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最大的幸運,就是人心都往一處使,能在風雨中攜手共進。 而一個家庭最大的不幸,就是人心不齊,為了一己私欲互相內斗,爭吵不斷。 家庭不寧 諸事不吉 家是什么? 《朗讀者》里,董卿曾說:“家是一個有溫度的詞,它不僅是我們身體休息的地方,更是我們心靈停靠的港灣?!?/strong> 對于家中的老人來說,家是晚年享福的地方; 對于身為家中頂梁柱的夫妻來說,家是最好的港灣,疲倦迷茫的時候,回到家,心里便安定,就有了進取的動力; 對于孩子來說,家是成長最好的搖籃,也是最好的學校,成長的環(huán)境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未來的人生。 但是,我們身邊有很多的家庭,整日爭吵不休,家人之間互不體諒,整天雞飛狗跳,成為讓人躲避不及的地方。 當家庭不寧,家人不和,人心不齊,家不再是港灣,而變成了牢籠和枷鎖。 很多人一生最大的錯誤,就是把最壞的情緒留給家人,卻把最好的態(tài)度留給外人。太過在意外人的眼光,而傷了最珍貴人的心。 我們常常需要走過很多彎路,才最終明白: 家不是戰(zhàn)場,不必論誰勝??; 家不是賭局,不必爭個輸贏。 爭吵不休,終日不寧的家庭,充斥著怨氣,影響的是整個家的福氣。 格局大的家庭 懂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家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幸福有愛的家庭里生活,人心齊,生活才有奔頭。 真正有格局的家庭會懂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 電視劇《知否》里,盛明蘭的父親盛纮就十分重視“家和萬事興”。 在他眼中,只要能壓下去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只要家里的事情不要鬧到外面去,保全自己的官聲和臉面,就是天下太平,家庭和睦。 可是,這種表面一團和氣,暗地里各自為營的家庭關系,終將是走不長久的,所以盛家最后才會多次差點釀成大禍。 可見,如果家人之間不能克己復禮,遇到困難家人不能攜手共度,那么眼前的經營終究是夢里黃粱。 只有家人之間坦誠相待,同氣連枝,共榮共損,這個家才會越走越好,越過越有福氣。 家和萬事興 是最高級的炫富 設計了盧浮宮玻璃金字塔、蘇州博物館的著名建筑家貝聿銘,出身中國的百年名門望族——蘇州貝氏。 蘇州四大名園之一的獅子林都曾是他家的老宅,這個家族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整整富了十六代,持續(xù)到今日。 貝家興盛不衰的秘籍其實很簡單,就在于家風正,人心齊。 貝聿銘的叔祖父就曾有句名言,體現(xiàn)了這個家族的公義心:“以產遺子孫,不如以德遺子孫;以獨有之產遺子孫,不如以公有之產遺子孫?!?/strong> 嚴謹、不貪財、重情重義的家風讓貝家人不論遇到什么境遇都能挺起腰桿。 除此以外,在婚戀擇偶上,貝家也不問錢,不問權,只看對方是否品行極好,是否受過好的教育。 貝聿銘與夫人陸書華 對子女的教育,從不會嚴厲打罵,而是手段適宜,身體力行為孩子做榜樣。 貝聿銘的兒子貝建中,同樣是著名的建筑家,就曾笑著說:“我們兄弟姐妹暗自都卯足了勁,盡全力實現(xiàn)父母對我們的期許。但壓力從來不是來自于父母,而是來自于我們自己。” 這樣的家庭,每個人各司其職,哪里還怕家不寧,心不齊,家族不興旺呢。 所以,要想做到家和萬事興,家中的老人必須把握好一家的品德,正家風,樹立好模范; 夫妻要互相扶持,互相友愛,發(fā)奮圖強,努力為家人掙個好生活,不能懶惰不思進?。?/p> 孩子需要學習家里的好風氣,愛護長輩,對自己有要求。 《禮記》中說:“父子篤,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strong> 原來,家和萬事興,這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炫富。 |
|
來自: 新用戶54568533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