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曹德旺收到了一封信,上面寫著:許久未見,甚是想念,有時間見一面,可好......直到看到信的落款之后,曹德旺才恍然大悟,連忙訂了車票,生怕不能和這個人見面。 給曹德旺寫信的男人是王以晁,同時也是曹德旺的恩人。當年曹德旺還在莆田的一家小農(nóng)場做技術員,遇到王以晃之后,曹德旺的人生軌跡才徹底發(fā)生了變化。 如果不是王以晁,曹德旺不可能在3年的時間里掙到70000元,也不可能承包后來的高山玻璃廠。 可以說王以晃是曹德旺的貴人,可是當曹德旺再見到王以晃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老大哥和以前判若兩人。原來王以晃被查出了肺癌,時日無多,所以他才這么著急想,他怕自己去晚了就見不到自己的老大哥了。 當他看到自己的老大哥時他十分震驚,原本意氣風發(fā)的老大哥現(xiàn)在躺在家里,身體瘦得像柴火,臉色蠟黃就好像蠟像館的蠟像一樣。 在見到曹德旺的時候,老大哥眼泛淚光,兩人許久不見,看到老大哥這個樣子,曹德旺也哭了。曹德旺坐在王以晃旁邊,王以晃怕把病傳染給曹德旺于是讓曹德旺離遠點,但是曹德旺并不嫌棄他,這讓王以晃甚是感動。 兩個人十分想念兩個人一起打拼的日子,曹德旺讓王以晃安心養(yǎng)病,其他的事情都包在自己身上。 王以晃說:“曹兄弟,我有一件事相求,我死了以后,麻煩你幫我照顧我的孩子們” 王以晃患上肺癌以后,家里拿出所以的錢給他治病,家里現(xiàn)在一窮二白,但是自己還有孩子,想來想去還是曹德旺值得托付。 曹德旺說:“放心,包在我身上,你兒子還沒結婚吧,先把你兒子的婚事給辦了” 可是他兒子還沒有女朋友,那些女生都嫌棄自己家里窮,曹旺德讓老大哥放心,自己會給他兒子介紹一個好人家。 說辦就辦,王以晃的大兒子也是一個憨厚老實的人,曹德旺找了一個靠譜的媒人想給王以晃相親。 女方對王以晃的大兒子很滿意,女方家里并不在意他家有沒有錢,他們覺得王以晃的大兒子很有前途,于是也沒多想就同意了這樁婚事。 曹德旺當時還沒有創(chuàng)辦福耀,手里還沒什么錢,無法支付婚禮的開銷,無奈之下,找到了曾經(jīng)和王以晃一起工作的兄弟們,大家聽說了王以晃的事情都很難過,曹德旺知道如果大家直接給老大哥錢,老大哥是不會接受的。 王以晃大兒子結婚的時候,大家都到場了,每個人都來了紅包和對新郎的祝福,大家一共帶來了1萬塊的紅包,1萬塊在當時很值錢,不僅解決了婚禮開銷的問題,還剩下了一部分給他兒子小兩口。 可惜在王以晃兒子結婚沒多久,王以晃的肺癌還是沒有治好最后離開了人世,沒過多久他老婆也走了。 曹德旺重情重義怪不得能帶領福耀,讓福耀成為全球數(shù)一數(shù)二的玻璃制造商。曹德旺在成為百億富翁以后,也不像其他富豪一樣花天酒地,成天開豪車抱美女,他更多是把自己的精力放到了慈善上。 在他賺得人生第一桶金的時候,他從其中拿出了2000塊錢捐給了自己的母校,今年為了給國家培養(yǎng)科技人才,曹德旺又出資100億建立了福耀科技大學,他承諾在這所大學建成后,自己不會參與運營而是會全權交給國家來管理。 他的自傳《心若菩提》也出版了。他在書中講述了自己的童年經(jīng)歷、白手起家創(chuàng)立福耀集團、再到他成為玻璃大王這一系列的故事。 這本書是曹德旺自己寫的,不同于其他人的自傳,這里沒有高大上的說教,沒有高深的理論講解,只有曹德旺自己的故事,內容真實。 他結合自身的經(jīng)歷,曹德旺從一個小小的玻璃廠采購員做到今天的玻璃大王,他的智慧值得我們學習,在這本書中,曹德旺將自己這些年的人生經(jīng)歷,投資經(jīng)驗,商業(yè)思維以及投資技巧都詳細地告訴了我們。 不論你現(xiàn)在是否事業(yè)有成,還是正在創(chuàng)業(yè)又或者你是剛剛走入職場的年輕人,都應該你讀一讀這本書,在這本書中我們感受曹德旺的智慧,書中有他的商業(yè)思維和投資技巧以及為人處世的風格,我們可以學習。 曹德旺不是專業(yè)的作家,他的文字樸素,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是字里行間都能感受到曹德旺作為一個民族企業(yè)家的愛國之心。 建議大家靜下心來讀一讀曹德旺的這本自傳,也許能夠從中找到新的啟發(fā)。點擊下方即可購買,曹德旺寫這本自傳并不是為了賺錢,他承諾會將這本書的收入獻給公益事業(yè)。也算是對公益盡一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