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為親治病 孫思邈出生于陜西耀縣的一個貧苦家里,他的父親是一名木匠。在他七歲時, 父親得了雀目病(即夜盲癥),母親患了粗脖子病。有一次,父親在鋸木時,看到他在一邊發(fā)呆,便問他:“孩兒,你長大了也要做木匠?”孫思邈回答說:“不,我要做一名醫(yī)生,好給父母親治病?!备赣H見他一片孝心,心里十分感動。第二天就帶孫思邈去城外一座大窯里上學。當孫思邈十二歲時,父親送他到附近的藥農(nóng)張七伯家去當學徒。 孫思邈走進張七伯家,只見院子里里外外堆滿了藥草,十分高興,心想:要是在這些草藥里找到治父母親病的藥,那就太好了!在張七伯家當學徒的三年,他經(jīng)常向師父問這問那,常常使師父十分為難。 后來,他才知道師父只會用一些土方治病,根本不懂藥理。師父也懂得徒弟的心思,就對他說:“你聰明好學,我不能耽誤你的前程,從這里北去四十里的銅官縣有位名醫(yī),是我的舅舅,你到他那里去學醫(yī)吧!”說完,還送了他一本《黃帝內(nèi)經(jīng)》。 孫思邈到了銅官,找到了這位名醫(yī)。在他那里學了一年,一邊研究《黃帝內(nèi)經(jīng)》,醫(yī)學知識長進了不少。但這位名醫(yī)也不知道如何治雀目病和粗脖子病,這使他十分失望。 第二年,孫思邈回到家鄉(xiāng)開始給鄉(xiāng)親們治病。在行醫(yī)時,他不貪財物,對病人同情愛護,漸漸地在家鄉(xiāng)有了點名聲。有一次,他治好了一位病人的痼疾,病人到他家來答謝,得知孫思邈父母也身患痼疾,就對孫思邈說:“我聽說太白山麓有一位叫陳元的老醫(yī)生能治你母親的病?!睂O思邈聽了非常高興,第二天就往太白山。從家鄉(xiāng)到秦嶺太白山有四百里路程,孫思邈走了半個月才打聽到陳元醫(yī)生,并拜他為師。陳元見他一番孝誠之心,就收他為徒。在那里,孫思邈終于學到了治粗脖子病的祖?zhèn)髅胤?可是如何治雀目病卻毫無頭緒。 一天,孫思邈問師父:“為什么患雀目病的大多是貧苦人家,而有錢人家卻很少見這種病?” 陳元聽后說:“你的話很有道理,不妨給病人多吃點肉食試試。” 孫思邈按照師父的話,要一位病人每天吃幾兩肉,但病人試了一個月仍毫不見效。于是他再翻遍大量醫(yī)書,終于找到“肝開竅于目”的解釋,他就給那位病人改吃牛羊肝,不到半個月果然見效。孫思邈回家時立即用在太白山學到的方法給父母親治病。不久,他父母親的雀目病和粗脖子病都痊愈了。 |
|
來自: 蘇旺0 > 《中醫(y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