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jì)十一 起強圉大荒落(前124) 盡玄黓閹茂(前119) 共6年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 元朔五年(丁巳,前124) 1.冬,十一月,乙丑日(初五),薛澤免官。 任命公孫弘為丞相,封為平津侯。 丞相被封為侯是從公孫弘開始。 這時候皇上正想大肆建立事功偉業(yè),公孫弘于是就開辟東閣小門來延請有才能的人,參與國家大事的討論。 每次早朝奏報時,順便討論對國家方便的政事,皇上也派左右大臣中富有文學(xué)修養(yǎng)的人,和延請進的賢人論辯。 公孫弘曾經(jīng)奏報說:“十個強盜張開弓弩,一百個官吏也不敢向前拘捕。所以請求禁止百姓,要百姓不可以攜帶弓弩,這是對國家大有利的事。” 皇上就把這個建議撥下討論。 侍中吾丘壽王說:“臣聽說古代制作五種兵器(矛、戟、弓、劍、戈),不是為了彼此傷害,而是為了禁止殘暴討伐邪惡的。秦統(tǒng)一天下之后,把甲衣武器銷毀,把鋒銳刀刃折斷。但后來百姓拿著耰鋤(農(nóng)具)、馬鞭大杖相互攻擊,犯法的人很多,盜賊多到禁止不了,最后就因混亂而滅亡了。所以圣王從事教育感化的工作,而減省法禁,因為他知道法律禁令不值得依賴。《禮記》說:'國君世子出生,要用桑做的弓、蓬做的矢慶祝?!@是為了說明男子長大要做的事。大射的禮節(jié)從天子可以通用到庶人百姓,這個道理三代都相同。臣聽說圣王是附帶采用射禮來發(fā)揚教化,沒有聽說過禁止弓箭使用的。而且我們所要禁止的東西,是盜賊用來攻擊掠奪的工具。攻擊掠奪的罪是死罪,可是還是不能禁止,原因是這些犯大案的大兇巨惡,對于死刑本來就不怕,所以不躲避。臣擔(dān)心的是邪惡的人挾帶弓箭為非做歹,官吏禁止不了,但善良的百姓用弓箭防備,卻抵觸法令,這等于是專讓盜賊借弓箭發(fā)威,反而剝奪了百姓自救的權(quán)利。臣私下認(rèn)為這樣做非常不好。” 書信奏給皇上,皇上因此責(zé)難公孫弘,公孫弘馬上屈服認(rèn)錯。 公孫弘生性意念常存疑忌,表面寬厚,心機很深。 那些和公孫弘曾經(jīng)有過嫌隙的,不管親疏遠(yuǎn)近,公孫弘表面上雖然假裝和他們友好,但最后還是找機會報仇。 董仲舒的為人廉潔正直,認(rèn)為公孫弘只會附和諂諛,公孫弘因而嫉恨他。 膠西王劉端驕恣無禮,好幾次犯了法,所殺傷的二千石官吏很多。 公孫弘偏偏推薦董仲舒去做膠西王宰相。 董仲舒因為生病免了官。 汲黯常常毀謗儒者,當(dāng)面觸犯公孫弘,公孫弘想找些麻煩事來殺汲黯,對皇上說:“右內(nèi)史所管轄的區(qū)城有很多寵貴的大臣、宗室,很難治理,不是素來就有重望的大臣不能治好,請求遷改汲黯為右內(nèi)史。” 皇上接受公孫弘的建議。 2.春,發(fā)生大旱災(zāi)。 3.匈奴右賢王好幾次侵?jǐn)_朔方。 天子派車騎將軍衛(wèi)青率領(lǐng)三萬騎兵從高闕出發(fā),衛(wèi)尉蘇建為游擊將軍,左內(nèi)史李沮為強弩將軍,太仆公孫賀為騎將軍,代相李蔡為輕車將軍,都?xì)w由車騎將軍衛(wèi)青統(tǒng)領(lǐng),全部由朔方出發(fā)。 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為將軍,都從右北平出發(fā)。 總共十幾萬人前往攻擊匈奴。 右賢王認(rèn)為漢兵距離遙遠(yuǎn),不會到達(dá),就喝酒喝得爛醉。 衛(wèi)青等人的部隊離開邊塞六七百里,夜里到了匈奴軍營所在,包圍右賢王。 右賢王大驚,夜里逃走。 只帶數(shù)百名強壯的騎兵,擊潰包圍圈向北方逃去。 漢兵俘虜了右賢王的裨將十幾個人,男女群眾共一萬五千多人,家畜數(shù)十萬到數(shù)百萬頭,于是帶兵回還漢朝。 到了邊塞,天子派使者拿著大將軍的印信,就在軍營中任命衛(wèi)青為大將軍,所有將領(lǐng)都?xì)w他統(tǒng)屬。 夏,四月,乙未日(初八),又加封衛(wèi)青八千七百戶,衛(wèi)青的三個兒子伉、不疑、登都封為列侯。 衛(wèi)青再三辭謝說:“臣幸運地能夠在行伍之間為將,靠陛下的神靈,軍隊獲得大勝利,都是所有校尉竭力作戰(zhàn)的功勞。陛下已經(jīng)加封了臣青,臣的兒子還在襁褓之中,沒有為國事勤苦的功勞,而皇上也割裂土地封他們?yōu)槿?。這不是臣身為將,勸勉士卒竭力作戰(zhàn)的心意。” 天子說:“我并沒有忘記所有校尉的功勞?!?/span> 就封護軍都尉公孫敖為合騎侯,都尉韓說為龍額侯,公孫賀為南窌侯,李蔡為樂安侯,校尉李朔為涉軹侯,趙不虞為隨成侯,公孫戎奴為從平侯,李沮、李息和校尉豆如意都賜爵位為關(guān)內(nèi)侯。 于是衛(wèi)青所受的尊寵,在群臣中沒有人超過他,公卿以下的官吏都卑遜地事奉他,只有汲黯和他行平等的禮節(jié),有人游說汲黯說:“天子要讓群臣在大將軍之下,大將軍位尊望重,你不可以不對他下拜?!?/span> 汲黯說:“以大將軍的身份,有向他行揖禮而不拜的賓客,這樣能降貴禮士,聲望怎么會反而不加重呢!” 大將軍聽到這些話之后,更加欽佩汲黯,好幾次請教討問汲黯有關(guān)國家朝廷所疑難的事,對待汲黯比平時更好。 大將軍雖然地位顯貴,但有時在宮中侍候皇上,皇上蹲踞床沿看著他,有輕視之意。 丞相公孫弘閑時往見皇上,皇上有時候不戴帽子。 至于汲黯進見時,皇上不戴帽子不見他。 皇上有次坐在武帳中,汲黯前往奏報政事,皇上沒有戴帽子,看到汲黯,就進帳躲避,派人允許了汲黯的奏報。 汲黯就是這么樣的受到尊敬禮遇。 4.夏,四月,皇上下詔令說:“聽說古人以禮引導(dǎo)百姓,以樂勸化百姓?,F(xiàn)在禮、樂崩壞,朕非常擔(dān)心。現(xiàn)在就命令禮官勸勉向?qū)W,興辦禮樂,做天下人的模范!” 于是丞相公孫弘等人上奏:“請求皇上為博士官設(shè)置弟子員五十人,免掉他們的賦役;分出高下好壞,任命他們?yōu)槔芍?、文學(xué)、掌故,如果有超越常人的俊秀人才,就把名字上奏皇上。至于不能從事學(xué)問才能低下的,就廢除他們的官位。另外,官吏中有能夠通達(dá)一種技藝以上,就請加以選拔,以添補較高職位?!?/span> 皇上接受了建議。 從此以后,公卿、大夫、士人、官吏當(dāng)中就有很多文采彬彬的文學(xué)之士了。 5.秋,匈奴一萬騎兵攻入代,殺死都尉朱英,掠奪民眾一千多人。 6.起初,淮南王劉安喜歡讀書、寫作文章,也喜歡建立好名聲,招來幾千個賓客、術(shù)士。 他的眾臣屬和賓客之中,有很多是江淮間輕薄的士人,常常拿淮南厲王被遷徙而死的事來感動激勵他謀反。 建元六年,有彗星出現(xiàn),有人就游說淮南王劉安說:“以前吳軍(指吳王濞)反叛時,彗星出現(xiàn),光只有數(shù)尺長,還發(fā)生流血千里的戰(zhàn)爭?,F(xiàn)在彗星的光亮照滿天空,天下的戰(zhàn)事就要大舉發(fā)生了?!?/span> 淮南王心里認(rèn)為很對,就更加準(zhǔn)備攻擊作戰(zhàn)的器具,積存金銀錢幣。 這時候郎中雷被得罪了淮南王太子遷,正好天子有詔令要求想從軍的人前往長安,雷被就自愿要到長安從軍以奮擊匈奴。 太子在淮南王面前說雷被的壞話,淮南王就斥責(zé)雷被,不準(zhǔn)他前往長安從軍,要后人不能像雷被一樣得罪太子。 這一年,雷被逃到長安,上書皇上表明心意。 皇上把事情下給廷尉處理,案情牽連到淮南王,公卿請求捕拿淮南王治罪。 淮南王太子遷計劃派人穿著衛(wèi)士的衣服,拿著武器站在淮南王身邊,如果漢使言辭不遜,就把他殺掉,因而發(fā)動軍隊反叛。 天子派中尉宏到淮南王處訊問案情,淮南王看中尉的顏色平和,就不發(fā)兵反叛。 公卿上奏皇上說:“淮南王劉安阻撓奮勇攻擊匈奴的人!阻止擱置天子的詔令,按律應(yīng)當(dāng)斬首棄市?!?/span> 皇上下詔令削奪淮南王二個縣的土地,作為懲戒。 沒多久淮南王劉安自己很傷心地說:“我施行仁義之道,反而被削割土地?!?/span> 感到很羞恥,因此造反的計劃更加緊進行。 淮南王劉安和衡山王劉賜彼此責(zé)怨而生恨,禮節(jié)已疏,彼此不相容。 衡山王聽說淮南王有反叛的計劃,擔(dān)心被吞并,也就交結(jié)賓客,制造謀反的器具,認(rèn)為淮南以西的土地,由他發(fā)動軍隊平定江、淮之后,就可以占有。 衡山王的王后徐來在王的面前說太子爽的壞話,準(zhǔn)備把太子爽廢了,立太子爽的弟弟孝為太子。 衡山王把太子爽囚禁起來,讓孝佩帶王印,命令孝招來賓客。 前來的賓客稍微知道淮南王、衡山王有反叛的計劃,就日夜慫恿勸勉衡山王。 衡山王于是命令孝的賓客江都人枚赫、陳喜制作兵車、金屬的箭矢,刻好天子符璽和將相軍吏等的印信。 秋天時,衡山王應(yīng)當(dāng)?shù)匠⒊萏熳樱愤^淮南。 淮南王跟他講些兄弟手足親愛的話語,因而消除了以前的嫌隙,結(jié)下盟約,作造反的準(zhǔn)備。 衡山王就上書信給皇上,借口生病向皇上謝罪不朝,皇上踢書信給他,允許他不必上朝朝拜。 六年(戊午,前123) 1.春,二月,大將軍衛(wèi)青從定襄出兵,攻擊匈奴。 任命合騎侯公孫敖為中將軍,太仆公孫賀為左將軍,翕侯趙信為前將軍,衛(wèi)尉蘇建為右將軍,郎中令李廣為后將軍,左內(nèi)史李沮為強弩將軍,都?xì)w屬大將軍指揮。 斬殺敵人好幾千人回還,在定襄、云中、雁門休養(yǎng)士卒、馬匹。 2.赦免天下。 3.夏,四月,衛(wèi)青又率領(lǐng)六將軍由定襄出兵,攻擊匈奴,斬殺俘虜敵人一萬多人。 右將軍蘇建、前將軍趙信共有三千多騎兵單獨遇到單于的軍隊,和單于作戰(zhàn)一天多,漢兵快要死光了。 趙信原來是胡人的小王,投降漢朝,漢朝封他為翕侯,現(xiàn)在他戰(zhàn)敗了,匈奴誘他投降,他就率領(lǐng)剩下差不多八百騎兵投降匈奴。 蘇建的軍隊全部亡失,只有他脫身逃亡,自己回歸大將軍軍營。 議郎周霸說:“從大將軍出兵以來,還沒斬殺過裨將?,F(xiàn)在蘇建棄軍逃回,可以斬殺,來顯示將軍的威嚴(yán)?!?/span> 軍正閎、長史安說:“不可以這樣做。《兵法》說:'小雖然堅戰(zhàn),仍然會被大所擒?!?/strong>現(xiàn)在蘇建用數(shù)千的騎兵抵擋單于數(shù)萬的軍隊,竭力的作戰(zhàn)了一天多,士卒死光了,還不敢有反叛的心,自己回來,如果把他斬殺了,等于是表示以后戰(zhàn)敗就不必再回來了,所以不應(yīng)當(dāng)斬殺?!?/span> 大將軍說:“我衛(wèi)青能夠因和皇上的親密關(guān)系(衛(wèi)青姐子夫為武帝的皇后)為將而帶兵,不曾必?fù)?dān)心沒有威嚴(yán)的,周霸勸說我要顯示威嚴(yán),非常地喪失做臣子的心意。而且依大臣的職責(zé)雖然有權(quán)斬將,但大臣因受到國君的尊寵,他不敢在國境之外隨便殺人,所以就把這件事帶回給天子,讓天子自己裁斷,因而表示身為臣子的不敢專權(quán)行事,這樣做不是很好嗎?” 軍吏都說:“好!” 就把蘇建囚禁起來帶到天子的所在。 起初,平陽縣吏霍仲孺在平陽侯家做事,和衛(wèi)青的姐姐衛(wèi)少兒私通,生了霍去病。 去病十八歲,做了侍中,善于騎馬射箭,再度追隨大將軍攻擊匈奴,被任命為票姚校尉,和輕便勇敢的騎士八百人,離開大軍幾百里,前往尋求勝利,斬殺捕捉的敵人比自己傷亡的多了很多。 于是天子說:“票姚校尉去病斬殺敵人首級二千多,俘虜了匈奴相國、當(dāng)戶(匈奴官名,在左右大都尉之下),斬殺單于祖父輩藉若侯產(chǎn),活捉了叔父羅姑(司馬貞以為羅姑比),功勞再度冠于諸將尉,所以封去病為冠軍侯。上谷太守郝賢四度追隨大將軍,捕獲和斬首的敵人有二千多人,封郝賢為眾利侯?!?/span> 這年,損失了兩位將軍,翕侯的軍隊也滅亡了,功勞不很多,所以大將軍不再加封,只獲得千金的賞賜。 右將軍蘇建帶到天子面前,天子不殺他,廢他為庶人以贖罪。 單于得到翕侯后,封他為自次王(尊重次于單于),把單于自己的姐姐嫁給他,和他計劃如何攻擊漢。 趙信教導(dǎo)單于更向北越過沙漠,以誘使?jié)h軍疲憊,等到漢兵困極時攻取,不要靠近邊塞。 單于接受了趙信的計謀。 這時,漢每年征召十幾萬名的兵眾去攻擊胡人,斬殺捕捉敵人的人,所受皇上恩賜的黃金有二十幾萬斤,而漢軍士卒馬匹戰(zhàn)死的有十幾萬,武器盔甲水陸轉(zhuǎn)運的耗費還不算在內(nèi)。 于是大司農(nóng)的經(jīng)費告竭,不足夠用來奉養(yǎng)戰(zhàn)士。 六月,皇上下詔命令百姓可以買爵位,也可以用錢抵贖禁錮的罪,如要免罪減罪(原文作'臧’,據(jù)王先謙之說改為'減’),也可以用錢求減免。 設(shè)置獎賞的官位,名稱是武功爵(共有十一級),每買一級,得錢十七萬,總共價值三十幾萬金。 凡是買武功爵高到千夫(第七級)的人,可以優(yōu)先任命為官吏。 因此官吏之道變成繁雜而多,官職也就廢亂了。 元狩元年(己未,前122) 1.冬,十月,皇上到雍巡行,在五畤祭祀,捉到一只野獸,有一支角而每只腳有五個蹄。 有司報告說:“陛下恭敬地祭祀,上帝為了回報,賜給陛下一角獸,大概就是麟?!?/span> 于是就在五畤慶祝,祭祀時特加一只牛,用以燒烤。 過一段時間,有司又說:“帝王的年號應(yīng)該用上天所降的祥瑞為名,不應(yīng)該以一、二、三……等計年,第一個年號用'建’,第二個年號因為長星的關(guān)系用'光’,現(xiàn)在的年號因為郊祭得到一角獸就改為'狩’吧。” 于是濟北王以為天子要封禪,上書呈獻(xiàn)泰山和附近的縣邑給天子。 天子用其他的縣邑補償。 2.淮南王劉安和賓客左吳等人日夜在作反叛計劃,按著地圖,部署軍隊攻入長安的路線。 從長安回來的使者,如果騙他說:“皇上沒有兒子,漢朝政治辦不好。” 他就很高興。 如果說:“漢朝政治辦得好,皇上也生了兒子?!?/span> 淮南王就很生氣,認(rèn)為使者在說假話,不是真的事實。 淮南王召見中郎伍被,和他商談謀反的事。 伍被說:“王您怎么可以說出這種亡國的話呢?臣已看到王宮中生滿荊棘,露水沾衣的敗亡凄涼景象了!” 淮南王很生氣,把伍被父母拘押禁囚起來。 三月后,又召見伍被問他,伍被說:“以前秦專做無道的事,極盡奢侈,做盡暴虐之事,百姓想要作亂的十家中有六七家。高皇帝在戰(zhàn)爭的行伍中起身,而立為天子,這就是一般人所說的'我用對方缺點伺機而動’,高皇帝也是利用秦人敗亡的時機而起事的。現(xiàn)在大王看到高皇帝取天下很容易,為什么卻不看看近代的吳、楚敗亡的事跡呢!吳王的轄地有四郡,國家富有人民眾多,計劃也定好完成了,就出動軍隊西進,卻在大梁被打敗了,向東逃奔脫走,最后身亡,子孫的祭祀也斷絕,為什么呢?實在是背逆天理不知時機的緣故。當(dāng)今大王的軍隊,兵眾還不到以前吳、楚的十分之一,而現(xiàn)在天下的安定,又一萬倍于吳、楚的時候,大王不聽臣的建議,堅持要反叛,臣現(xiàn)在看見大王就要拋棄千乘的君位,蒙天子賜死,在群臣之前死在東宮了?!?/span> 淮南王聽得涕泗交流而起身。 淮南王有個庶子名叫不害,年紀(jì)最大,淮南王不喜歡他,王后、太子也不把他看成兒子、兄長。 不害有個兒子名叫建,才能高而且有英武之氣,常常怨恨太子,暗中派人告發(fā)太子謀殺漢中尉雷被的事,太子被交給廷尉辦罪。 淮南王擔(dān)心太子的事,想發(fā)動軍隊反叛,再問伍被說:“你認(rèn)為以前吳國興兵反叛,對或錯?” 伍被說:“是錯的。臣聽說吳王非常懊悔,希望王不要做吳王懊悔做過的事?!?/span> 淮南王說:“吳王不曉得如何反叛!他居然讓漢將一天之內(nèi)有四十幾人經(jīng)過成皋,現(xiàn)在我斷絕成皋的入口,據(jù)守三川險地,招來山東的軍隊,像這樣完密的舉事,左吳、趙賢、朱驕如都認(rèn)為有十分之九成功的希望,而你偏認(rèn)為只有災(zāi)禍沒有福運,為什么?按照你所說,是不可能有成功的僥幸了?” 伍被說:“一定要反的話,臣伍被有個計策?,F(xiàn)在諸侯已沒有反叛朝廷的心理,百姓也不再生怨氣。王可以假造丞相、御史的奏請之書,請求把郡國里的豪杰、財物富厚的人遷徙到朔方,再多派甲兵,催促他們集合起程。又假造詔獄書,把諸侯太子、寵幸的大臣逮捕。這樣做的話,就會激起民怨,使諸侯內(nèi)心恐懼,再派辯士游說他們,這樣子或可得到十分之一僥幸的成功!” 淮南王說:“這樣做可以。不過,我認(rèn)為用不著這樣麻煩?!?/span> 于是淮南王就開始制作皇帝的印璽,丞相、御史大夫、將軍、軍吏、中二千石,和附近的郡太守、都尉等人的印信,和漢使者所用的符節(jié)。 準(zhǔn)備派人假裝得罪淮南王向西逃亡京師,以事奉大將軍,一旦發(fā)動軍隊反叛,就即刻殺死大將軍。 而且說:“漢朝廷的大臣中,只有汲黯喜歡直言極諫,死守節(jié)義,難以不正當(dāng)?shù)氖旅曰笏?,至于游說丞相公孫弘等人,就好像發(fā)取被蒙覆的物質(zhì),抖落枯葉一樣的輕松容易!” 淮南王想要征召全國的士卒,但擔(dān)心宰相、二千石的官吏不聽令,王就和伍被計劃,先把宰相、二千石殺了。 又要派人穿著捕盜的兵卒所穿的衣服,拿著軍令從東方來,大叫說:“南越兵進入邊界了!” 準(zhǔn)備利用機會發(fā)動反叛。 正好廷尉為郎中雷被的事逮捕了淮南太子,淮南王聽到之后,就和太子計劃,召來宰相、二千石的官吏,要殺死他們,以便發(fā)動軍隊反叛。 召宰相時,宰相到了,內(nèi)史、中尉都不到。 王心里想只殺宰相沒什么好處,就把宰相放了。 王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反叛。 太子就自殺,但不死。 伍被自己請求要見執(zhí)法之吏,向吏報告和淮南王謀反的一切事跡。 吏因此追捕了太子、淮南王、王后,包圍了王宮,把和淮南王謀反的,還留在國境內(nèi)的賓客全部搜捕,查到了謀反的證據(jù),呈報皇上。 皇上交給公卿追查淮南王的同黨,派掌管親屬的宗正用皇上的節(jié)令辦淮南王的罪。 宗正還沒有到,淮南王安就自殺。皇上把王后荼、太子遷和所有謀反的人都加以族殺。 天子認(rèn)為伍被平日的言辭常常贊美漢朝,想不殺他。 廷尉張湯說:“伍被是最早為淮南王籌劃反叛計策的,他的罪不可赦免?!?/span> 就殺了伍被。 侍中莊助一向和淮南王彼此交好,私下曾一起討論過反叛的事,淮南王也優(yōu)厚地賂賄過莊助。 皇上減輕莊助的罪,想不殺他。 但張湯力爭,認(rèn)為:“莊助出入宮禁門戶,是天子心腹大臣,卻在外和諸侯私交到這種地步,不殺他的話,恐怕以后就不好執(zhí)法了。” 莊助就被判斬殺棄市。 衡山王上書給皇上,請求廢除太子爽,另立王的弟弟孝為太子。 太子爽聽了消息,就派遣好友白嬴到長安上書,說“孝制作兵車、金屬的箭矢,和王的御婦通奸”,想要破壞王立孝為太子的計劃,正好有司逮捕了所有和淮南王計劃造反的人,在衡山王兒子孝的家里捉到了陳喜,吏彈劾孝是藏匿陳喜的首犯。 孝聽說“律法規(guī)定:自己先自首,可以免除罪刑”,他信以為真,就先自動地告訴吏和他一起謀反的枚赫、陳喜等人。 公卿請求逮捕衡山王治罪,衡山王自殺而死。 王后徐來、太子爽和孝等人被判斬殺棄市,所有一起參與謀反的人都族殺。 總計淮南、衡山二個犯案,所牽連延伸的列侯、二千石官吏、豪杰等,死亡的有幾萬人。 3.夏,四月,赦免天下。 4.丁卯日(二十一日),立皇上兒子據(jù)為太子,年齡七歲。 5.五月,乙巳晦日(三十日),發(fā)生日蝕。 6.匈奴一萬人進入上谷,殺死好幾百人。 7.起初,張騫從月氏回返漢朝,詳細(xì)地向天子報告西域各國的風(fēng)俗:“大宛在漢的正西邊,差不多有一萬里遠(yuǎn)。當(dāng)?shù)匕傩斩ň樱N田地。有很多善跑的馬,有些是汗血馬。有城郭、房屋居住,和中國一樣。大宛的東北是烏孫,東邊是于寘,于寘的西邊,水往西流,注入西海,東邊水流注入鹽澤。鹽澤的水在地下流走,南方就是黃河的源頭所在。鹽澤離開長安差不多五千里遠(yuǎn)。匈奴右方在鹽澤的東面,一直到達(dá)隴西的長城,南方和羌相鄰,和漢道相隔。烏孫、康居、奄蔡、大月氏都是四處遷移不定的國家,隨著放牧牲畜的水草而居,和匈奴風(fēng)俗相同。大夏在大宛西南方,和大宛風(fēng)俗相同。臣在大夏時,看到邛都邛山出產(chǎn)的竹杖、蜀地的細(xì)布,臣問說:'在哪里得到這些東西?’大夏國的百姓說:'我們的商人在身毒買到的?!矶驹诖笙臇|南差不多幾千里,當(dāng)?shù)氐娘L(fēng)俗是定居,和大夏相同。以臣騫猜想,大夏離漢廷有一萬二千里,位在漢的西南方?,F(xiàn)在身毒國又位在大夏東南幾千里,有蜀地的物質(zhì),所以身毒距離蜀地不很遠(yuǎn)。現(xiàn)在派使者到大夏,從羌國境經(jīng)過,地形險阻,羌人不歡迎。稍向北走,卻會被匈奴捉到。如果從蜀前往大夏,道路應(yīng)該很平直,又沒有盜寇侵?jǐn)_。” 天子聽到大宛、大夏、安息之類的國家,都是大國,奇異的物質(zhì)很多,人民定居,和中國人的工作非常相同,但國力衰弱,很喜歡漢朝的財物。 北方的大月氏、康居之類的國家,兵力較強大,可以用財利賄賂,誘使他們?nèi)霛h廷朝拜天子。 如果能夠以義讓他們歸附,那么就可增廣一萬里的土地,透過重重的翻譯,招來不同習(xí)俗的國家,使天子的恩威德澤普遍到四海,天子心情愉快,認(rèn)為張騫所說的都很對。 就命令張騫在蜀、犍為等地,征召使者王然于等人,分四路同時出發(fā),一條由駹出發(fā),一條由冉出發(fā),一條由徙出發(fā),一條由邛、僰出發(fā),目標(biāo)都指向身毒國,每路都走了一二千里,北方被氐、莋所阻撓,南方被巂、昆明所阻擋,都不能前進。 昆明地方?jīng)]有君長領(lǐng)導(dǎo),百姓有很多是盜賊,常常把漢使者殺死,所以這些路始終沒有打通。 但是漢因為尋找通往身毒的道路,才把通往滇國的道路打通。 滇王當(dāng)羌對漢使者說:“漢和我比起來,哪一國較大?” 后來夜郎侯也這樣問。 以往因為道路不通,所以各自認(rèn)為是一州的君主,不曉得漢朝土地的廣大。 使者回還京師,就夸滇是個大國,可以設(shè)法讓滇國歸附漢朝。 天子也留心起來,又從事西南夷的經(jīng)略了。 二年(庚申,前121) 1.冬,十月,皇上到了雍,祭祀五帝。 2.三月,戊寅日(初八),平津獻(xiàn)侯公孫弘去世。 壬辰日(二十二日),任命御史大夫樂安侯李蔡為丞相,廷尉張湯為御史大夫。 3.霍去病被任命為驃騎將軍,率領(lǐng)一萬名騎兵從隴西出發(fā),前往攻擊匈奴,經(jīng)歷五個王國,輾轉(zhuǎn)作戰(zhàn)了六天,越過焉支山一千多里,斬殺了折蘭王、盧侯王,捕捉渾邪王的兒子和相國、都尉,俘獲斬殺的敵人有八千九百多人,得到休屠王祭天的金人像。 天子下詔令加封霍去病二千戶。 夏,去病又和合騎侯公孫敖率領(lǐng)幾萬名騎兵從北地出發(fā),分道進攻匈奴。 衛(wèi)尉張騫、郎中李廣從右北平出發(fā),分路進擊。 李廣率領(lǐng)四千名騎兵先走,差不多走了幾百里遠(yuǎn),張騫率領(lǐng)一萬騎兵在后追隨。 匈奴左賢王率領(lǐng)四萬騎兵圍攻李廣,李廣的軍吏士卒都很害怕。 李廣就命令他的兒子李敢單獨和幾十名騎士,飛馬直穿過胡人的騎兵隊伍,再從左右兩邊回還軍營,向李廣報告說:“胡虜很容易對付!” 軍吏士卒內(nèi)心才安定下來。 李廣布下圓形戰(zhàn)陣,陣勢向外,胡人急忙加以射擊,箭矢多得像下雨一般,漢兵死亡的超過一半,箭矢也快要用盡了。 李廣就命令士卒拉滿弓不要發(fā)箭,而由他自己用大黃(連弩之名)射擊匈奴禆將,殺死幾個人,胡人的戰(zhàn)陣更加潰敗消解了。 正好已是日暮時候,軍吏士卒都怕得面無人色,而李廣的心意精神仍然不變,更加緊整頓行伍戰(zhàn)陣,軍中士卒都佩服他的勇氣。 隔天,又再度拼命作戰(zhàn),死亡的吏卒超過一半,但所殺的匈奴士卒,人數(shù)也超過自己所傷亡的。 正好博望侯的軍隊也到了,匈奴的軍隊才離開。 漢軍非常疲倦,不能從后追擊,只好回營。 根據(jù)漢朝律法:博望侯遲到誤了會兵的日期,應(yīng)當(dāng)處死,贖身后廢為庶人。 李廣的軍隊功過相當(dāng),沒有封賞。 而驃騎將軍去病深入匈奴境內(nèi)二千多里,和合騎侯公孫敖失去聯(lián)絡(luò),不能相互救援。 驃騎將軍越過居延,經(jīng)過小月氏,到達(dá)祁連山,捉到單桓、酋涂王,相國、都尉也率領(lǐng)二千五百人求降,斬殺敵人三萬二百人,俘獲裨小王七十多人。 天子又加封去病五千戶,封他有功的裨將鷹擊司馬趙破奴為從票侯,校尉高不識為宜冠侯,校尉仆多為輝渠侯。 合騎侯公孫敖犯了在路途稽留,不和驃騎將軍會兵,按律當(dāng)斬殺,贖身后廢為庶人。 這時候,舊將們所率領(lǐng)的士、馬、兵都比不上驃騎將軍,驃騎將軍所率領(lǐng)的常常是經(jīng)過挑選的驍銳,但驃騎也膽敢深入匈奴腹地,他常常和雄壯的騎士走在大軍的前頭。 他的軍隊也非常幸運,從沒有困絕過。 而舊將們常常遲留落在后面,沒有遇到敵人,因此驃騎日益親貴,可以和大將軍相比了。 匈奴進入代、雁門,殺死幾百人。 4.江都王建和他父親易王所寵幸的淖姬等人以及妹妹徵臣通奸。 建有次到雷陂游歷,天刮起大風(fēng),建派兩個郎官乘著小船進入雷陂的水塘里,船翻覆了,兩個郎官溺在水里,用手攀著船沿,在水里忽隱忽現(xiàn),建在水邊觀看,高興得大笑,下令不可援救,結(jié)果兩個郎官都溺死了,總共殺死無辜三十五個人,專肆做些淫樂殘暴的事。 自己知道犯的罪很多,害怕被殺,就和王后成光一同命令懂巫術(shù)的越女,用巫術(shù)求神下降,請神加災(zāi)殃給皇上。 又聽說淮南、衡山有反叛的陰謀,他也制造兵器,假刻皇帝的玉璽,做了謀反的工具。 后來事情被發(fā)覺,有司請求拘捕斬殺。 建自殺,王后成光等人都被判斬殺棄市之罪,封國被廢除。 5.膠東康王寄去世。 6.秋,匈奴渾邪王投降。早些時住在西邊的匈奴渾邪王、休屠王被漢所殺和俘虜?shù)挠袔兹f人,單于很不高興,要召回他們,把他們兩人殺掉。 渾邪王和休屠王很害怕,計劃投降漢朝,先派遣使者到邊境,要求漢人向天子報告他們的心意。 這時候,大行李息率領(lǐng)士卒在河上筑城,遇到了渾邪王的使者,用快馬驛傳向天子報告。 天子聽后,擔(dān)心渾邪王是騙降,目的卻是偷襲邊境,就命令驃騎將軍派兵前往迎接。 休屠王后悔投降,渾邪王把他殺掉,兼并了他的士眾。 驃騎渡過黃河后,和渾邪王的兵眾彼此對望。 渾邪王的裨將看到漢朝軍隊,有很多人不愿投降,遁逃的很多。 驃騎飛馬進入匈奴軍營,才能夠和渾邪王相見,把想逃亡的八千人都斬殺了,就單獨遣送渾邪王一個人乘著傳車到了天子的所在地,率領(lǐng)渾邪王的兵眾渡過黃河。 投降的匈奴士卒有四萬多人,號稱十萬。 到了長安,天子賞賜給他的有好幾十萬萬。 賜渾邪王食邑一萬戶,封為漯陰侯,封渾邪王的裨王呼毒尼等四個人為列侯。 又加封驃騎將軍一千七百戶。 渾邪投降時,漢朝征召二萬輛車迎接,縣官沒有錢,只好向百姓賒欠買馬,有些百姓把馬藏起來,所以馬不夠。 皇上很生氣,要斬殺長安令,右內(nèi)史汲黯說:“長安令沒有罪過,只有斬殺臣黯,百姓才愿意交出馬。況且匈奴背叛他們的君主而投降漢朝,漢朝只要命令所經(jīng)過的諸縣,按次把投降的匈奴人慢慢地用傳車送過來就可以,為什么要讓天下百姓受到驚擾,使中國疲敗不堪,而去事奉夷狄之人呢!” 皇上沉默不語。 不久渾邪到了長安,商人以及和渾邪王做買賣的人,共有五百人坐罪(漢律不準(zhǔn)在長安與胡人做買賣)當(dāng)死,汲黯請求皇上閑暇時在高門殿謁見,向皇上說:“匈奴攻擊我們,阻擋進路的要塞,斷絕和中國和好親睦的政策,中國派兵攻殺匈奴,死亡受傷的中國人數(shù)也數(shù)不清,而費用也要以數(shù)百萬萬來算。臣建議陛下捉到的胡人,都讓他們做奴婢,賜給那些從軍死于戰(zhàn)事的家屬,所虜獲的財物也順便給予這些家屬,向天下百姓的痛苦表示謝罪,也可滿足天下百姓的心理。現(xiàn)在不只做不到,渾邪率領(lǐng)幾萬兵眾來投降,賞賜多到使府庫空虛,發(fā)動善良百姓侍養(yǎng)他們,就好像奉養(yǎng)驕縱的孩子一樣,百姓又怎么知道在長安和匈奴人做買賣,執(zhí)法的官吏會以隨便攜帶財物出關(guān)的罪論訴呢!陛下既已不能夠把匈奴的財物用來向天下痛苦的百姓謝罪,又用微細(xì)的法令條文殺害無知的百姓五百多人,這就是所謂'保護葉子而傷害到枝條’,臣私下以為陛下這種做法不足取?!?/span> 皇上沉默不允許,說:“我很久沒聽過汲黯的話,現(xiàn)在他又在亂發(fā)議論了!” 沒有多久,就分別遷徙投降的匈奴人住在沿邊的五郡(隴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故塞外面,保留他們本國的風(fēng)俗,而歸屬于漢朝。 從金城河以西,依傍南山一直到鹽澤,很空蕩地沒有匈奴,匈奴有時會有偵察者前來,但很少。 休屠王太子日磾和母親閼氏、弟弟倫都沒入官府為奴婢,送到黃門,擔(dān)任養(yǎng)馬之事。 時間一久,皇上有次在游宴時看馬,宮人遍立在皇上兩旁,日磾?shù)葦?shù)十個人牽著馬在宮殿下經(jīng)過時,沒有不偷看宮人一眼的,但輪到日磾,他卻不敢看。 日磾身長八尺二寸,容貌很有威嚴(yán),馬養(yǎng)得又肥又好,皇上感到奇怪,就問他身世,日磾把自己的身世仔細(xì)地奏對,皇上更感到驚奇,就在當(dāng)天賜他湯水沐浴、整飾衣冠,任命他為馬監(jiān),又升遷為侍中、駙馬都尉、光祿大夫。 日磾獲得皇上的親近后,從沒有犯什么過錯。 皇上非常親信愛護他,對他的賞賜累積到千金之多,每次天子出外,他一定在車右陪侍,進入宮廷都侍候在皇上身邊。 貴戚多私下埋怨說:“陛下偶然得到一個胡人小兒,卻這么寵貴他?!?/span> 皇上聽了后,更加恩厚地對待日磾。 因為休屠人制作金人以祭祀天神,所以賜日磾?shù)男帐蠟榻稹?/span> 三年(辛酉,前120) 1.春,有慧星在東方出現(xiàn)。 2.夏,五月,赦免天下。 3.淮南王計劃反叛時,膠東康王寄稍微聽到謀反的事情,私下也做了戰(zhàn)爭防守的準(zhǔn)備。 后來執(zhí)法的官吏辦理淮南的謀反事,供辭里牽連到膠東王。 膠東康王寄的母親王夫人,就是皇太后的妹妹,和皇上最親近,她心里很悲傷,導(dǎo)致生病死亡,不敢立膠東王的后代。 皇上聽到這消息,心里非常憐憫,就封膠東康王寄(已于去年死亡)的長子賢為膠東王。 又封他所寵愛的小兒子慶為六安王,統(tǒng)轄衡山王舊有土地。 4.秋,匈奴進入右北平、定襄,每地方都有數(shù)萬名騎兵,殺死一千多人。 5.山東發(fā)生大水災(zāi),百姓都饑餓匱乏。 天子派遣使者,把郡國倉庫的糧秣全部發(fā)放,還不夠用,又勸募富人、官吏、百姓能夠借錢給貧民的,可以把姓名呈報天子。 但是還不能救助,就遷徙貧民到關(guān)以西的地方,和充實朔方以南新秦中的人口,共有七十幾萬人,衣食全部由縣官供給,幾年之中借給百姓田產(chǎn)家業(yè)。 天子的使者分頭監(jiān)護,往來不絕。 費用以億計算,數(shù)也數(shù)不清。 6.漢朝得到渾邪王土地后,隴西、北地、上郡更是少有匈奴侵?jǐn)_了,就下詔令減少三郡戍卒的一半,以寬減天下百姓的徭役。 7.皇上要討伐昆明(昆明曾拒絕漢使前往),因為昆明有個三百里見方的滇池,因此,就挖掘昆明池來練習(xí)水上作戰(zhàn)技巧。 這時候由于法令已經(jīng)更加嚴(yán)刻,很多官吏被廢免官。 戰(zhàn)爭屢次發(fā)生,百姓又有很多人買到免徭役和五大夫的權(quán)利,所以能征召服徭役的人更少了。 于是任命千夫、五大夫為官吏,不愿就任的人就出馬。 因此凡是弄法失職的官吏,都貶謫命令他們在上林苑砍伐荊棘,挖掘昆明池。 8.這一年,在渥洼水中得到神馬。 皇上正設(shè)立掌采詩入樂的樂府,派司馬相如等人創(chuàng)造詩賦,任命宦者李延年為協(xié)律都尉,佩掛二千石官階的印信,把剛創(chuàng)造的詩歌配在琴弦上,來符合八音的曲調(diào)。 所創(chuàng)作的詩大多是雅正的文辭,只通曉一經(jīng)的士人,不能單獨知曉歌辭含義,一定要集合《五經(jīng)》的專家一起講習(xí),才能讀通。 得了神馬后,就以神馬為題材,編次成詩加以歌唱。 汲黯說:“凡是王者制作音樂,往上是繼承祖先的德業(yè),往下是為了教化百姓,現(xiàn)在陛下得到神馬,作詩來歌唱,要宗廟中協(xié)律唱出,先帝百姓怎會了解詩歌的內(nèi)容呢?” 皇上默默不語,內(nèi)心很不高興。 皇上招聘士大夫很積極,好像常常不夠,但因個性嚴(yán)厲峻刻,群臣中,雖然一向都是皇上寵愛信任的人,偶然犯了小過錯,或犯欺罔之罪,往往都按法誅殺,不會有所寬減。 汲黯為此勸皇上說:“陛下尋求人才那么勞累,還沒完全任用,就已殺了他。用有限的士人,供陛下無窮盡的誅殺,臣擔(dān)心天下的賢才將要死光,而陛下能夠和誰共同治理天下呢!” 汲黯說話時表情很生氣,但皇上卻笑著解說:“哪個時代沒有人才,只是憂慮人不能發(fā)掘罷了。如果能夠發(fā)掘,何必?fù)?dān)心沒有人才!那所謂人才,就像有用的器具一樣,有才能而不能夠全部任用,和沒有才能一樣,不殺的話還能做什么!” 汲黯說:“臣雖然不能用言語使陛下屈服,但心里還是認(rèn)為陛下說法不對,希望陛下從今以后能加以改正,不要認(rèn)為臣是愚笨不懂道理?!?/span> 皇上回頭看看群臣說:“如果汲黯自己說是阿諛的小人,那是不可以的,但自己說是愚笨,那不是很恰當(dāng)嗎!” 四年(壬戌,前119) 1.冬,有司奏言:“縣官的用費過于缺乏,而富有的大商賈冶金鑄幣、煮海水為鹽,財產(chǎn)累積到萬金,不濟助國家的緊急需要,所以請變更錢幣來充足費用,并且摧抑那些輕浮邪放,和吞并他人財產(chǎn)的人?!?/span> 那時候,禁苑囿中有白鹿,而少府存有很多銀、錫,就以一尺見方的白鹿皮,用五彩花紋作邊,作為皮幣,價值四十萬。 王侯、宗室在朝覲聘享時,一定要用皮幣加上璧玉,然后才能行事無礙。 又把銀、錫合鑄成百金,分三等:大的是圓形,紋彩是龍,價值三千;其次是方形,紋彩是馬,價值五百;小的是橢圓形,紋彩是龜,價值三百。 命令縣官把半兩錢銷毀,重新鑄造三銖錢,凡是偷鑄各種錢幣的人都判死罪。 但是官吏百姓偷鑄白金的人多到數(shù)也數(shù)不清。 于是任命東郭咸陽、孔僅為大農(nóng)丞,主管鹽、鐵的事;桑弘羊因善于計算而當(dāng)權(quán)。 咸陽是齊國最大的煮鹽的商人,而僅是南陽的大鐵商,兩人都積累了千金的家財。 弘羊是洛陽商人的兒子,他計算數(shù)目都用心算,年齡十三歲就做侍中。 三個人談到財務(wù)的經(jīng)營都能剖析細(xì)微。 皇上下詔令給百姓,百姓誰敢私自鑄造鐵器和煮海水為鹽,就鉗左腳,沒收器具。 公卿又請求下令給工商業(yè)者,要他們各自估計自己財物多少,大抵二千錢納稅一算(百二十錢)。 百姓中有小車和五丈長以上船只的,也都要納稅。 隱藏財物不估計呈報,或者呈報不清楚的,都罰戍邊一年,沒收緡錢入官。 能夠密告那些藏匿財物不報,或報不清楚的人,就把沒收的錢的半數(shù)給密告的人。 這些法令大多出自張湯的設(shè)計。 張湯每次上朝奏報政事,談到國家用度都到很晚,天子也忘了吃飯。 丞相不過是充充數(shù)而已,天下的政事都由張湯決定。 百姓受到騷擾,不能過著安定的生活,內(nèi)心都埋怨張湯。 2.起初,河南人卜式好幾次請求捐獻(xiàn)財物給縣官,來幫助邊境的防務(wù),天子派使者去問卜式說:“你想做官嗎?” 卜式回答說:“臣從小就種田牧羊,不熟習(xí)仕宦的事情,臣不愿做官。” 使者又問說:“你家是不是有什么冤枉,需要把事情說明清楚?” 卜式說:“臣一生和人沒有爭辯糾紛的事,邑人中貧窮的,臣就借錢給他,品德不好的,臣就教導(dǎo)他,臣所住的地方人們都聽從臣,臣怎么會被他人所冤呢!沒有什么事需要說明清楚的。” 使者說:“如果是這樣,你到底為了什么這樣做?” 卜式說:“天子誅殺匈奴,依臣的愚見,有才能的人應(yīng)該在邊境死節(jié)犧牲,有財富的人應(yīng)該捐出儲蓄,這樣做的話匈奴就可以被消滅了。” 皇上因此以卜式為賢者,想要讓他地位尊顯,來勸勉百姓,因此就召見他任命他為中郎,爵位是左庶長,賜給他十頃的田地,并且布告天下,讓天下百姓都能清楚知道卜式的為人。 沒多久,又升遷卜式為齊國太傅。 3.春,有慧星出現(xiàn)在東北。 夏,有長星出現(xiàn)在西北。 4.皇上和諸將計議說:“翕侯趙信為單于謀劃計策,常常認(rèn)為漢兵不能夠渡過沙漠,輕入匈奴地而久留,現(xiàn)在就大舉征召士卒,務(wù)必要達(dá)成我們的愿望。” 就以粟養(yǎng)十萬匹馬,命令大將軍衛(wèi)青、驃騎將軍去病各率領(lǐng)五萬騎兵,另外私人負(fù)載衣物和自隨的馬有四萬匹,運送輜重車輛的步兵有好幾十萬人,緊跟著大軍之后,而那些敢力戰(zhàn)到底深入敵境的騎士,都由驃騎將軍統(tǒng)屬。 驃騎將軍先要從定襄率兵出發(fā),以抵擋單于。 捕獲的敵人說單于在東方,就改令驃騎從代郡出發(fā),命令大將軍從定襄出兵。 郎中令李廣好幾次請求隨軍出發(fā),天子認(rèn)為他年紀(jì)大了,不允許。 過了很久,才允許了,任命李廣為前將軍。 太仆公孫賀為左將軍,主爵都尉趙食其為右將軍,平陽侯曹襄為后將軍,都?xì)w屬在大將軍麾下。 趙信為單于設(shè)計謀略說:“漢兵已經(jīng)渡過沙漠,人馬都很疲倦,匈奴可以坐著俘虜漢軍人馬?!?/span> 單于就把全部輜重帶到更遠(yuǎn)的北方,以精銳的軍隊在沙漠北方等待漢軍到來。 大將軍出邊塞之后,由捕獲的俘虜知道單于所住的所在地,就自己帶著精兵前往攻擊,而命令前將軍李廣和右將軍的軍隊合并,從東道出發(fā)。 東道繞得較遠(yuǎn)而且水草也少,李廣自己向大將軍請求說:“臣的任務(wù)是前將軍,現(xiàn)在大將軍卻要改令臣從東道出發(fā)。況且臣從束發(fā)初冠時就和匈奴作戰(zhàn),到現(xiàn)在才得到一次抵擋單于的機會,臣愿意率兵在前,先死在單于手上?!?/span> 大將軍也暗中接到皇上的告誡,說“李廣年紀(jì)大,而且命運乖蹇,不要讓他抵擋單于,怕他不能如愿(意謂不能勝敵)”。 加上公孫敖新近喪失侯位,大將軍派公孫敖和他一起抵擋單于,讓公孫敖因功得回侯位,所以就改調(diào)前將軍李廣的軍隊。 李廣知道后,堅決地向大將軍辭拒,但大將軍不聽,李廣不謝起身離開,心里非常生氣。 大將軍出塞有一千多里遠(yuǎn),渡過沙漠,看見單于排好戰(zhàn)陣等待。 于是大將軍命令戰(zhàn)車環(huán)繞一起,作為營壘,然后帶五千騎兵沖向匈奴,匈奴也沖出差不多一萬騎兵相抗。 正好那時太陽要下山,大風(fēng)吹起,砂礫撲打在士卒臉上,兩方的軍隊都看不到對方,漢更加發(fā)動左右兩翼的軍隊包圍單于。 單于看到漢兵很多,而且士卒馬匹都很強大,自己料想不能勝過漢兵,就乘坐六騾所拉車子,帶領(lǐng)差不多數(shù)百名強壯的騎兵,直沖向漢朝的包圍圈,向西北飛馳離去。 當(dāng)時已經(jīng)是黃昏時刻,漢和匈奴的士卒混亂地互相搏斗,雙方被殺傷的人數(shù)相當(dāng)。 漢軍左校捕捉到的匈奴俘虜說,單于在黃昏之前已離開了,漢軍就發(fā)動輕疾的騎兵乘夜追擊,大將軍的軍隊隨在后面,匈奴士兵也四散奔走。 到天明時,共走了二百多里,卻捉不到單于,捕殺的敵人有一萬九千人,大軍到達(dá)窴顏山趙信城,得到匈奴積存的糧食讓士卒飽餐,停留一天,把趙信城剩余的糧食燒毀才離開。 前將軍李廣和右將軍食其的軍隊沒有向?qū)?,迷失道路,落在大將軍后面,來不及和單于會?zhàn)。 大將軍引兵回來,經(jīng)過沙漠南方才遇到兩位將軍。 大將軍派長史責(zé)問李廣和趙食其失道的情形,緊急要求李廣到幕府去受審對證。 李廣說:“所有校尉都沒有罪,是我自己迷失道路,我現(xiàn)在就自己到幕府去接受審問。” 李廣對他的部下說:“我李廣從束發(fā)初冠開始,和匈奴打了大小七十幾次仗,現(xiàn)在僥幸地能追隨大將軍出發(fā)攻擊匈奴單于的軍隊,而大將軍改調(diào)我的任務(wù),讓我繞遠(yuǎn)道前進,又迷失了道路,這不是天意嗎!況且我年紀(jì)已六十多歲了,終不能再和那舞弄筆墨的書吏打交道??!” 就拿刀自殺而死。 李廣為人廉潔,得到天子賞賜時往往分送給部下,和士卒一起飲食,做二千石的官四十幾年,家里仍然沒有剩余的財產(chǎn)。 他的手臂像猿猴,擅長射箭,料度射不中的話就不發(fā)箭。 他率領(lǐng)軍隊,到達(dá)乏絕的地方,看見了水,士卒不先喝夠,他決不靠近水,士卒不先吃飽,他決不吃食物。 士卒因此敬愛他,樂于為他所用。 他一死,整個軍隊都痛哭起來。 百姓聽到消息,不管認(rèn)識不認(rèn)識,也不分年老年壯,都為李廣的死流下眼淚。 而右將軍食其被單獨交給執(zhí)法的官吏治理,應(yīng)當(dāng)判處死刑,贖身后廢為庶人。 單于逃走時,他的士兵常常和漢兵相雜亂,設(shè)法要跟隨單于,單于很久不能夠和他的兵眾會合。 他的右谷蠡王以為單于死了,就自立為單于。 十幾天后,真的單于又找到他的部眾,而右谷蠡王才廢棄單于的名號。 驃騎將軍的騎兵、兵車、輜重車和大將軍相等,而沒有裨將,就全部以李敢等人為大校,相當(dāng)于裨將,從代、右北平出發(fā)深入二千多里,越過大沙漠,遇到匈奴左方的軍隊,虜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dāng)戶、都尉八十三人,在狼居胥山、姑衍封禪,登臨大沙漠,俘獲敵人七萬四百四十三人。 天子用五千八百戶加封驃騎將軍。 又加封驃騎將軍部屬右北平太守路博德等四人(另外三人為衛(wèi)山、復(fù)陸支、伊即靬)為列侯,從票侯破奴等二人(另一人為昌武侯安稽)三百戶,校尉李敢封為關(guān)內(nèi)侯,食邑二百戶。 軍吏卒中封為官和受賞賜的人很多。 而大將軍卻不能夠加封,軍吏卒當(dāng)中都沒有封為侯的。 兩軍的出塞攻擊匈奴,在邊塞檢閱時官家和私人的馬總共有十四萬匹,回到邊塞時剩下不超過三萬匹。 天子加設(shè)大司馬的職位,大將軍、驃騎將軍都封為大司馬,并且頒下法令,讓驃騎將軍的官位俸祿和大將軍相等。 從此以后,大將軍衛(wèi)青的尊寵日益減退,而驃騎將軍卻日益顯貴。 大將軍舊有賓客、門下士有很多轉(zhuǎn)去事奉驃騎將軍的,都能獲得官爵,只有任安不肯這樣做。 驃騎將軍的為人是不喜歡多說話,也不泄露機密,有膽氣,敢做敢當(dāng)。 天子曾經(jīng)要教他孫子、吳起兵法,他回答說:“作戰(zhàn)只看對付敵人的方法策略怎樣罷了,不必學(xué)古代的兵法?!?/span> 天子為他蓋房子,要他去察看,他說:“匈奴還沒消滅,無心顧慮家事!” 因此皇上更加敬重寵愛他。 可是因為從小就尊貴,不懂憐恤士卒,他從軍時,天子為他派遣掌膳食的太官,裝載幾十車的食物跟隨服侍他。 等到班師回返時,輜重車中有剩余的谷類和肉食,而士卒卻有人在受饑挨餓。 他在邊塞之外時,士卒因為缺乏糧食而餓得站不起來,可是驃騎將軍本人卻還在開辟蹋鞠(踢球)的場地。 他做的事大多是這一類的。 而大將軍的為人很仁慈,喜歡士人,謙退禮讓,以謙和溫柔的個性討好皇上。 兩個人的心志操節(jié)大抵是這樣。 這時候,漢所斬殺和俘虜?shù)男倥撕嫌嬘邪司湃f,而漢士卒死亡的也有幾萬。 從此以后匈奴遁逃遠(yuǎn)離邊塞,而沙漠以南再也沒有匈奴王庭。 漢渡過黃河,從朔方以西一直到令居,挖通了很多溝渠,設(shè)置屯田的官吏,吏卒共有五六萬人,逐漸向北蠶食匈奴的土地。 可是也因為缺乏馬匹,不再大舉出動攻擊匈奴了。 匈奴用趙信的計謀,派遣使者到漢朝,用好聽的言辭要求和漢朝和好親睦。 天子交給群臣討論,有人主張和親,有人主張讓匈奴臣服。 丞相長史任敞說:“匈奴剛被打敗受困,應(yīng)該可以讓單于做漢的外臣,到邊境朝拜天子?!?/span> 漢朝就派任敞到匈奴見單于,單于非常生氣,留下任敞不讓他回來。 這時候博士狄山認(rèn)為答應(yīng)和匈奴和親較為便利,皇上問張湯,張湯說:“那是愚儒所說的無知的話?!?/span> 狄山說:“臣固然愚笨,卻愚忠。至于御史大夫張湯,乃是詐忠?!?/span> 于是皇上變了顏色說:“我讓你去做一郡之守,你能夠不讓敵人侵入邊境劫盜財物嗎?” 狄山說:“不能夠。” 皇上說:“做一縣之令如何?” 狄山回答說:“也不能夠?!?/span> 皇上又說:“那么鎮(zhèn)守一障(在邊塞險要地方,另筑城以御寇)之間如何?” 狄山心想:被責(zé)問得答不出來時,恐怕要交給執(zhí)法官吏治罪,只好說:“能夠?!?/span> 于是皇上派遣狄山登障固守。
從此以后群臣震驚恐懼,再也沒有人敢冒犯張湯了。 5.這年汲黯因為犯了法免官,任命定襄太守義縱為右內(nèi)史,河內(nèi)太守王溫舒為中尉。 在此之前,寧成是函谷關(guān)都尉,出入關(guān)的官吏百姓稱他說:“寧可遇見哺乳的老虎,也不要遇到寧成發(fā)怒?!保ㄓ鲗幊杀热樽拥睦匣⑦€兇惡可怕) 后來義縱做了南陽太守,到了函谷關(guān),寧成恭敬地走在路旁送迎他。 到了郡城,義縱馬上就辦寧成的罪,使寧成家族支離破碎。 南陽的官吏百姓怕得兩足重疊成一足,不敢妄動。 后來義縱又改封為定襄太守,剛到任時,就把定襄監(jiān)獄中犯重罪,或輕罪系獄的犯人二百多人,和犯人的賓客、兄弟私自入獄探視的二百多人,全部加以拘捕訊問,罪狀是“替判死刑的犯人開脫死罪”。 就在當(dāng)天,殺了四百多人,呈報朝廷,從此以后,郡里官吏百姓心里恐懼得很。 那時候趙禹、張湯憑借執(zhí)法深峻嚴(yán)苛而做到九卿,可是他們還能夠以法令作為輔政的工具,至于義縱則專門以鷹隼擊殺飛鳥的殘暴方式治民。 王溫舒起先是廣平都尉,他選擇郡里豪勇敢當(dāng)、勇往直前的十幾人作為屬吏,當(dāng)成親信,暗中掌握這些人犯罪的詳情,放任他們?nèi)プ凡毂I賊。 如果這些親信做得很令王溫舒滿意,那么不管他們違犯多少法令,都不執(zhí)行。 如果他們躲避不盡責(zé),就根據(jù)他們原來犯罪的情形加以斬殺,或者夷滅宗族。 因為這個緣故,齊、趙的郊野之間,盜賊怕得不敢接近廣平,廣平也得到“路不拾遺”的名聲。 溫舒被升遷為河內(nèi)太守。 在九月到任,命令郡長準(zhǔn)備五十匹馬在河內(nèi)到長安道設(shè)置驛站,拘捕郡里豪勇狡猾之徒,相連坐的有一千多家。 上書奏請皇上,把罪大的滅族,罪小的判死刑,家財全部沒收入官以償還他們所得的贓物。 奏報呈上天子,不過二、三天就得到天子的允許,論罪殺人,多到流血十余里,河內(nèi)人都很奇怪他的奏文,認(rèn)為太過快速了。 到十二月底,全郡中沒有人語聲,沒有人敢夜晚行走,四野也沒有遭來狗吠的強盜。 不能亡失的重要犯人,就到附近郡國追捕。 正好春天已到,王溫舒頓腳嘆息說:“哎!如果冬日能延長一個月,足夠完成我要做的事了!” 天子聽到他們的作為,都認(rèn)為他們很有才能,升他們?yōu)橹卸墓佟?/span> 6.齊國人少翁,以能招致鬼神的方術(shù)求見皇上。 皇上寵幸的王夫人死了,少翁在夜晚招致鬼神,和王夫人的相貌一樣,天子在帷幕中看到王夫人。 于是就任命少翁為文成將軍,賞賜很多財物給他,用賓客禮節(jié)對待他。 文成又勸皇上建造甘泉宮,中間辟為臺室,畫上天、地、太一各種鬼神,陳放祭祀的器具,用以招來天神。 住一年多,他的方術(shù)日漸衰微無效,鬼神招不來。 文成就捏造了帛書來喂養(yǎng)牛,假裝不知道,對皇上說:“這只牛肚子里有怪物?!?/span> 殺了牛察視,結(jié)果找到帛書,書里所談的都是怪異的事,天子認(rèn)識文成的筆跡,問文成本人,果然是偽造的帛書,于是把文成將軍殺掉,又把他的事跡掩蓋起來,不讓人知道。 |
|