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冬天,東北人“烤著暖氣吃雪糕”。讓我一想牙都哆嗦!可是那邊的朋友說,他們也是沒辦法。不吃燥得受不了,早晨起來嘴唇都干得扎手。
大家是不是有這樣的感受:暖氣一來,屋里的濕度計指針像被狼攆的兔子,沒命般地往下跑。呆在屋里,整個人就像瞬間從江南水鄉(xiāng)被扔進了撒哈拉沙漠,哪兒哪兒都干。
特別是嬌嫩的嘴唇更是“災(zāi)難深重”,起皮、干裂,甚至皸裂。有的人用舌頭舔,越舔越干。
怎么把自己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呢?今天就教你在家用中醫(yī)的智慧,DIY一支護唇膏、一碗滋陰湯,讓你從里到外地水潤起來。
像我每年冬天都有用唇膏的習(xí)慣,學(xué)中醫(yī)后特別喜歡自制實用且健康時髦的小東西。
材料:蜂蠟8g、椰子油20g、維生素E1粒、玻璃容器、量杯、攪拌棒、唇膏管、酒精

步驟:
1、準(zhǔn)備工作,用棉球蘸酒精把唇膏管內(nèi)外消毒一下,或者紫外線消毒,不可開水燙
2、20克椰子油,8克蜂蠟,1粒維生素E,倒進玻璃容器,隔水加熱,不能蓋蓋

3、杯中徹底融化后,趕緊倒入量杯中,一支支去灌裝,溶液不要一下子倒?jié)M,先到8成左右,冷卻后膏體會有小洞

4、最后小心翼翼把洞口補上,膏體非常細膩潤滑,完美成功
半小時搞定,而且用我這個配方,一步步操作,成功率百分之百。
冷卻成型的唇膏,我第一時間給媽媽用了,媽媽說非常滋潤,和超市賣的唇膏一樣!關(guān)鍵是用的材料都是可以吃的,小朋友也可以放心涂。

蜂蠟是年輕工蜂為了構(gòu)筑蜂巢和封蓋蜂房而從蠟腺分泌出來的脂肪性蠟狀固體,你可以理解成蜜蜂蓋房子的混凝土。
蜜蜂把它抹在食物上面,怎么放都不會腐敗變質(zhì),什么時候想吃,拿來就是。比人類的冰箱不知好上多少!

早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蜂:“主治下痢膿血,補中,續(xù)絕傷金瘡,益氣,不饑耐勞”。
它有很好的防潮、耐水性,所以一些中藥蜜丸的包裝上就用蜂蠟,能防止蜜丸受潮、霉變。
包括現(xiàn)在,由于它出色的乳化性,也常被用于乳液、口紅等化妝品中,既保護皮膚水分,透氣性也好。如果大家能買到農(nóng)村土蜂蠟更好。
椰子油是所有油脂里氣味最溫柔的,奶甜奶甜的。雖然山茶油也可以制作,但做好后我總感覺有一股菜油味,好像吃完飯沒擦嘴一樣。
維生素E,藥店就有賣的,2塊錢就能搞定。
東西好,比例也得恰當(dāng)才好用。我前后試了兩批,第一次是5:1,椰子油50g,蜂蠟10g,這個比例做出的唇膏,膏體太軟,一抹就軟糊糊的,涂得太厚重。
第二次調(diào)整了一下,20g椰子油,8克蜂蠟,這次膏體的堅硬度、乳化度、光滑度,都非常理想,大家可以放心大膽嘗試。

總結(jié)一下,DIY唇膏容易踩坑的地方:
1、蜂蠟融化需要時間,請耐心等待,不要心急
2、盡量挑選粗一點的唇膏管,溶液容易倒入
3、第一次先倒80%混合液,等成型后,再倒入剩下的混合液把洞洞補上
4、自制的唇膏由于沒有添加任何防腐劑,保質(zhì)期一般3-5個月,用到明年開春即可。
潤唇膏可以護唇一時,內(nèi)部的深層“補水”更不能少!
學(xué)中醫(yī)就是要從里到外,呵護自己。
很多人補水的概念很單一,以為補水只是單純喝水,只是往臉上拍拍乳液、精華。
錯!
對于那種身體從內(nèi)而外的干燥,從中醫(yī)角度來說,是由于陰津不足,肌膚失養(yǎng)所致。

你想啊,如果人體的陰液虧耗了,陰液不能濡養(yǎng)人的肌膚、孔竅、內(nèi)臟,就像車子沒有潤滑劑了,各個零部件就會摩擦生銹,身體則出現(xiàn)各種干燥、內(nèi)燥。
《黃帝內(nèi)經(jīng)》解說的很清晰∶諸燥枯涸,干勁皴揭,皆屬于燥。在外則皮膚皴揭,在上則咽鼻焦干,在中則水液衰少而煩渴,在下則腸胃枯涸,津不潤而便難,在手足則痿弱無力。
在外則皮膚干燥,在上則喉嚨、鼻腔干燥,在中焦則口渴心煩,在下則大便干燥。
就連女人更年期的脾氣煩躁,五心煩熱,都是缺少陰液的滋潤。
這樣的千年“大旱”,靠喝水能解決嗎?
肯定不能!水喝進身體以后,要經(jīng)過脾的運化、肺的宣發(fā),最后只有一點點能到達皮膚。指望這點水給皮膚“救災(zāi)”?一杯水能滅一車火嗎?
正確的做法而是給身體滋養(yǎng)陰液,糾正陰液虧虛,從而生津潤燥。
中醫(yī)術(shù)語叫滋陰潤燥,把滋陰做到位,燥情自然緩解。
正如《內(nèi)經(jīng)》所說:陰得滋而火殺,液得潤而燥除,源泉下降,精血上榮。
陰血充盈,精血上榮,皮膚自然而然也好了,這比擦什么護膚品、保健品都強,所謂養(yǎng)于內(nèi),美于外。
這個入冬就開始喝的滋陰湯,養(yǎng)血又養(yǎng)陰,標(biāo)本同治,上下皆潤。
配料:墨魚干一只、排骨3塊、蓮藕半個、胡蘿卜半個、麥冬5g、玉竹5g、北沙參5g、生姜5片(此方可夠3-5人份)
做法:
1、提前將墨魚泡水,中途可換1-2次水,蓮藕、胡蘿卜切塊,麥冬、玉竹、北沙參洗凈
2、把排骨焯水后,所有食材一起放入燉鍋(帶點肥肉的排骨更理想,墨魚需要帶點葷腥好吃)
3、選擇煲湯模式3小時,開蓋后加適當(dāng)鹽調(diào)味,將湯和食材一起吃掉

墨魚,是養(yǎng)血滋陰的寶貝,女子一生不論經(jīng)、孕、產(chǎn)、乳各期,食用墨魚皆為有益。女人一定要學(xué)會善用墨魚,中醫(yī)古籍《隨息居飲食譜》說它“愈崩淋、利胎產(chǎn)、調(diào)經(jīng)帶、療疝瘕,最益婦人”。
婦女食用有養(yǎng)血、明目、通經(jīng)、安胎、利產(chǎn)、止血、催乳和崩漏等功效。

在隔水燉3個半小時候,墨魚肉和骨頭都已燉化,自動分離了,肉肉也分成幾大片。墨魚骨也是一味中藥,叫烏賊骨,具有止血斂精的作用,常常焙干后才能入藥。
湯里濃中帶清,有淡淡的海鮮味和淡淡的藥材香氣,我一口氣喝了兩大碗,肉肉也被我干掉了,非常有嚼勁。
北沙參+麥冬+玉竹,是滋陰方里的常用搭配,具體說說:
北沙參,甘,微苦,微寒。它可以養(yǎng)陰清肺,益胃生津。
參,我們之前介紹過很多,像人參雖然大補元氣,但是青壯年、婦人兒童都不能輕易服用,特別挑體質(zhì)。

但是有一些參,可以放心服用,比如黨參補脾肺之氣,西洋參補氣養(yǎng)陰,而北沙參也是一款輕量級的補益品,它是清補的藥,既不會像人參那么峻猛,也能緩緩濡養(yǎng)肺陰、胃陰。
玉竹,甘,微寒。歸肺、胃經(jīng)。養(yǎng)陰潤燥,生津止渴。我們在南方的火鍋、豬肚雞里面,常常會配上玉竹,其它肉質(zhì)都燉的軟趴趴,但是玉竹吃起硬脆脆的,口感很好。

麥冬,甘,微苦,微寒。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胖胖的麥冬,也特別適合陰虛體質(zhì)食用。
這里要提醒大家一下,墨魚湯里,一定要多放幾片生姜,它既是調(diào)味劑,可以去腥,又是藥物。
在滋陰類藥膳中,搭配一點辛香藥物,可達到滋而不膩,補中兼行的作用。
一年四季,春生夏長,秋潛冬藏。
冬天是深藏的季節(jié),可是很多人冬天都喜歡吃得熱辣熱辣,什么火鍋、麻辣燙,總是讓人這次想下次,吃了還想吃。吃得口角生瘡,口干舌燥。
但凡辛辣刺激的食物都容易傷胃陰。燥邪傷肺陰,辛辣傷胃陰。怎么辦呢?
這碗墨魚滋陰湯通通都可以照顧到。與很多油膩的滋補湯不同,這碗湯喝完嘴里依舊清爽,對女性的滋補更是有奇效!一碗下肚,就好像六月天喝杯酸梅湯一樣渾身舒爽!
滴滴滴~
學(xué)中醫(yī)·曬筆記活動
投票倒計時,還剩最后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