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路遙的成名作,是初中新課標必讀書,就連“馳名商標”馬云,讀后都受益良多。 他說,在我蹬三輪的時候,是《人生》改變了我的人生。 改變了馬云的人生,其實也就意味著改變了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對嗎? 那么,這本書有什么魔力呢?或者說,它的價值體現(xiàn)在哪里呢? 今天開始,我試著用自己的視角對它進行一下解讀,貽笑大方,請勿見怪! 我覺得這本書的魔力之一,是它用樸實的語言揭示著生活的道理,給你深刻的啟示。 比如第一章就提出來的一句關鍵話語: 人活低了,就按低的來。 有閱讀者品析這句話,認為它寫出了農(nóng)村的生活哲學,但實際上呢?恐怕不僅僅是農(nóng)村吧? 其實,無論是誰,無論生活在哪里,不都得這樣活低了就按低的來嗎? 回到小說中,高加林的民辦教師被大隊支書高明樓的兒子三星頂了。他在暴雨來襲之前跑回家里,父母看他回來,高興得趕緊招呼吃飯??墒羌恿痔缮峡唬瑦炛^說不想吃,在老兩口關切追問下,他說出了剛開會宣布自己教師被下的事情原委。父親高玉德先是痛罵高明樓,可是當高加林沖動的要寫信告狀時,老兩口又摁住不讓。 高玉德的理由很簡單,人家高明樓連公社地皮都踩的響,我們得罪不起,咱不僅不能去告人家,還要跟人家更好咧,見了面要發(fā)自內(nèi)心的笑著打招呼,喊叔叔。 加林受不了父母的順從和懦弱,固執(zhí)地非要寫信不可,直到他母親說要給他跪下了,他才流著淚無奈作罷,答應了父母不再反抗。 玉德老人就是在這時,勸了兒子這么一句: 人活低了,就得按低的來。 這句話,你可以理解為它是一種消極的屈服,也或許會覺得它是在告訴你應該認命。 但路遙是個認命的人嗎?顯然不是,他短短四十二年的生命歷程,都是不斷的在跟命運作抗爭,尤其是創(chuàng)作《平凡的世界》,更是拿性命在搏。他可能會在文字中給我們傳遞消極嗎? 當然不會。 其實,他只是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了類似能屈能伸的意思。 活低了,如果你不按低的來,會怎樣?你可能會陷入自我折磨,整天處于怨天尤人、憤恨不滿的情緒中,覺得命運委屈了你,認為你不該是過這樣的生活,你的心理和情緒慢慢會因此而生病,你的生活也很難有改觀。 所以路遙是想勸你,學會認清并接受現(xiàn)實,再去踏實努力奮斗,一點點改變。 那么,按低的來,有什么好? 最經(jīng)典的故事莫過于韓信受胯下之辱,在市井街頭碰上混混,給你兩個選項,要么刺死他,要么鉆胯下,你如果血氣方剛真的去刺他,無非是一命抵一命,甚至還有可能你刺不死他就掛了。韓信選擇了受辱,因為他忍常人所不能忍,最終也成常人所不能成。 還有一個人物也是眾所周知,越王勾踐。他國破被俘后,為吳王執(zhí)馬鞭、嘗糞便,自己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前都要嘗苦膽,忍辱偷生,負重前行,最終三千越甲吞吳。 所以說: 屈膝不是目的,是為了更堅強的站立! 彎腰不是目的,是為了更挺直的脊梁! 低頭不是目的,是為了更高昂的傲視! 司馬遷按低的來,有了史記;周文王按低的來,有了周易;孔圣人按低的來,有了春秋;孫子按低的來,有了兵法… ?? 按低的來,是為了更好的往高處走! 更多走心感悟,敬請期待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