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書生借宿古廟,遇到一位綠衣女子,兩人相談甚歡,便夜夜私會。廟中和尚發(fā)現(xiàn)書生日漸消瘦,得知書生與一綠衣女子私會,直呼大事不好,便讓書生在半夜時分用水潑那綠衣女子,書生因此逃過一劫。 蘇州府有個叫步敬云的年輕書生,他文采風(fēng)流,相貌端莊,還不曾成親。步敬云一心想走科舉之路,為了專心讀書,他在一座古廟里借了一間屋子,專心在里面讀書。 一日,步敬云讀書到深夜,只見窗戶被一陣風(fēng)吹開了,他放下書本起身關(guān)窗,忽見月華水傾瀉而下,便出門賞月。他走到廊下,看到那里早已坐了一位綠衣女子,那女子不知為何何事正埋頭哭泣。 步敬云見那女子哭得傷心,便上前去安慰,不料那女子一抬頭,步敬云便被她的容貌驚艷了。只見那女子生得臉如春日桃花艷,眉似初春柳葉青,一雙明眸秋水潤,檀口輕盈幽蘭香,如此絕色佳人,令人一見傾心,步敬云看著那女子忍不住心猿意馬起來,便問起她的來歷。 綠衣女子自稱叫翠袖,她生母早逝,被惡毒繼母逐出家門,因無處可去,才暫且在古廟內(nèi)安身。步敬云問她的家在何處,翠袖便說她家在城南的紫竹園附近,兩人有問有答,逐漸聊了起來。 步敬云與翠袖相談甚歡,兩人都舍不得和對方分開,便私定終身同榻而眠,如同做了夫妻一般。轉(zhuǎn)眼半個月過去,在此期間,翠袖每晚都來與步敬云私會,步敬云卻逐漸感到身體不對勁。 步敬云一向身體康健,自從與翠袖在一起以后,他就覺得身體很虛弱,像是生病了一般。前來給步敬云送飯的小和尚發(fā)現(xiàn)步敬云日漸消瘦,眉宇之間黑氣環(huán)繞,感覺情況不對勁,便將這件事告訴了寺廟的方丈空智和尚。 空智和尚前來探望步敬云,他發(fā)現(xiàn)步敬云身上的陽氣損失大半,直呼大事不好,便告訴步敬云他是被妖怪纏上了,若是那妖精再來糾纏,只怕步敬云會一命嗚呼。 不管空智和尚怎么說,步敬云卻堅定地認為翠袖不是妖怪,更認為翠袖不會傷害自己。空智和尚見步敬云如此致命執(zhí)迷不悟,便對步敬云說道:“今晚那女子再來找你,你在半夜時用水潑她,看她會有何反應(yīng)?!?/span> 步敬云為了證明翠袖不是妖怪,當(dāng)翠袖再來找他時,步敬云等到半夜時分,翠袖睡著以后,果斷端了一盆水潑在翠袖身上,接下來發(fā)生的一幕,卻完全出乎了步敬云的預(yù)料。 只見床上的被褥都被水潑濕了,翠袖身上卻絲毫未濕,隨后翠袖在步敬云的眼皮底下變成了一枚芭蕉葉。步敬云親眼所見,這才知道崔云是妖怪變的,這下他終于相信了空智和尚的話。 后來,步敬云跟隨空智和尚一起去了城南的紫竹園,兩人經(jīng)過打聽得知,紫竹園內(nèi)有一叢芭蕉年代久遠,而人們也時常在紫竹園附近看到一綠衣女子,她就站在路邊,主動與往來的男子搭訕,行為舉止十分輕浮。 步敬云知道翠袖就是那叢芭蕉變的,他惱恨翠袖戲耍自己,還吸走他的陽氣,步敬云便找來一把斧頭將芭蕉砍了,芭蕉被砍之時流了很多血,從那以后,附近再也沒有怪事發(fā)生了。 后來,步敬云逐漸忘記了翠袖,他努力讀書,最終考取功名,成了一代清官。 編者的話:人們常說緣分是很奇妙的事情,當(dāng)我們遇到送上門的桃花運時,一定要睜大眼睛,仔細辨別,對于不熟悉的陌生人,我們一定要保持戒心,不要隨便相信對方,多一份警惕,或許就不會上當(dāng)受騙。 聲明:本故事為虛構(gòu)民間故事,取材自民間傳說、怪談、神話、故事、傳奇等,旨在傳承、拓展、發(fā)展中國民間文化遺產(chǎn),切勿與封建迷信掛鉤! 撰稿人:花小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