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婉深痛的送別詩 ——魏文帝曹丕《見挽船士兄弟辭別詩》品讀 中條山客 【品味】 很難想象,這首感人肺腑、催人淚下、難舍難分的送別詩是出身豪門的魏文帝曹丕的作品!挽船士應該就是近代的纖夫罷! 初夏時節(jié),那河邊的樹木已經(jīng)深濃成蔭,那田野的青草已經(jīng)搖曳生風,踏著青色的小道去送別朋友。路漫漫,其修遠,沒有浪漫,只有人生沉重的負重。妻子牽著孩子在路邊哭,兄嫂在旁邊掉淚。古代交通不便,不忍遠別,因為可能一別就是一生。多少年后,妻子變成母親,她或者會忘記了年月,但是,永遠記得河邊柳樹的青色,野草在眼前搖晃,陽光刺傷了淚眼,那淚眼中良人遠去的身影! 起句化用了古詩“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的名句,但在意境上卻比古詩開闊得多。十個字把郁郁蔥蔥、百卉繁盛、楊柳吐綠、生機勃發(fā)的春夏情景展現(xiàn)了出來,給人以麗日和暖、陽光融融的感受。緊接八句筆鋒一轉,則寫離別。艷陽下卻是催人淚下、難舍難分的分別場面:妻子淚流滿面,牽衣曳袖;丈夫徘徊安撫、欲言又止,懷抱幼兒,聲咽泣下,兄長與嫂子在旁邊默默掉淚。催促聲、挽留聲、離別的叮嚀囑托、恩愛的脈脈情腸,混雜著麗日的清香、鶯鶯的鳥語。離別氣氛的極力渲染與春光融融的貼切感受,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致使美景黯然失色,悲憫驟然升上,具有身歷其境的藝術體味。而牽衣、抆淚、附(同撫)、托一系列動作的連鎖效應,則又清晰地揭示了游子行將離別時與親人依依不舍的復雜矛盾心理,真切地傳達了纖夫樸素的夫妻之愛與父子之情。寥寥數(shù)語,卻形象鮮明,一幅哀婉深痛的春夏之交送別圖維妙維肖地呈現(xiàn)于我們面前,形神兼?zhèn)?,余意深長?!柏擉幸闹郏柨食2伙??!边@是一個出遠門做纖夫的行者,這兩句把他終日勞累、食不果腹的悲苦遭遇表現(xiàn)了出來,與平敘中隱含著無限辛酸,是對生活的感嘆,深刻內(nèi)涵的自責自怨中結束全篇,語意深長,令人嘆息不已! 【原文】 郁郁河邊樹,青青野田草。 舍我故鄉(xiāng)客,將適萬里道。 妻子牽衣袂,抆淚沾懷抱。 還附幼童子,顧托兄與嫂。 辭訣未及終,嚴駕一何早。 負笮引文舟,飽渴常不飽。 誰令爾貧賤,咨嗟何所道。 【注釋】 郁郁:茂密。牽衣:牽拉著衣襟。袂(mèi):袖子。抆(wen):擦拭。還附:跑過來歸附著。顧托:拜托。辭訣:告別的話。嚴駕:準備好車馬。一何:多么。笮:竹索。文舟:畫船。咨嗟:嘆息,此句意為有什么可嘆息的呢! 【今譯】 河邊綠樹蔥郁正繁茂,田間青草翠嫩多妖嬈。 可是我的朋友啊,他將離開故鄉(xiāng)赴萬里外遙遠的客地。 妻和兒子哭著扯他衣袖,擦完淚三人相互擁抱。 他把幼兒還到妻手里,轉過身來拜別兄和嫂,拜托他們照顧妻子兒女。 可惜呀!艱難的告別還沒結束,車馬夫就在催促趕路。 可嘆哪!肩搭竹索拉著彩飾船,多少年來常常饑渴不飽。 是誰害你貧賤又痛苦?他嘆著自言自語,說啥聽不著。 2021年11月24日星期三,上陽書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