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指環(huán)王重映了,因為我已經(jīng)看過好多遍了,就沒有去電影院看,也沒怎么關注,但是聽說很多看完的人都抱怨這部電影時間太長了,劇情缺乏新意,沒有高潮,看得人昏昏欲睡。可是,這是部商業(yè)片啊,在當年可是部史詩級別的電影啊,怎么會有這樣的評論。于是搜了搜,對于這部片子的評論,確實如網(wǎng)上傳言的那樣。盡管這么多人打了一星,但是《指環(huán)王》的史詩地位依然無法撼動,在豆瓣上評分很快升到了9.0,豆瓣top250排名58。第一部《指環(huán)王》是2001年上映的,至今已經(jīng)過去20年了。假如有個孩子是從這部電影上映那天出生的,到現(xiàn)在也20歲了,這個年紀的青年會有自己評價事物的標準,跟他的父母基本上是不一樣的。就拿我來打個比方吧,我媽愛看婆媳劇跟宮廷劇,我爸愛看抗日劇跟戰(zhàn)爭劇,而我,凡是他們看過的劇,我基本上都不喜歡看。《指環(huán)王》也一樣,一部分是喜歡他的老觀眾,一部分是新觀眾,喜歡的標準自然不一樣。而且,20年的時間也太長了,長得足夠改變一代人的審美。想當年,《大話西游》剛上映時,因為太超前了,大家根本看不懂,票房慘不忍睹,罵聲更是不絕,周星馳的公司直接賠到破產。幾年以后,終于有一個看懂它的人了,再幾年之后,終于又有一個看懂它的人了,越來越多的人把它奉為經(jīng)典。再比如金庸的小說,雖然故事性極強,但它卻有極強的年代性,原樣翻拍并不能保證不會出問題,大概率會賠錢;但是改編,假如出了問題,基本上不會賠錢。于正的《笑傲江湖》把東方不敗改成女人,跟令狐沖談戀愛,你說這改編很傻X吧,可是又大獲成功,陳喬恩版的東方不敗人氣更是勝過了女主角任盈盈。我當年也不喜歡的,現(xiàn)在居然有點喜歡了。文藝作品本就是跟隨著時代的潮流的,時代變了文化自然就變了,以前流行的元素跟文化放在現(xiàn)在就會有點不合適,大家都喜歡的,那就是喜歡,大家都不喜歡的,并不一定能證明這部文藝作品有問題,但能夠說明不喜歡沒有什么沒錯。《指環(huán)王》是一部美國電影,本就是一個西方的故事,有精靈,有小矮人,有巫師,東方的觀眾不喜歡看、看不懂自然沒什么問題,要知道我們以前的類型片有武俠,有鬼片;現(xiàn)在多了穿越和修仙。東方的電影在西方?jīng)]有市場,西方的電影在東方欣賞不來這很正常,這畢竟是文化的沖突,接受是需要時間的。星球大戰(zhàn)在美國票房基本上可以封神了,在中國慘不忍睹,因為多數(shù)人根本不愛看,大家根本沒有那個情懷。你說那也不能無腦打1分吧,無腦打1分跟無腦打10分有什么區(qū)別呢,抱著主觀的態(tài)度去評分怎么可能做到客觀。而且,這世上的傻X是無時不在的,總是存在于某個角落。我是很喜歡看這些好萊塢大片的,時長并不能評價一部電影好壞的標準,甚至可能成為加分的標準,比如《扎克施耐德版正義聯(lián)盟》跟《喬斯韋登版正義聯(lián)盟》,這完全是兩部電影。有人想出了辦法,那就是剪輯跟講解,抖音上鋪天蓋地都是這樣的視頻,你想不看都難,沒辦法,誰讓他們文案做得好。三分鐘看完一部《指環(huán)王》,十分鐘看完《指環(huán)王》三部曲。按照這速度,接下來就是一小時過完你的一生,兩小時投胎重生。不得不佩服,視頻剪輯者的概括能力真的太強大了,一部時長兩小時甚至更長的電影能夠濃縮成3分鐘,那么按照一天睡八小時,工作八小時,工作還得建立在純粹工作,不摸魚的狀態(tài)下,再撇除一些下班后的雜事,大概兩小時,最后還剩下六小時。這么算下來,一天能夠看完120部電影。雖然是碎片化的時代,但是要這么趕嗎,不能保留一些神秘感嗎?但是,你要說,我寧愿刷兩小時抖音,都不愿意安安靜靜看一部兩小時的電影,那我也沒辦法,畢竟我也不能強迫你去上一頭豬啊,被勉強是很痛苦的,勉強別人甚至更痛苦。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消亡,你不能阻止這屆年輕人去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這是他們的自由。我喜歡看《大時代》, 我也接受你喜歡看《小時代》,但我就是想揍你一頓,這沒差,你可以不服,但你不一定揍得過我,因為我人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