毒樣的癥狀就會產生。 6.聽力出現(xiàn)減退。患者多表現(xiàn)為需要側耳傾聽別人的談話;看電視,聽MP3聲音放的很大,自己卻沒什么感覺。自己聽別人說話,往往需要別人二次重復才能聽清楚等等,這都音源的有效振動面積減少所造成的。
1.中耳炎 中耳炎是鼓膜穿孔最常見的并發(fā)癥,由于鼓膜穿孔,導致外界的細菌、污水極易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發(fā)生。 2.外耳道炎 鼓膜穿孔之后,鼓膜的防御作用減弱,外耳道與中耳直接相通,更容易受到中耳影響,引起外耳道炎。 3.耳聾、耳鳴 鼓膜穿孔后,鼓膜的有效振動面積減少,對聲音的敏感度降低,會出現(xiàn)聽力下降的現(xiàn)象,造成耳聾、耳鳴。 其次是對于助聽器佩戴者,往往需要在外耳道放置耳塞,通過耳塞把放大后的聲音傳遞到鼓膜,再傳入中耳和內耳。 而鼓膜穿孔,一方面影響了聲波的有效傳遞,導致助聽效果不好,甚至無法使用常規(guī)氣導助聽器,只能選擇手術植入骨導助聽器,增加了不必要的創(chuàng)傷;另一方面,鼓膜穿孔患者的中耳抵御能力較差,塞在耳道內的耳塞或耳?;蚨鷥仁街犉魇峭鈦砦铮刻烊》湃菀滓鹜舛姥缀椭卸?,出現(xiàn)流水或者流膿,影響助聽器使用。
但是很多人當聽到“手術”二字的時候都會有一點擔心害怕。其實手術也分大小,臨床一般采用的鼓膜修補術的方法為:燒灼法(極小穿孔);刮貼法(較小穿孔);全翻內襯法;夾層法。具體還要根據(jù)穿孔大小、部位等因素采取相應的方法。其實,鼓膜修復就好比修建葡萄園,通過手術在鼓膜缺損處搭一個“葡萄架”,這個架子本身并沒有生命力,術后1個月左右,周圍皮膚的上皮細胞和血管緩慢向“葡萄架”遷移,等待完整覆蓋。隨著植入技術的進步和修復材料的革新,鼓膜修補術的干耳率可高達90%以上。 鼓膜雖然只是一層薄薄的膜,但也不容小覷。當出現(xiàn)鼓膜穿孔,且在一定期限內無法自愈的,應該及早進行手術治療,越早手術效果越好。在術前,耳科醫(yī)生會進行綜合評估,結合個人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案。
|
|
來自: 潘生丁 > 《耳鳴,眩暈,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