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文 高一選科、選課時,家長們經(jīng)常說物化生是學霸組合,如果物化必選,則不要選生物,避開學霸。那么,物化生真的是學霸組合嗎?不選生物就能避開學霸嗎? 物化生是不是學霸組合,我們從源頭說起。每年高考,理科的最高分要高出文科幾十分,理科分比文科狀元還高的學生有上千人。所以大家都認為理科生中學霸云集。理科的高分為什么這么多呢?首先不可否認,理科的優(yōu)秀學生的確很多;其次,理科的人數(shù)也很多,高分學生自然也就多;再次,理科的課程特點比較容易得高分,物理、化學和生物,只要答對就是高分、滿分,文科則不然,文科課程的特點就是不容易的高分。 在2018年以前,河北省高一也分科、選課,只不過很單一。選科:要么選文科,要么選理科;選課:一旦選了文科,就是歷史、政治和地理,要是選了理科,就是物理、化學和生物。選科和選課是同時進行、同時完成的。這就帶來一個問題: 選理科的學生,理科三科一定比文科三科成績好嗎?很多學生考慮到將來高考的競爭激烈程度和就業(yè)難易程度,即使理科成績不如文科,也會選理科。實際上,選理科的學生,自己的化學、生物未必就比自己地理、政治學得好,但是沒辦法,選理科,就必須選化學和生物。這種情況并非只存在于成績一般的理科生中,頂尖學霸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 從2018年開始,河北省實行新高考,再到2021年的選課新政策,實際上就是給了學生優(yōu)化自己成績的機會,可以從化學、生物和政治地理中選自己更拿手的學科參加高考。所以原來的2018年以前的理科生分成了物化生、物化政、物化地,甚至還有物生地、物生政和物政地六種組合。哪個組合里都有學霸,選生物的學生都是因為自己的生物學得好,選地理的也都是感覺自己地理學得好的學生。 也并不是2018年前分文理科時,能考985和211的學生依然還選物化生,人家一樣也需要通過優(yōu)化學科組合來提高成績,增強自己的競爭力。所以,不存在不選生物轉(zhuǎn)而選地理或政治就可以避開學霸的說法,哪個組合都有學霸,選地理和政治的學生這兩科也一樣不弱。另外,化學、生物和政治、地理是賦分制,賦分多少只與自己本單科的成績位次有關(guān),與所選的學科組合沒有任何關(guān)系。 所以,放棄自己的優(yōu)勢學科生物,而選相對較弱的政治或地理來躲避學霸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
|
來自: 新用戶8972ieI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