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50分) 啄木鳥是怎樣捉到害蟲的?其實,它也不知道害蟲在哪里,它必須將一棵棵大樹從根到梢檢查一遍、敲打一通。啄木鳥靠啄樹干來判斷里面有沒有蟲子——發(fā)出來的聲音是空的,說明樹干被蛀空了,里面有蟲子;聲音是實的,說明樹干沒有被蛀過,里面沒有蟲,它就會另換一處,繼續(xù)敲擊樹干……在發(fā)現(xiàn)蟲子之前,啄木鳥也別無他法,只有不停地試錯,才能發(fā)現(xiàn)蟲洞。試錯是啄木鳥每天必須進行的工作,盡管這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一家跨國公司在招聘管理人才時,有一道必考題:你近幾年犯過哪些建設(shè)性錯誤?如果沒有,則必遭淘汰,因為,這樣的人不是該公司需要的開拓型人才。 請你根據(jù)對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敘述生活經(jīng)歷,或論述其中道理,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寫自己的經(jīng)歷感受,可以講述身邊的故事,也可以發(fā)表議論;②題目自擬,文體為記敘文或議論文,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襲和套作;④文中不要出現(xiàn)自己的真實姓名、校名等。 鈴蘭開在試錯中 鄒筱洋 語文得分104(作文得分46) 長郡雙語年級第二 暑假里,為了給媽媽準備生日禮物,也為提前感受一下物理電學,我買回了一個DIY鈴蘭小夜燈,準備自己組裝后送給媽媽。 拆開包裝,塑料袋里裝著電路板、電線、燈泡、鈴蘭花和玻璃燈罩。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種鈴蘭花的園丁,彷佛看到了新開的潔白鈴蘭。 因為沒有一點兒電學知識,我只好對著簡略的說明書看,書上怎么畫的我就怎么拼。在牽強地把所有材料都用過后,我懷著激動的心情按下電源,可是什么都沒發(fā)生。 我種下的鈴蘭在驚雷中蟄伏,它是死了嗎?為什么不長出哪怕小小的一片芽呢? 我焦躁地把電線拆下,又按著圖紙接了一遍,依然沒用,沒有辦法,我只能嘗試求助。我把圖片發(fā)給商家,想讓他幫我看看,他的回復卻總是出現(xiàn)“短路”“串聯(lián)”這些我看不懂的字眼,我只好捧起物理書,借助網(wǎng)絡(luò)體會書中的文字。 一個下午過去了,天變得昏暗,我揉了揉酸痛的眼睛,打開臺燈,按照商家說的聯(lián)好了電路,按下開關(guān)。鈴蘭長出來了,雖然在暮色里它的光是那么暗淡,但它依然給勞累的園丁帶來了慰藉,亮著希望的光明。 我開心極了,正準備給鈴蘭罩上燈罩,突然,燈無聲地滅了。毫無征召地,鈴蘭花謝了,花瓣散落一地,天地間只留下混沌黑暗。 我不知道哪里出了錯,我詢問商家,商家也看不出來,我上網(wǎng)搜集原因,得知可能是接觸不良、短路、斷路,然后便再無頭緒,只能一個一個試,一個一個排查。 那種迷茫感令人絕望。每一次修改后,我懷著希望打開開關(guān),結(jié)局總是失望,我的眼睛快挨著電線板了,打著光,手不停地控制鑷子,接好電線。一個人,一堆電線,幾朵鈴蘭花,一盞燈。我接連兩天不停的嘗試,不停的失敗。在第二天晚上,我的操作愈發(fā)嫻熟,嘗試了多種方法后,接通電源,燈泡竟亮了。 我興奮極了,連忙組裝好剩下的零件,欣賞著發(fā)出瑩潤白光的可愛鈴蘭,頓時覺得一切都努力都值得。 在兩天的試錯中,我學到了一些電學知識,我變得更有耐心,更沉得住氣。我的思維得到了鍛煉,我知道有些時候思路要發(fā)散,要積極創(chuàng)新。 犯錯與試錯是無可避免的,它會消耗大量的時間精力,也會助人成長,到達繁華的彼岸。 在試錯土壤中長出的鈴蘭,靜靜靠在我身邊,它的光澤驅(qū)散我對試錯的迷茫,以試錯為翼,飛越冗長的黑暗,到達光明的彼方! 房子老師點評: 這是小鄒同學的考場作文,語言平實,卻處處扣題,從標題到內(nèi)容安排都能緊扣這次材料作文的立意——“在試錯中成長”,試錯的過程描述的曲折細膩,試錯之后的收獲帶來的成長又能恰當點題,這非常難得。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