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地勢(shì)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2、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坤因其時(shí)而惕,雖危無咎矣。 3、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4、時(shí)止則止,時(shí)行則行,動(dòng)靜不失其埋,其道光明。 5、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少而任重,鮮不及矣。 6、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7、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8、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9、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10、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易經(jīng)經(jīng)典句子 1、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shí)消息,而況于人乎? 2、和順于道德而理于義,窮理盡性以至于命。 3、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4、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fēng)從虎,各從其類也。 5、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發(fā)于事業(yè),美之至也。 6、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shí)而惕,雖危而無咎矣。 7、當(dāng)位以節(jié),中正以通。天地節(jié)而四時(shí)成。節(jié)以制度,不傷財(cái),不害民。 8、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9、損上益下,民說無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 10、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11、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huì)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干事。 12、風(fēng)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13、圣人立象以盡意,設(shè)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其利,鼓之舞之以盡其神。 14、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15、君子安其身而后動(dòng),易其心而后語,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 16、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17、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 18、君子進(jìn)德修業(yè)。忠信,所以進(jìn)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yè)也。 19、天地感,而萬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20、觀乎天文,以察時(shí)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21、剛?cè)嵴撸⒈菊咭?;變通者,趨時(shí)者也。 22、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地勢(shì)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24、善不積,不能出名;惡不積,不能滅身。 25、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百物不廢。 26、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幾乎? 27、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 28、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 29、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30、時(shí)止則止,時(shí)行則行,動(dòng)靜不失其時(shí),其道光明。 31、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fù)行也。 32、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與人方便,隨遇而安。 33、陰陽合德而剛?cè)嵊畜w,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34、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35、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 36、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37、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 38、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 39、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當(dāng)世家,必多殃。 40、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41、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 42、知進(jìn)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43、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44、庸言之行,庸行之謹(jǐn),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45、富有之謂大業(yè),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 46、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47、乾坤感,而萬物化生;圣賢感人至深心,而天地友誼。 48、天地感而萬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49、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nèi),義以方外。 50、有天地,然后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 51、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52、君子學(xué)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53、君子藏器于身,待時(shí)而動(dòng),何不利之有? 54、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55、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56、一陰一陽之謂道,隨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57、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小人道長,君子道消。 58、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 59、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shí)消息,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 60、其行次且,位不當(dāng)也。聞言不信,聰不明也。 61、君子學(xué)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