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書法老師,經(jīng)常聽到別人問我,毛筆入門,選什么字帖入手比較好,為什么有的說唐楷入手,有的說篆隸入手。為此專門寫了一篇小文,跟小白掃掃盲啦。 現(xiàn)在比較常見的入門字帖為《多寶塔碑》《顏勤禮碑》《九成宮》《玄秘塔碑》等居多,這些入門可不可以? 當然可以,但是如果想系統(tǒng)學習書法的話,這幾本字帖還不夠用! 我的建議是篆隸書入手,寫到對線條,點畫造型有一定理解的時候再學習唐楷,絕對會事半功倍,會比直接學習唐楷好。而且篆隸書寫好了,是能滋養(yǎng)其他書體的,受益無窮。 作為書法專業(yè)的學生,大一開學第一節(jié)專業(yè)課就是篆書,幾乎所有的院校都是這樣,可見從篆書入手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那么,篆書又該學什么? 篆書分為大篆、小篆??梢韵葟男∽_始,如果有老師指引并且練習強度大,可以首選李斯《嶧山碑》或者李陽冰《三墳記》等鐵線篆。鐵線篆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訓(xùn)練對毛筆線條掌控的穩(wěn)定性和空間構(gòu)造均衡性,但是弊端同樣很明顯,容易把字寫得死氣沉沉,沒有節(jié)奏,只會用一種感覺來寫字。所以練習到一定時候就可以換帖了。 左《散氏盤》,右《毛公鼎》 鐵線篆寫后可選鄧石如《白氏草堂記》吳讓之《與朱元思書》等。清代篆書可多多下功夫,用筆的豐富性上會比鐵線篆強很多,更能理解書法中的用筆節(jié)奏。在寫清篆的同時也可兼寫大篆,如:《散氏盤》《毛公鼎》,這樣配合起來臨寫,更能理解篆籀氣,理解用筆。 不要聽信老一套的說法,一本字帖寫到頭,不寫好不能換帖。這種理念在現(xiàn)在看來是很過時了,現(xiàn)在講究的是營養(yǎng)均衡,缺什么補什么。 經(jīng)過篆書的練習,接下去就可以開啟隸書的學習了。隸書的取法選帖,一定要選擇漢代隸書,不要直接從清代入手,最不能的是學習現(xiàn)代人的隸書,切記!切記! 漢代的隸書作品很多,我們先從最經(jīng)典的入手,具體哪一本字帖開始,可根據(jù)自己審美來,這些經(jīng)典的隸書水平相差不會太多。有:《曹全碑》《張遷碑》《禮器碑》《乙瑛碑》《石門頌》等。練習的時候,我建議把隸書寫大,放大臨摹,大概一個字15cm-20cm左右。這樣的好處在于能訓(xùn)練膽子,訓(xùn)練鋪毫能力,也能把缺點跟著放大,一目了然,我們更好及時調(diào)整。 隸書的版塊很多,有廟堂碑,有摩崖石刻,有簡牘,有民間磚石瓦當?shù)龋瑢﹄`書想深入者,可從這些版塊中繼續(xù)探索學習。 左《曹全碑》,右《張遷碑》 左《禮器碑》,右《石門頌》 篆隸書寫完了,可以開始學習唐楷了嗎? 等等,再等等! 我們還有魏碑沒寫呢。 但是魏碑系統(tǒng)龐大,眼花繚亂,水平有高有低,我們就選擇經(jīng)典的先臨寫就可。如《石門銘》《瘞鶴銘》,這類是屬于摩崖楷書,氣象恢弘,篆籀氣極濃,剛好能把前面學習的篆隸書在這里消化一下。魏碑中還有偏方筆的,如《爨龍顏碑》《李璧墓志》《始平公碑》等,方筆居多,刀刻感明顯,力量感強,學習這個要注意了,不要過于強調(diào)學習碑中的“刀法”,多理解理解筆意,寫這類我建議的方法還是用篆隸書的用筆來,用篆隸書的方法來寫魏碑,能一定程度上化掉一些造作,還能多些“古氣” 上《爨龍顏碑》,下《始平公造像》 上《石門銘》,下《瘞鶴銘》 接下來我們可以進入到隋唐楷書系統(tǒng)了,為什么有隋呢? 因為隋代有個書法作品繞不過,那就是智永《真草千字文》。 智永正草千字文 智永是王羲之的后裔,書風也是王氏一脈的,王羲之很多經(jīng)典的筆法都能在智永這體現(xiàn)。用筆精妙又是墨跡本,相比之前學習的碑刻更能直觀顯現(xiàn)古人筆法,這一點對學書者大有裨益。 學習此帖我們彌補用筆細節(jié)精度,又能以此進入到唐楷學習,起到了一個過渡作用。 所以此帖要下點功夫! 到唐代后,經(jīng)典的作品更是多,同樣,我們也得選擇合適的,適合現(xiàn)階段訓(xùn)練用的。既然作為系統(tǒng)訓(xùn)練,那就不能死守一家,多方面的選擇,才更能懂唐代的“尚法”。初期可選擇的書家和作品有:褚遂良《陰符經(jīng)》《雁塔圣教序》,顏真卿《顏家廟碑》《自書告身帖》《勤禮碑》,歐陽詢《九成宮》《化度寺碑》,柳公權(quán)《玄秘塔碑》。這是列舉其中的經(jīng)典作品,風格大不同,可作為訓(xùn)練用。還有很多經(jīng)典作品可在以后自己選擇學習。 左《顏家廟碑》,右《雁塔圣教序》 左《自書告身帖》,右《陰符經(jīng)》 學習到唐代楷書的時候,我建議行書的課程可以安排起來了。練習行書對楷書同樣是有滋補作用的,更能理解筆勢的連貫性。 行書的入手字帖,不建議直接上手王羲之《蘭亭序》?!短m亭序》好比《九陰真經(jīng)》,你沒有一定的內(nèi)功基礎(chǔ),直接開練,最后只能是走火入魔!等到有了吸收提純能力的時候,再來學習《蘭亭序》,只需學習幾招,便可名滿天下。 《蘭亭集序》 行書入門的字帖我建議米芾或者趙孟頫。 這兩家的作品都以墨跡版為主,又是王氏書風一派又有創(chuàng)新,先學習這更好體會到行書用筆。 米芾可先從兩個長篇開始《苕溪詩帖》《蜀素帖》,熟悉米芾用筆特征后再開始臨他的尺牘。 趙孟頫可從《臨圣教序》《洛神賦》等開始,最后可在趙孟頫尺牘多下功夫,他的尺牘水平比長篇高很多。 有了初步的行書基礎(chǔ)后,要往上追“二王”或下溯明清,“董其昌、王鐸、黃道周”等。 《苕溪詩帖》 ![]() 《蜀素帖》 ![]() 《洛神賦》 ![]() 趙孟頫《臨圣教序》 上面所講皆是一家之言,自己有過實踐,有一定效果,但不代表完全正確和適合所有人。每個人學習書法的目的都不一樣,這篇文章所講的適合系統(tǒng)專業(yè)學習的。如果學習目的單純,就想把字寫好看,那選擇一種規(guī)整的隸書或者楷書就夠了。 書法的學習方法有很多,只有找到正確方法和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再來下功夫,才不會走彎路。 最后預(yù)祝大家生活愉快,學習進步! 文中列舉字帖 篆書:《散氏盤》、《毛公鼎》、李斯《嶧山碑》、李陽冰《三墳記》 隸書: 《曹全碑》、《張遷碑》、《禮器碑》、《石門頌》、《乙瑛碑》 楷書:《爨龍顏碑》、《石門銘》、《瘞鶴銘》、《李璧墓志》、《始平公碑》 《智永千字文》、《雁塔圣教序》、《陰符經(jīng)》、《顏家廟碑》、《自書告身帖》、 《顏勤禮碑》、《九成宮》、《化度寺碑》、《玄秘塔碑》 行書:《苕溪詩帖》、《蜀素帖》、《趙孟頫臨圣教序》、《洛神賦》 |
|
來自: 理想192qoteiwo > 《書法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